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生生把蔡英文逼成“跛腳”!國民黨之勝,到底勝在哪裡?

11月24日,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綠地變藍天”: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獲15席,民進黨獲6席,另有一席為無黨籍。這是對2014年民進黨大勝的戲劇性反轉,是對蔡英文當局的不信任投票。

國臺辦發言人深夜回應,直言不諱這一結果反映了廣大臺灣民眾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歡迎臺灣更多縣市參與兩岸城市交流合作。

硬生生把蔡英文逼成“跛腳”!國民黨之勝,到底勝在哪裡?

民進黨之敗,敗就敗在以為“沒有九二共識也可以有經濟發展”的執政路線。

2016年蔡英文上臺執政以來,兩岸關係嚴重倒退,政治聯繫中斷,經濟社會交流遇冷,觀光業蕭條凋敝,連帶引發其他行業不景氣,民眾提高實質薪資的願望落空。同時,當局“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和“前瞻計劃”等政策不僅沒有得到社會共識,反而激化衝突矛盾。嚴峻的執政形勢之下,民進黨卻熱衷於對國民黨圍追堵截,大搞轉型正義,清理國民黨黨產。兩黨不斷政治廝殺,將政黨利益凌駕於民眾利益之上,令人深感厭煩和不滿。

對執政當局的失望,必然會在相當程度上影響民眾的信任值。這次選舉過程中,國民黨文宣打出“選某某人就是選蔡英文”產生廣泛共鳴,即反映了民眾對民進黨的整體失望。也是因為這層聯繫,加上自身治理業績太差,高雄的陳其邁和臺中的林佳龍都被選了下去。結果證明,民進黨當局無意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持續惡化,臺灣的地方治理和經濟發展將直接受累。民眾有痛感,他們就會用選票發聲。

硬生生把蔡英文逼成“跛腳”!國民黨之勝,到底勝在哪裡?

國民黨之勝,又勝在哪裡呢?

首先,不是由於國民黨有多好,而是由於民進黨政績太爛,失去了民眾的支持。民眾要用選票來教訓執政的民進黨,於是又給了國民黨機會。在這個意義上,國民黨的勝選與國民黨自身或許無關。

其次,這是臺灣政黨格局提供的機會,第三勢力沒有形成化解藍綠對抗的中道力量。民眾在兩大黨之外並沒有太多選擇。在臺北的選舉中,無黨籍的柯文哲當選,但只比國民黨的丁守中多3200票,膠著的競爭證明“白色力量”並無優勢,傳統政黨仍是主導力量。

再次,國民黨的韓國瑜空降民進黨“鐵票倉”高雄,提供了觀察窗口。他之所以逆襲成功,在於他把握了兩岸議題與臺灣經濟的必然聯繫。在競選中,他痛揭“高雄又老又窮,各行各業蕭條得不得了”的瘡疤,痛斥民進黨有一堵意識形態圍牆,犧牲了高雄的利益。

硬生生把蔡英文逼成“跛腳”!國民黨之勝,到底勝在哪裡?

民進黨之敗成就了國民黨之勝,也將蔡英文當局企圖遮掩的兩岸關係與臺灣經濟緊密相連的問題擺到了檯面上。臺灣民眾給了蔡當局兩年時間,但蔡英文並沒有把握住。

較之以往,這次選舉還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政黨色彩弱化,藍綠版圖零亂。越來越多的選民放棄了政黨取向,希望跳脫藍綠惡鬥,更關注民生髮展的現實困境,更注重誰可以帶來有希望的改變。二是民生議題與兩岸議題結合了,併產生正向效應。民進黨也打兩岸牌,卻是誣衊“大陸介入島內選舉”等,打的還是“臺獨”老把戲,對於如何化解兩岸癥結以發展經濟則既無意願也無能力。

韓國瑜把兩岸議題帶入地方選舉,表示“九二共識”就是他對兩岸的看法,戳中了民眾的現實心態。他的當選促使更多的民眾思考這個事實:只有兩岸一家親,臺灣才有未來。

硬生生把蔡英文逼成“跛腳”!國民黨之勝,到底勝在哪裡?

民眾排隊投票

民心思變在於民生凋敝。

民眾的不滿和失落化作一張張流失的選票,動搖著民進黨執政的基礎。韓國瑜等人看到大陸經濟的磁吸之力,成就了一匹“黑馬”。至於最後能努力到幾分尚待觀察,但至少這條路子的方向是對的,為國民黨的翻身提供了關鍵契機和外溢效應,也應該會給島內其他政治勢力以啟示。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