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要從傳統中繼承什麼?深度好文!

當代中國畫應當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繼承什麼?竊以為以下幾個貌似老生常談而飽含真理的問題值得注意:

中國畫要從傳統中繼承什麼?深度好文!

首先是畫家人格的修煉。畫品如人品、畫如其人,是古人所反覆強調的,也是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區別最大的一點。西方繪畫之起源與發展,更多地基於所謂“科學”之精神,即使今天的西方當代藝術,也與人品問題毫無關聯。中國古人之所以反覆強調這個問題,不僅因為繪畫是“天地聖人之意”,更因為中國古人看重繪畫藝術對人心人性的薰陶作用,認為繪畫是畫者內心情感與修為的外化,因此中國繪畫講求品格,而繪畫的品格基於畫家的品格。東漢的人物品鑑講求精神氣韻,魏晉以後的詩歌更講求精神品格之高下。故山水繪畫之創始,由宗炳一流文人士大夫完成,文化品位低下者不得措手其間。古代之人物繪畫雖然追求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其所思慕,無非聖賢之流。故“自古善畫者,莫匪衣冠貴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時,傳芳千祀,非閭閻鄙賤之所能為也。”張彥遠的話雖然帶有鄙視下等勞動人民的意思,但繪畫藝術本身的確並不適合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的勞動人民所為,我們用不著迴避這一點。而今日之中國畫壇,能知此理者無幾,即知之亦不能行之,溺於利祿而不能自拔,欲求精品基本無望。

中國畫要從傳統中繼承什麼?深度好文!

其次是文化修養的提高。雖然繪畫是一門技藝,要達到較高的精神境界,卻非文化修養深厚而不能。文化修養深厚者的藝術感悟能力要遠遠超過文化修養低下者。單純追求技巧,於象外之氣韻、優雅之品格無所關心,欲求其精神感動,無異緣木求魚,必無所得。雖然南朝隋唐宋時期的絕大多數著名畫家都沒有留下什麼文字著作,我們卻不能據此而認為他們的文化修養不高。顧愷之、宗炳、王微、閻立本兄弟等自不必說,吳道子一流何嘗不精通儒道佛學並與當世名公相交往?董源、范寬、巨然一流僅從其出身即可知其修養,而郭熙有著作,李成為進士,南宋諸公於繪畫精神代代相傳,源源不絕。宋徽宗之招畫學學生,以前人詩句為題,得中國繪畫之真精神。元代以後,畫者非文士之流不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僅僅是所謂文人繪畫的要求,實際是所有中國繪畫,特別是山水繪畫的基本要求。中國古典詩歌與中國繪畫相表裡,沒有畫意的詩不是好詩,沒有詩意的繪畫更不是好畫。只有胸中飽含詩情的畫家才可能成為好畫家。學識廣博,見解即高;所見既高,下筆自然不俗。胸無點墨,名利塞心,下筆惡俗,村氣、匪氣、痞子氣,種種惡相與之相伴幾乎是一種定律,沒有畫家能夠逃得過去。

今日之美術教育重技巧而輕文化,師徒相傳,無非以技法為要務而不知文化修養之增進,畫匠之意多而詩意之境界少,利祿之徒多而高雅淡泊之士少,出醜者多,垃圾遍地,其原因不自今日始。技法問題數年即可解決,而文化修養卻須終身力行。今日之中國畫壇,真如張彥遠所說:“筆墨混於塵埃,丹青和其泥滓,徒汙絹素,豈曰繪畫?”古今不同,而其情形何其相似!

中國畫要從傳統中繼承什麼?深度好文!

第三,重視書法的作用。由於中國繪畫起源的特殊性,書法與繪畫天然一體,不可分割。古人反覆強調書法於繪畫之重要,強調書畫同源,所謂“書畫異名而同體”。當其創制肇始,“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謝赫之“六法”,首曰氣韻生動,而氣韻之生動,端賴用筆之高下,所謂“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故工書者多善畫”。此言乃千古顛撲不破之真理,除非不畫中國畫。顧愷之畫緊勁連綿,循環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電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全靠用筆之精彩絕倫。陸探微作一筆畫,連綿不斷,與張芝、王獻之書法用筆同體,故能超絕一時。張僧繇之用筆,點曳斫拂,與衛夫人之《筆陣圖》異曲同工。後世畫家全用書法入畫,故能高古簡淡,過於常人。花鳥寫意之用筆,更須鉤斫砍削、頓挫曳拂,無所不用其極,方能傳自然之神而鮮活靈動。沒有書法的運用,中國繪畫不可能有今天的境界。今日之中國畫教學,於書法用功程度遠遠不夠,筆力孱弱,線條輕浮,不知點畫之向背,不懂基本的用筆方法,連款識都題寫不好,筆墨之美的基本要求普遍無法達到,其餘技法更無可推求,欲求追步古人,只能空談而已。豪言壯語永遠代替不了現實,自吹自擂只能留下笑柄。

中國畫要從傳統中繼承什麼?深度好文!

以上三點,歸結在一起,最根本的還是文化修養在起決定性作用。文化修養決定著人的品格修養與胸襟境界,書法修養決定著繪畫技巧所能達到的深度廣度。古人所強調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根本目的也在增加文化修養,開拓眼界,擴展胸襟。至於古人技法的學習繼承,也並非難事,眼界到了,學養夠了,自然知道從哪裡下手,一套中國畫全集足夠臨摹,眼中所見就超過了一般古人;看別人畫幾次就可以知道技法的大概,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努力程度是否夠了,根本用不著聽信當下某些根本不入流的所謂“名師”們的誤導。中國繪畫並不神秘,卻的的確確與個人修養、悟性密切相關。把中國畫說的神秘無比的,一定是別有用心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