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帶春風:冬日品讀“詠雪”詩,共同品讀“雪文化”


寒冬靜夜,當一場雪悄然而至之後,第二天窗外便是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從古至今,多少多才敏感的文人墨客,在白雪紛飛的冬日裡觸景生情,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詠雪詩”。在冬日裡品讀這些“詠雪詩”,共同品味博大精深的雪文化,獨有一種愉悅的享受之情。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豔。”“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品讀:這三位詩人通過相互襯托的描寫,生動形象的刻畫出雪的形態,通過想象,將雪的顏色與梅花的顏色、所處的季節等融合在一起,給人帶來一種希望之感。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品讀:這兩位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與自身豐富的情感世界有效結合起來,充分表達內心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之情,給人一種真切感人的感覺。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山口留馬行處。”“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品讀:這兩句詩人都將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以雪來表達。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借景生情的表現手法,讓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獨坐夜寒人慾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品讀:每當看到潔白純淨的雪花時,人們內心都不禁飽含感慨之情。這兩句寫的就是人在雪景中的靜思之情。窗外窗內的雪景與人之間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會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