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國式素描就神煩的陳丹青,崇洋媚外?網友:只是觀念不同

看到中國式素描就神煩的陳丹青,崇洋媚外?網友:只是觀念不同

畫圈的朋友似乎都是聽說過他的名字的,他是一位文藝評論家,同時也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藝術家。在他的畫風和文風裡面,透露著的是一種優雅和樸素。因為他睿智而率真的性格,很多人喜歡著這位洋溢著獨特人格魅力的藝術家。可能他做過比較轟動的一件事情就是,在2004年的時候,因為教育觀念和中國的教育觀念不同,他辭去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這個職位,在當時,他做出的這個決定,可謂是轟動一時。下面來看一下這個有些帥氣的文藝大叔。

看到中國式素描就神煩的陳丹青,崇洋媚外?網友:只是觀念不同

陳丹青有一個教育觀念,那就是,他寧願一輩子不再畫畫,也不願意再見到中國式素描。當年他辭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的時候,曾經站在風口浪尖上面。近來,他的事蹟被人們挖出來,由此,有人說他的做法是崇洋媚外。其實,在小編看來,他未見得是崇洋媚外,只是因為教育觀念的不同而已。下面來看他的出名之作《西藏組圖》中的其中一幅作品。

看到中國式素描就神煩的陳丹青,崇洋媚外?網友:只是觀念不同

康巴漢子

迴歸到標題的主題,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叫做“中國式素描”。素描,在中國是舶來品,大約從明朝開始,經由商人,以及一些文化冒險家通過陸上絲綢之路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中國。素描在歐洲國家以及中東國家,作為一個繪畫創作的基礎,講究的是,用線條以及色塊,通過黑白灰調子,反光,投影,明暗交界線等一系列有技巧的方法,來反映物體最為本質的內容。下面先來欣賞一下陳丹青《西藏組圖》中的其中的另外一幅作品。

看到中國式素描就神煩的陳丹青,崇洋媚外?網友:只是觀念不同

牧羊人

其實,“中國式素描”,在小編的理解是。一些教育家或者說是教師,生搬硬套了西方國家的素描的概念,把西方國家的素描,硬是和中國的白描以及水墨畫給結合起來了,最後得出來的作品,看起來,也就只剩下黑乎乎以及髒兮兮的一團了。其實,任何兩種不同的文化,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到頭來,只會變成羊不羊,馬不馬,騾不騾,驢不驢,變成了所謂的四不像。所以,原本西方國家的素描,到了中國,在很多地方,就變了另外一個味道。失去了他原先的作用。素描,在西方國家,只是其他創作,比如油畫、水彩的一個輔助學科。所以,陳丹青對於這樣的中國式素描,可謂是深惡痛絕。好了,接著來看一下陳丹青這位大才子的畫筆下,今天最後一幅作品。

看到中國式素描就神煩的陳丹青,崇洋媚外?網友:只是觀念不同

朝聖

在文章的最後,小編其實還是想為陳丹青說兩句,他其實真的不是崇洋媚外,沒有沒有沒有。那麼文雅和佛系的一個藝術家,作家,文藝評論家。應該值得人們深深的喜愛,你認為呢?歡迎在底下留言。

看到中國式素描就神煩的陳丹青,崇洋媚外?網友:只是觀念不同

本文有小生原創,歡迎關注小生,小生和你一起長知識,一起看字畫裡面的趣事和小九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