拯救共享單車,可能全系在ofo的終局上?

共享單車泡沫化後,不少單車業者相繼破產倒閉,目前還在苦撐的ofo,也處於風雨飄搖中,近期關於ofo破產重組的傳聞再度擴散開來,儘管ofo第n次闢謠,但市場對ofo的信心降到了冰點。

拯救共享單車,可能全系在ofo的終局上?

ofo是否能遠離喧囂

根據騰訊科技報道,接口消息稱,有知情人士透露ofo負債約64.96億元,開始準備破產重組方案。ofo官方媒體在10月31日下午5點緊急響應,稱界面報道失實,破產重組是無稽之談,並表示要向相關司法部門訴諸法律保護。

事實上,繼10月22日ofo更換法人陳正江後,關於ofo破產的傳聞與揣測傳出更加頻繁,據鉛筆道記者於當天下午5點50分到位於海淀區中關村的理想國際大廈,瞭解ofo辦公室是否有破產跡象。

在理想國際大廈門口街道,幾十輛ofo自行車排成一列,相較於別處凌亂放置在路邊的小黃車,它們顯得異常整齊,不到10分鐘,這一列ofo就被騎走一半。在大廈門口,恰巧有幾個男生走過,唱著ofo的宣傳歌曲,討論著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有沒有唱錯。

電梯上下的人流稀稀落落,15層和20層是ofo所在辦公室,裝潢與小黃車的色系一致,以黃、黑為主,此時辦公室所剩的人不到員工的1/10,標著事業部的座位上,5、6人還在討論工作,「那個不大行誒,我覺得這個方案可能更好…。」

一位戴眼鏡男士打著電話在走廊踱著步談著業務,「我們的訂單已經定下了…後續事宜怎麼處理呢?」休閒區有幾位員工在邊吃邊聊,「我實習那邊生活更艱辛…。」

拯救共享單車,可能全系在ofo的終局上?

1個多小時前關於ofo破產重組的消息,也被ofo員工討論起來。「我朋友跟我說,你們公司怎麼又有人造謠,現在又闢謠啦。」幾個員工看著手機在互相戲謔調侃。

一位員工向記者表示,自己工作正常,當問及ofo破產事件,她表示傳言肯定不是空穴來風,但這是管理階層的事,作為一名基層員工,影響不了什麼。但公司現在確實存在人員大量流失的情況,如果是求職,建議去別家更穩定的共享單車,目前ofo還在招聘技術職務的員工與實習生,但是營運職務已停止招聘。

有知情人士在別家媒體透露,ofo創辦人戴威曾在公司內部承認ofo迎來至暗時刻,並表態:「不想戰鬥到底的員工,可以離開公司。」

10月31日晚間,有ofo員工在網絡發佈匿名消息,稱自己是ofo人,現已被離職,並表示知無不言。他透露,關於公司破產清算和重組的事情,自己並不知道真假,但是一時半刻倒不了,說難聽點,現在公司是資不抵債,同時,他表示公司不會倒閉,因為ofo有價值,一定會有來接手的公司,投資人的錢不是白拿的。

該員工還透露,公司已大幅裁員,現已剩下不到1000名員工,去年年會時,公司還有3400多人,2月時公司只剩下3000人。公司裁員主要是依據城市的規模及其這些城市未來的可能性,和員工個人關係不大,足夠優秀的人才公司會調配到其他有需要的地方,公司對裁員的處理,他個人認為很不錯,給予人員儘可能的補償。

與破產、裁員同時壓在ofo身上的另一座大山,是近日大量用戶的退押金行為。入冬後,本來就是共享單車行業的淡季,而押金被退無疑在資金上給ofo帶來更巨大的負擔。

10月27日起,媒體就頻頻爆出ofo小黃車退換押金時間一再延遲,從起初的3個工作日延至10個工作日,再延至現在的15個工作日,一些用戶表示,自己的押金延遲1個月還未退還,客服失聯,投訴無門。

羅貝(化名)位於開封,她表示, 退押金的申請已提交3個工作日仍無結果,之後一有空她就打客服熱線,但是連續打了好幾天都無人接聽,而App端的在線客服表示一直處於排隊等待處理中。

此外,她表示ofo退押金流程繁瑣,層層關卡,難找到一鍵退款的按鈕,用戶需找到右上角並不醒目的小圖標,進入錢包管理接口,再進入押金權益選項,點擊退款之後,還有獎勵和邀請等彈框出現,用戶拒絕誘惑後,才能確認退款,最後使用者還需要將自己的註冊信息發送至特定郵件信箱。

拯救共享單車,可能全系在ofo的終局上?

而該ofo員工表示,押金能退,如果用戶不著急的話需等待15個工作日。如果用戶著急,可以打客服電話,能夠緊急處理。

有用戶表示,這是售後爛尾,不僅是品牌聲譽的問題,更是涉及到消費者的權益。用戶將押金交給平臺,在平臺上充值額度,都是建立在商業信任的基礎上的,ofo擅自一再延遲退押金,這是破壞信任機制,消費者請求企業提供售後服務是行使知情權的直接表現。

ofo的最終命運未卜,更多人把焦點放在

拯救共享單車,可能全系在ofo的終局上?

身上,業內流傳著這樣的評價:「戴威激進的戰略,使得短期內大規模投放共享單車並進軍國際市場,盲目擴張的同時又忽視產品質量。」此外,戴威也未能處理好與重大業務合作伙伴滴滴的關係,使ofo陷入極大被動。

拒絕和摩拜合併,拒絕滴滴和阿里的把控,戴威和資本的關係進入微妙階段,而ofo的收購價持續降低。有員工表示,戴威的願望就是希望有投資人進入ofo,保證獨立發展,保留創始團隊的一票否決權。

有前ofo員工表示,戴威是很標準的老虎型人格,包括勇敢、效率、目標導向、自我意識強。老虎型人群的標籤是充滿自信、競爭心強、有決斷力的領導者,他們胸懷大志,勇於冒險,好挑戰,喜歡發號施令,不注意對方感覺,不妥協,關注權利和聲望。

ofo在至暗時刻的堅持與終局之間的距離,正在逐步拉近,截至今年年底,共享單車即將走過3個年頭,短短數年卻有60多家企業凋零,成堆的廢棄單車,遍佈失修的壞車,公司資金不足讓風光一時的商業模式成為殘局,共享單車的命途幽暗,希望可能全系在ofo的終局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