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富的傳奇往事12歲做生意,坐牢18年,47歲創業創造百億帝國

你一定經歷過這樣的時刻,隨著年齡漸長,不由心生焦慮,試問我這麼老了還能做什麼?

實際上,只要還有追求,人生永無太晚的開始。

他叫尹明善,力帆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

重慶首富的傳奇往事12歲做生意,坐牢18年,47歲創業創造百億帝國

力帆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

41歲前,這個男人只是個有18年牢獄史(注:一說20年)的loser。

縱使背景灰暗、沒資本沒人脈,文化水平不高,起點又比別人低,他還是抵著重重的壓力,丟掉飯碗,奔赴創業浪潮。

如今,他成功了,成為連國家領導人都連連稱讚的“成功民營企業家”,並和馬雲、馬化騰、任正非等人被列入傑出企業家榜單內。

多年後,尹明善如是感慨,吃得苦中苦,不過人中人,受得屈中屈,方為人上人。

苦與難,於他而言,是經驗的財富;歲月和年數,於他而言,也僅僅是成長的階梯。

少年老成,天降人禍


上個世紀30年代中後期,重慶涪陵長江邊的小鎮上,有戶姓尹的人家,幾畝良田,幾段絲綢,日子過得相對穩定。

誰知,受到當時形勢的影響,這戶人家竟被驅散出去,當家的早早去世了,孤兒寡母相依為命,舉家遷徙到鄉下。

從前優渥的生活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蕭條的草屋,不擋風不擋雨,還經常要忍受飢餓之苦。

日子苦到沒邊,無奈之下,12歲的小兒子尹明善選擇出來找活,幫襯家裡。

尹明善年紀雖小,卻是個機靈聰慧的孩子。

他向人家借來五毛錢,買了鋼針,大街小巷到處吆喝,靠著風吹日曬都不怕的精神,兩年下來,勉強解決了口糧之憂。

在賣針過程中,尹明善領悟出後來才有的“融資”經營模式。

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他認識了一個賣雞蛋的年輕人,想著兩人賺的錢共用,尹明善將賣針的錢給他買雞蛋,對方賣雞蛋的錢再給他買鋼針,一來二去,兩人賺的錢自然比單幹要強得多。


幫補歸幫補,書總是要讀的。

崇尚讀書改變命運的尹母,咬著牙,就算砸鍋賣鐵,也要讓兒子讀書做人長本事。

於是,14歲的尹明善背井離鄉,到重慶市區求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重慶一中。

尹明善為人聰明,性子又活潑,除了功課好,其他方面也是樣樣精通,比如能譜曲作詞,能運用排兵佈陣的原理,能幫助女子籃球一舉奪冠等。

這樣一個聰明好學、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如果不出意外,日後發展道路必然順風順水、高歌猛進。

可造物弄人,高三那年,尹明善因自身背景的原因,被秘密舉報,趕出校門。

等待他的是漫漫的牢獄之災。

今我來兮,雨雪霏霏


18年,於少男少女而言,是最寶貴的青春年華,於尹明善,卻是分分鐘都難以忍受的身心勞苦。

好在他天性樂觀,無論幹啥,都有自己的一套“阿Q精神”。

在農場接受勞改時,他處處比別人強,乾的活又多又快,身體累到沒邊,終於有時間休息時,人家在那裡打呼嚕,他卻挑燈夜讀。

憑著自己高中對書本的記憶,十幾年裡,尹明善大量涉獵中英文書籍,就像一個掉到沙漠裡找到水源的旅人,書是他那段歲月寶貴的精神糧食。

看的英文書多了,自己的翻譯水準也有了提高,因而偶爾被安排去翻譯某些著作。

負責督查的領導暗暗稱奇,這小子忍常人所不能忍,日後必成大器啊!

