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阿米爾汗的電影你會想到什麼?

看阿米爾汗的電影你會想到什麼?阿米爾汗現在應該好多人認識他,2017年他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異常火爆,讓國內很多觀眾對印度電影有了新的認識。而這對於早在十多年前就看過他的電影的我來說,一切似乎來得有點晚。

2006年,我還在讀大一,某次偶然的機會,一朋友推薦我看印度電影,他說印度電影和我們國內電影有很大區別,他說你愛看喜劇片那試試看那部吧。於是帶著滿心期待喜劇的心理打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影片。至今我仍然記得那是我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一部印度電影,觀看過程中確實有不少搞笑部分,整部看完後,感覺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電影,但隨後我便陷入了思考。這是一部反映教育制度的問題,阿•米爾汗飾演的主角Roncho是抱著學習知識的樂趣的工程院學生,他喜歡自己分析鑽研而不僅僅是聽老師說怎樣才是正確的。這與當時正處於大一也是名學生的我心理不謀而合。再看看我們中國的應試教育,作為學生的我正飽受這種教育的毒害,為了長輩們的期望,為了名次,為了文憑,把條條框框背得滾瓜爛熟。從小我就希望課堂上是自由的,是可以討論的。而現實中從小到大我所學的都是上課聽老師講,背老師劃的重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看了那部電影后,從此阿米爾汗的這個人物便在我心裡紮根了。

時隔多年,2015年的某天,看到阿米爾汗的新電影《我的個神啊!》在國內上映,毫不猶豫地拉著老公的去電影院捧場了,2個多小時的影片,我一點也沒分過神,因為這電影一如既往地感動著我,為啥?當時我有個迪拜的做生意的朋友,通過他我瞭解了一些關於宗教的一些事情。這部電影裡有愛情、有文化、有社會。看慣了國內電影千篇一律,主題單一的片子,這電影讓我耳目一新。電影裡訴說著各宗教派別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信仰不同,也就是信奉的神不同,但教徒們都非常虔誠而且從不懷疑。但本質卻都一樣愚民。宗教打的是度人的旗幟,行的卻是追名逐利的勾當。來自外星的PK偏不信這一套。他在地球上遭遇的一切,正是我們普通小市民的生活軌跡。裡面有很多啼笑皆非的插曲,但笑過之後,卻有更深的反思和無奈。這也是影片之所以引起觀眾共鳴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