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之後,韓企又來挖角,我國芯片專家抵住誘惑值得點贊!

和航空發動機一樣,芯片也是我國的薄弱項。如果不是因為中興事件,我們或許還不知道,原來在過去十年裡,我國進口芯片累計耗資超10萬億美元,對外依存度更是高達90%以上。繼美國之後,韓企又來挖角,我國芯片專家抵住誘惑值得點贊!

繼美國之後,韓企又來挖角,我國芯片專家抵住誘惑值得點贊!

正因為我國在芯片領域的短板,讓很多像中興這樣的跨國公司有了隨時被“卡脖子”的可能。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國加入對芯片領域的投入,就能像其他領域一樣突破西方的枷鎖。理論上是這樣,可還是架不住研製芯片遇到的各種阻攔,以至於一直在該領域謀求突破的我們,到現在還不能把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繼美國之後,韓企又來挖角,我國芯片專家抵住誘惑值得點贊!

其實,如果單單是技術上的阻攔還好,關鍵是芯片領域人才的流失。畢竟技術方面遇到的“高山”,只要有心還是能夠解決的,但人才的流失就真沒辦法了。在我國發展自主芯片二十餘年來,每當歐美準備發展芯片的時候,就有諸如美,韓等國家的企業,開高價挖走我們好不容易訓練的人才,導致我國芯片發展一直比較緩慢。

繼美國之後,韓企又來挖角,我國芯片專家抵住誘惑值得點贊!

而且這招屢試不爽的他們,這次又準備在陳建利教授身上故技重施。作為芯片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陳教授被外國企業“惦記”也不足為奇。可問題是,一旦陳教授和其他芯片人才一樣接受國外邀請,意味著中國在芯片領域又少了一位技術人才。到時候想要突破“人有我無”的卡脖子狀態就更難了,所以陳教授毅然決然拒絕了邀請,打算留下來打好這場芯片領域的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