1979年,改革春風吹過神州大地,尹明善終於得到機會,重見陽光。

這個場面無忌哥不由想讓無忌哥想起《詩經》裡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

雖然情景不同,人物的心境卻如出一轍,尹明善進去的時候是個青春朝陽的年輕人,出來時已經是頭髮灰白的中年人。

1981年,憑藉著自己自學到的英文底子,尹明善被安排到重慶藝術院當英語老師。

這個男人,除了寫教案教書育人,餘下時間都花在翻譯修書上,他憑一己之力,翻譯出《實用英語慣用法》,該書於1985年出版。

45歲那年,尹明善得知重慶翻譯社招人,抱著試試的心態,他被錄取了,成為一名年紀頗大的編輯。

努力的人時刻都在拼搏、都在奮鬥、都在跟時間賽跑,無論在哪個環境、哪個場合,無論歲數有多大,都無法阻止他向前的步伐。

在出版社,尹明善年老不服輸,拿出十二分精神,又是採訪又是翻譯又是寫作,一年採訪200多號人物,每天一篇經濟評論。

靠著“鐵杵磨成針”的精神,他從編輯一路做到副社長的位置,併成為報社裡編書多、獲獎多、賺錢多的“三多”大人物。

40多歲,能當上報社副社長,按理說該知足了。

可尹明善偏偏愛折騰,受到社會創業浪潮的驅動,47歲那年,他毅然辭職,下海創業。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重慶首富的傳奇往事12歲做生意,坐牢18年,47歲創業創造百億帝國

非凡人生伊明善

1985年底,尹明善出來單幹,還是老本行,開了家重慶職業教育書社。

期間,他主編的《中學生五毛錢叢書》系列大獲成功,暢銷無比,一連賣出3000萬冊,由此他賺到人生真正的第一桶金子60萬。

有了這麼多錢,工作又穩定,家裡人自然很歡心,加上不久後女兒尹索微出生了,更是喜上加喜。

1992年,經過數年的發展,尹明善已經成為重慶數一數二的民營書商。

然而,新華書店連年老大,他的書社只能排老二,骨子裡的不服輸,加上出版社面臨的天花板,這個男人在54歲那年,再次幹出讓人心慌慌的大事:

關掉書社,賣摩托車。

任憑周圍人苦口婆心勸他不要衝動,他卻九頭牛都拉不回,乾脆利落地退出,門店關了,未賣出的書丟廢品站賣了。

老婆陳巧鳳見勸不動,只好隨他去。

利用鄰居姑嫂的那點關係,1992年,尹明善和左宗申合夥成立了重慶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力帆集團前身)

在不到40平米的小廠裡,尹明善對著底下9名員工,壯志凌雲地宣佈,我們要造中國沒有、全世界沒有的摩托發動機。

大夥兒明顯不信,就算你尹明善牛逼哄哄,可畢竟是書商出身的啊,文人一個,如何造發動機?

對此,尹明善表示,獲利途徑有三個,一是壟斷,而是投機,三是創新,第一個他沒權,第二個他沒膽,唯有第三種可能。

抱著不怕試錯的精神和死磕的態度,一個月後,第一批發動機出爐了,並且順利通過安全監測。

緊接著,轟達先後研發出100ml的電啟動發動機、110ml立式機等。

幾乎每半年一次,轟達型發動機擲出市場,引起行業震驚。

尹明善順勢而為,將轟達更名為“力帆”,取自《我的祖國》歌詞裡的“聽慣了號公的號子,看慣了穿上的白帆”。

到了2001年,力帆摩托車發動機全國銷量達到184萬臺,收入突破38億。

這個過程,63歲的尹明善只用了9年。

兩年後,他將目光放到轎車行業,並於2006年推出第一輛自主品牌轎車-力帆520。

2011年,力帆集團成功在A股市場上市。

2015年,尹明善投入50億,籌備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工作。

去年,79歲的他將力帆接力棒遞給“外人”牟剛,退居擔任幕後指點江山之人。

截至目前,尹明善個人身價達到125億元,他旗下的力帆集團更是成為集結萬名員工的技術產業集團,多年躋身民營500強行列,是重慶民營企業的龍頭。

天堂地獄皆心造,煩惱憂愁各自修。

6歲前,尹明善曾在《精忠岳飛傳》中無意讀到這句話,那時他似懂非懂;

80歲時,再回過頭看,無忌哥想,尹老已經頓悟了。

哈佛大學圖書館校訓有云,最晚的時候,恰是最早的時候。

只要有追求,無關年齡,此時此刻所站的位置,就是你出發的起點。

重慶首富的傳奇往事12歲做生意,坐牢18年,47歲創業創造百億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