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被遺忘的鐵血長城,北京河北交界處鑄就抗戰魂,如今殘破不堪


這段長城位於北京昌平、延慶和河北懷來縣的交界處。如今殘破不堪、荒草叢生。但是,這一段長城卻記錄著一段鮮為人知的鐵血記憶。

這就是黃樓院長城。在長城沿線,還能發現當年抗戰國軍士兵的遺骸和遺物。曾經有位民間人士昌平楊國慶專程到此蒐集烈士遺物遺骸並樹碑安葬。曾在一段長城修繕時,民工施工時挖出一具遺骨,從遺骨頭盔和旁邊的遺物分析應該是南口戰役犧牲的士兵。

如今長城上已是殘垣斷壁、荒草叢生。這場鐵血戰事就是鮮為人知的南口抗戰,或者叫南口戰役。這是是77盧溝橋事變後中國正面戰場的第一個大戰役。

如今長城上已是殘垣斷壁、荒草叢生。1937年8月7日,日軍第5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1旅向南口及其沿線長城要隘展開進攻。中國守軍在各個陣地均與日軍展開激烈爭奪,反覆衝殺,6萬多名官兵,憑藉天險,頑強抵抗,予敵重創。

“南口戰役”期間中國軍隊沿長城一線陣地基本可分為3個固守區。得勝口、南口、居庸關一帶為第1固守區;黃樓院、騾子圈、長峪城一帶為第2固守區;橫嶺城、鎮邊城一帶為第3固守區。如今所看到的長城屬於抗戰第2固守區。

據記載,1937年8月21日,日軍在飛機和炮兵的協同下,分成三路,以每路不少於四五千人的兵力開始進攻橫嶺沿線,雙方在850高地、黃樓窪、長峪城等地展開殊死搏鬥。僅這一天,中國軍隊就有2000多將士血灑橫嶺。

南口戰役是中國軍隊抵抗日軍進攻華北、企圖奪取山西過程中,進行積極防禦作戰的一次重要戰役。黃樓院長城見證了這一段鐵血戰事和中國軍民的抗戰之魂。

南口抗戰打擊了日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囂張氣焰,嚴重地挫傷了日寇,打亂了日寇的作戰計劃。從此,“中國不會亡!”“築成我們民族新的長城!”等抗戰口號,深入人心,傳遍祖國大地。

這是一段不該被遺忘的鐵血長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