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0人看過的口碑新作,明明是喜劇,看完卻含淚打了五星

如果你的孩子自出生開始就不完美,你還會愛她嗎?

對於父母而言,坦誠自己是否後悔生孩這件事彷彿是個禁忌。很多人在談論生育後難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也在內心厭煩傳統輿論對父母形象的塑造,但卻極少有人會真的公然說出自己後悔成為父母。

但在這部BBC劇集中,沒有歌頌父母的偉大無私,片中塑造的父母,是有很多弱點的普通人,會坦誠自己後悔生孩子。

《她來了》

不到300人看過的口碑新作,明明是喜劇,看完卻含淚打了五星

媽媽經常說:我不愛羅茜,照顧她只是因為責任,如果能重來,我一定不會把她生下來。

爸爸說:如果兒子和女兒一起掉進水裡,我一定救兒子,不會有一點猶豫。

雖然聽著很現實,但家庭中有一個不完美的孩子,是對整個家庭的折磨和父母的考驗。但在影片故事的推進過程中,我們能真切地體會到孩子與父母之間,感情紐帶的加深,成為了真正的親人。

故事分成了兩條時間線敘述。一條是在2006年,英國倫敦。西蒙和艾莉是一堆恩愛的小夫妻。他們已經生下了一個大兒子,現在小女兒也快出生了。

不到300人看過的口碑新作,明明是喜劇,看完卻含淚打了五星

小兩口早就想好了名字:羅茜。

在臨盆前四個月的一次產檢中,醫生說肚子裡孩子,已經來兩個月沒有長個兒了,有點反常,不過,應該問題不大。所以也都沒有在意。

到羅茜生下的那天,她很安靜,不哭不鬧。

另一個時間線,就是2015年,羅茜已經9歲了。讓家長髮瘋方面戰鬥力max,不可理喻難以預測。

不到300人看過的口碑新作,明明是喜劇,看完卻含淚打了五星

這兩個畫面一明一暗,氣氛截然不同。

最初意識到孩子不對勁的是媽媽艾莉。因為養育過一個健康的兒子,他發現兒子很聰明乖巧,一對比,媽媽很快明白這是一個不正常的嬰兒。但所有人都告訴她,孩子沒事。直到孩子6個月以後,羅茜還是不會吃奶,整夜啼哭。

夫妻倆開始帶著羅茜跑醫院,得到的答案是,羅茜因為基因有卻是,附有先天性學習障礙。

不到300人看過的口碑新作,明明是喜劇,看完卻含淚打了五星

轉眼到了羅茜9歲,她不會說話,不會玩玩具,不會穿衣服、吃飯,餓了只會怪叫,走路也會,莫名其妙的摔倒。與此同時,她還會做一些令父母抓狂的事。

像喪屍一樣咬人,把牛奶澆在頭上,把筆記本電腦按鍵一顆顆扣下來,把剛拉出來的屎藏在房間的某個角落,把牆砸一個洞,把門關上再打開再關上再打開......

不到300人看過的口碑新作,明明是喜劇,看完卻含淚打了五星

不到300人看過的口碑新作,明明是喜劇,看完卻含淚打了五星

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讓這部劇看著像喜劇。但觀眾也能隔著屏幕,感受羅茜父母深深地絕望和無助。

雖然這對父母很直接地說後悔生下孩子,這個孩子也給他們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但就在日日夜夜的相處下,媽媽對羅茜的愛越來越多,也很有耐心,她想辦法讓女兒洗澡吃東西,給她梳頭的時候都忍不住緊緊摟住她:我的寶貝,我的公主......

而爸爸的轉變更是令人驚奇。曾經就是甩手掌櫃,在喪偶式婚姻中,艾莉不僅要收拾家裡照顧兒子,還要照顧巨嬰丈夫。但9年後,西蒙開始積極加入對羅茜的照顧,帶她去公園,幫忙沖澡,還會對不小心剪短羅茜頭髮的爺爺發脾氣。

不到300人看過的口碑新作,明明是喜劇,看完卻含淚打了五星

一個有缺陷的孩子,給這個家庭帶來絕望陰鬱的烏雲,但在她慢慢成長過程中,這個家庭卻充滿了愛與體貼的氛圍。

人不是一開始就會做父母,做父母的過程中,他們也在慢慢學習。這個不完美的孩子,不能讓父母體會到驕傲,甚至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經歷。然而在照顧她的同時,父母也在成長。最後相擁在一起的一家人笑裡帶淚,讓看的觀眾覺得,成長真好。

不到300人看過的口碑新作,明明是喜劇,看完卻含淚打了五星

這個故事是由編劇肖恩普的真實經歷改編,他的孩子和劇中的羅茜一樣,患有罕見的染色體疾病,12歲了還不能和父母交談。

目前IMDb8.0分,豆瓣8.5分,但在豆瓣上卻還不到300人看過這部劇。

不到300人看過的口碑新作,明明是喜劇,看完卻含淚打了五星

楊冪的電影《寶貝兒》,講述的棄嬰的故事,也是因為孩子有先天性的疾病,而被父母遺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不完美的孩子,但更多的是不完美的父母,不負責的父母,不知道如何去愛孩子的父母。

父母不是一個主角光環,當了一半就把成長的課題丟給孩子,其實,父母才是更應該成長的那個。

《她來了》,聚焦在了不完美孩子身上,用很多孩子匪夷所思的行為帶來笑點,但更也告訴我們,不是每個爸爸都堅強,也不是每個媽媽都溫柔又耐心。當苦難降臨在孩子身上,父母只能選擇堅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讓自己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