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貧富差距,自古以來就是客觀存在的。時至今日,這種差距依然能在世界許多國家顯現出來,並且在可見的一段時間內難以消除。

我們可以清晰地通過住房、街區配套設施等表面現象來判斷自己身處的這個地點的貧富狀況,但因為人視角的原因,很難發現整個區域的貧富分化。

南非攝影師 Johnny Miller 通過航拍視角,揭露了南非、肯尼亞、墨西哥、印度等國貧富差距。富人區與貧民區僅一條街之隔,卻有天壤之別。

南非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約翰內斯堡 Vusimuzi(右)的貧民窟與南非約翰內斯堡附近的墓地並列。貧民窟大約有30000人居住在8500個棚屋裡。這些房子被夾在墓地,臭氣熏天的河流和兩個更富裕的郊區之間。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在種族隔離時期,城市空間的隔離被制定為政策。通過道路,河流,空地等作為“緩衝區”,將人們分開。圖中墓地作為“緩衝區”,將富人區與 Vusimuzi 的貧民窟分隔開來。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種族隔離結束後,許多當年修建的障礙依然存在。通常情況下,那些富人的社區距離貧民窟只有幾米遠。圖中貧民區緊挨著一個更富裕的住宅區。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Boubrrand(左)平均房價超過50000英鎊,右邊是曾經被火災和排外暴力困擾的凱亞沙地的貧民窟,到處都是無價值的錫棚屋。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開普敦 Imizamo Yethu,它由一個設計的住宅區(左)和貧民窟區(右)組成。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Vukuzenzele(右)是為開普敦市民提供可負擔得起的住房。Sweet Home(左)是一座貧民窟,位於以前的建築材料傾倒場。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德班 帕帕瓦賽道高爾夫球場(左)位於一個貧民窟旁邊,距離6洞的球座只有幾米遠。高爾夫球場的名字是Sewsunker Sewgolum,一個種族隔離時代的印度高爾夫球手,儘管在113的球場上是唯一的非白人球員,他還是在德班贏得了1965的納塔爾公開賽。在大雨中,他被迫接受獎盃,而白人球員則坐在裡面,因為會所只有白人。

墨西哥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墨西哥城 聖達菲社區的極端財富不平等。墨西哥城是一座朝氣蓬勃的現代化城市,集中了全國近一半的工業、商業和超過一半的服務業以及2/3的金融業。它的生產總值佔全國的48%。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Ixtapalapa 街區高端住宅區毗鄰經典的低收入混凝土住宅區。 墨西哥基尼係數達到了0.516,從某種程度上說,墨西哥也算是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在聖達菲,土地的價格非常高,開發商已經開始從貧民區周邊開發住房。

肯尼亞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內羅畢 Loresho,肯尼亞富人生活在相對封閉的獨立社區中,然而這些社區與平民窟緊緊相鄰。根據2009年關於城市貧困的一項研究,據估計,內羅畢最富有的10%的人口收入佔總收入的45.2%,而最窮的10%收入只佔1.6%。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擁擠的貧民窟與1906年建成的皇家內羅畢高爾夫俱樂部有著鮮明的對比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貧民區域高端社區僅用一堵薄薄的混凝土牆隔開。

坦桑尼亞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達累斯薩拉姆 富人區與低收入人群聚集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達累斯薩拉姆是坦桑尼亞前首都,第一大城市和港口,全國經濟、文化中心,東非重要港口。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Kunduchi Wet-n-Wild 水上樂園是富裕居民的遊樂場。然而,在不遠處的圍欄內,是一個掙扎在貧困線上的漁村。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桑給巴爾島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島上有超豪華酒店來迎合富豪們,但是在豪華舒適酒店的另一邊,是島上的居民所住的擁擠的房子。

印度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孟買 雖然是印度最強大的工業區,但是那裡也包含了最貧困的貧民窟。圖片左邊是達拉維貧民窟的邊緣,曾經是印度最大的貧民窟,也是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原型。右邊是那些在國家證券交易所工作的更富裕的居民的房子。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貧民窟內居民使用藍色防水布緊密的堆積在一起來防禦孟買的季風降雨,這與發達地區的房屋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

美國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加利福尼亞 圖片下半部分是一處無家可歸人員的居住區,然而僅一條馬路之隔的街道對面,是躋身世界500強的 Facebook 總部大樓。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西雅圖 Ballard,西雅圖的一個富裕社區,該市批准默認接受無家可歸者建造迷你住宅,搭帳篷和停放車輛。

一街之隔|南非攝影師鏡頭下的兩個世界

Queen Anne 街區的一處帳篷營地。在一些富裕街區的空地上,藍色的臨時住宅與帳篷拼湊成一個個小的社區,這與許多國家的貧民窟房屋有些許相似之處。

距離這麼近,

卻又這麼遠。

- The End -

圖文編譯自 unequalscenes 網站

攝影師:Johnny Miller

歡迎朋友圈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