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輕鬆自由的家庭環境,他會更自覺

如今的孩子,普遍在物質上得到很多,但在精神上得到的卻很少。尤其是自由。很多家長可能會反駁:“給自由,那孩子豈不是壞了規矩,無法無天?”其實,自由並不意味著放縱,給孩子自由絕不是孩子想幹什。就幹什麼。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給孩子尊重、信任和選擇權,讓孩子去嘗試,允許孩子犯錯,使孩子獲得成長的經驗。

父母害怕給孩子自由,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包辦一切、控制一切和嚴序管制。想當然地用自己的感受去判斷孩子的感受,代替孩子去做決定。表面上看,給了孩子很多,實際上事無鉅細地管束,剝奪的是孩子成長的自由。其實,這不叫真愛,而叫溺愛、愚愛。

曾看到一篇名為《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的文章,講的是一個秋天的早晨,天氣並不冷,有的孩子穿長袖去上學,有的孩子穿薄秋裝去上學,還有的孩子穿短袖T恤去上學。其中,有個小女孩竟然穿了件羽絨服!有同學就問他:“你怎麼穿羽絨服來上學?有那麼冷嗎?”小女孩幽默地說:“我不冷,但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給孩子輕鬆自由的家庭環境,他會更自覺

用自己的感覺代替孩子的感覺,用自己的做法代替孩子的做法。與其說是關心和愛護孩子,不如說是關心和愛護自己的想法是都得到了落實。

父母覺得自己很有責任心,但實際上,孩子感覺到的只是受到了控制,而不是父母的愛。帶有控制慾的愛是違反教育規律的,是阻礙孩子潛能正常發展的,它剝奪了孩子自主選擇和親身體驗生活的權利,使孩子失去了鍛鍊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溺愛下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主見性差、依賴性強、窩裡橫等。

給孩子尊重、信任和欣賞,在生活中獲得了尊重的孩子,才會尊重人,也會尊重自己。體會到父母信任的孩子,才會珍惜父母的信任,更加自覺地生活。所以,千萬不要試圖控制孩子,而要給孩子自由的成長環境。這樣孩子才會擁有獨立的思想和品格,才能感受親情的溫暖和生活的快樂,會更加自覺地掌控自己的命運。


給孩子輕鬆自由的家庭環境,他會更自覺

要想營造自由和輕鬆的家庭環境,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1)給孩子尊重,讓他去做決定,去做自己

想讓孩子自由成長嗎?那就請尊重孩子,讓他去做決定,去做自己,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選擇和決策。也許3歲孩子還太小了,做的決定不夠明智,做的事情不夠完美,但是沒關係,這畢竟是他們成長的開始。哪怕孩子犯錯了,你也要寬容他,平和地接納他。不要害怕孩子失敗,失敗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經歷過失敗的孩子,才懂得如何去成功。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堅信在孩子的內心,早已具備了“做自己”的所有要素,就像麥粒具備成長為麥穗的要素一樣。父母只需安心地做一些簡單的澆灌、除草、施肥工作,而不用精心安排這顆麥粒何時出苗,何時開花,更不用擔心它將來會結出一串怎樣的麥穗。


給孩子輕鬆自由的家庭環境,他會更自覺


(2)給孩子信任,讓孩子自由地進行自我管理

一個不被信任的孩子,時刻被父母像防小偷一樣提防的孩子,是很難發展出自尊、誠信的品質的。同時,由於孩子沒有機會進行自我管理,他也不可能學會自我控制。因此,家長應該把信任還給孩子,把自我管理權還給孩子,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有個3歲多的孩子,非常喜歡吃糖。媽媽害怕他吃太多的糖而引起齲齒,也擔心他發胖,於是嚴格控制他吃糖的數量,規定他每天最多隻能吃兩題,孩子每天早上醒來就迫不及待地找媽媽要兩顆糖,常常是吃完之後覺得不過癮,繼續糾纏著媽媽,想要吃到更多的糖。媽媽是個有原則的人,堅決不多給孩子一顆糖,並把糖盒子放在櫃子上,讓孩子拿不到。

突然有一天,媽媽發現糖金子裡的糖少了很多。仔細觀察,地發現放糖盒子的櫃子前多了個凳子,糖盒子也椰了位置。她馬上明白了,孩子居然藉助凳子拿高處的糖。她有些意外,本意是想教孩子學會控制自己,但卻無形中誘導了孩子偷吃糖果,還多吃了。這不僅沒有鍛鍊孩子的自控力,反而讓孩子學會了弄虛作假。


給孩子輕鬆自由的家庭環境,他會更自覺

媽媽沒有批評孩子,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後來,她跟孩子說:“你這麼愛吃糖,那以後媽媽不監督你吃糖了,你自己來管自己好不好?你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想吃就自己去拿,好不好?”孩子非常高興。

媽媽又對孩子說,“不過媽媽還是希望你每天最多吃兩顆糖,其中的道理媽媽跟你講過,相信你也明白。”說著,媽媽打開糖盒說,我們來看看裡面有多少顆糖,數了數,有20顆。媽媽說,“這些糖正好夠你吃10天,10天之後,媽媽再給你買。”然後,放心地把糖盒子交給了孩子。孩子既興奮又驚喜,因為以前媽媽從來不讓他摸糖盒子。

過了幾天,媽媽悄悄去數糖盒裡的糖,發現過去的幾天,孩子每天沒有多吃一顆糖。

表面上看,媽媽只是改變了管理糖盒子的人。但這背後,卻是教育思路的完全改變。她放棄了監督和控制,把信任還給了孩子,讓孩子自由地去管理自己。通過向孩子傳達信任,很好地喚醒了孩子內心的自尊和責任感,很好地培養了孩子的自控力。由此可見,自由對孩子健康成長是多麼重要,自由的孩子更加自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