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涼了還是在路上?來看看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坐上智能汽車

近些年來,“智能出行”、“智能汽車”等概念相繼提出,這些都成為了未來汽車的一個發展方向。“無人駕駛”自然也不例外,作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落地的重要場景之一,無人駕駛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但內容卻大都是對無人駕駛行業前景的美好展望,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值得奇怪的事,畢竟很多資本大鱷、行內巨頭都紛紛押注其中,不少中小型企業和傳統汽車製造商也在忙不迭地加緊佈局,爭搶未來“無人駕駛”的市場“蛋糕”。這時候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無人駕駛到底是資本風口還是資本泡沫?

“長戰線”:從概念到落地

隨著時代的發展,有關無人駕駛的技術在不斷進步與完善,因此其概念在近些年被頻繁提及。追本溯源,最早的“無人駕駛”的概念雛形可見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一家無線電設備公司通過無線電設備與信號和譯碼電動馬達實現了對汽車駕駛的控制。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並不算是“無人駕駛”,但是不能否認它對後來無人駕駛的研究有一定的導向作用。20世紀70年代,英美等發達國家也相繼進行無人駕駛的研究,在可行性和實用性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中國則緊隨其後,在1992年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中國的無人駕駛行業正式起步並進入探索期。當然前面所提到的“無人駕駛”僅僅用於實驗,距離真正的“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無人駕駛涼了還是在路上?來看看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坐上智能汽車

無人駕駛從概念先行到技術落地經歷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想要在此基礎上實現量產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就目前無人駕駛行業的整體情況而言,大多數企業還處於研發試驗無人駕駛技術的階段,並未真正實現無人駕駛的商業化落地。當然這並不能歸結於單個原因,技術成熟度、安全需求、成本控制以及相關制度的建設等都是無人駕駛技術實現落地的“門檻”。由於門檻過高,大部分企業選擇在研究技術之餘,通過無數次的實驗以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例如Waymo無人駕駛汽車就積累了1600萬英里的里程,經驗大概比一個駕齡16年的老司機還要豐富,但這也只能起到添磚加瓦的作用,如何在試驗後調整改進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這將為無人駕駛的落地打好“地基”。無人駕駛落地之路任重道遠,它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沉澱,才能交給市場一份滿意的答卷。

巨頭入場,理想化的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似乎是行業巨頭眼裡的香餑餑,百度、騰訊、阿里已經齊聚無人駕駛領域,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都大大領先於很多中小型企業,從側面可以看出BAT們對無人駕駛的發展前景很是看好。從無人駕駛進入公眾視野以來,很多高科技企業和汽車生產商都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致力於L4級汽車的量產。無人駕駛的相關技術研究一直是行業內關注的重點,類似專用芯片、激光雷達等技術都是實現無人駕駛的重要一環,技術的不斷突破與精進會賦予其更多的可能性。在最近的洛杉磯車展上,沃爾沃和自動駕駛傳感器公司 Luminar對最新的激光雷達技術進行了演示,能夠在光線不足或者惡劣天氣的情況下,實現對行人肢體語言的識別,這項技術大大提升了無人駕駛的安全性,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因特爾和英偉達作為領域內的佼佼者,出於日益崛起的無人駕駛車研發和量產的需求,也開始佈局無人駕駛領域。國內也有很多企業開始自研車規級AI芯片,這將為用戶與車之間提供更深層次的交互,給用戶帶來極致的車內智能交互體驗。無人駕駛作為一個受熱捧的行業,在眾多新進技術和資本的支持下,前景似乎正在漸漸明朗化,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無人駕駛在落地的過程中仍然困難重重。

無人駕駛涼了還是在路上?來看看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坐上智能汽車

困難重重,前路坎坷

無人駕駛雖然相比較於最早的試行已經有很大的變化了,但是並不能實現對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控制。今年3月,Uber的無人駕駛車輛就造成了一起車禍,被警方勒令立即停止無人駕駛項目。無獨有偶,Waymo的無人駕駛車也發生了事故,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Waymo一直處於行業的領先水平,甚至被稱為“最安全的無人駕駛汽車”,現實情況說明無人駕駛的應急情況處理能力還需要加強,短時間是不能應用於道路行駛了。

無人駕駛涼了還是在路上?來看看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坐上智能汽車

無人駕駛面臨的困境也不是短時間形成的,在現實情況的映照下,早些年提出的L4級、L5級汽車在現在看來只算是一種噱頭。在前段時間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宣佈全球首款L4級自動駕駛巴士下線,這其中的水分不得而知,但是巴士只是在小範圍內試行。國內生產出無人駕駛汽車的新聞其實並不少見,仔細推敲就會發現大部分只是在特定範圍特定情況下投入使用,國家也在嚴格的限制無人駕駛汽車的試車路段和場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企業其實還處於L2級汽車研發的階段,L3級汽車的落地至少在十年以後,L4級汽車的量產更是一個問題,這其實不僅涉及到成本原因還有技術障礙等原因。

無人駕駛涼了還是在路上?來看看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坐上智能汽車

無人駕駛在中國的落地過程中呈現出了“中國式困境”,中國是一個地廣物博的國家,也是人口量最多的一個國家,因此人均佔地水平一直居高不下。映射到道路行駛問題上,行駛道路狹窄、車流量大、交通意識的缺乏等等因素都給無人駕駛的“上路”設置了層層枷鎖。對比國外整體的交通環境,國內還需要較強這方面的意識,這才能更好的為無人駕駛讓路,在未來真正的解放雙手。

太多的因素阻礙了無人駕駛的落地,似乎無人駕駛也蒙上了一層寒霜,媒體對無人駕駛的報道也開始轉向了保守,而國內各家保持的觀點比較之前也有了很大變化,從無人駕駛漸漸轉向車路協同,簡單來說就是認清現實了,正在一步步腳踏實地實現無人駕駛的目標。

未來的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涼了還是在路上?來看看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坐上智能汽車

無人駕駛是一種趨勢,也不可否認其應有的價值。它不僅能解放雙手還能改善目前的交通環境。同時麥肯錫諮詢公司曾預測,因為無人汽車在加速、制動以及變速方面都進行了優化,在實行後將每年幫助減少3億噸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有利於改善未來的空氣環境。無人駕駛的優勢很多,但是事實往往很殘酷,無人駕駛還需要不斷地研發新技術,儘量杜絕在未來的行駛中無法預測的事件發生英特爾無人駕駛事業部中國區市場總監徐偉傑表示:“無人駕駛會有各種雷達、圖像處理以及算法的實現,需要非常強大的計算能力;這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只有5G能滿足此類需求;在龐大的計算需求下,平衡功耗問題也成為關鍵所在。”地平線聯合創始人陶斐雯也提到“無人駕駛真正的突破點一定是軟件和硬件、算法和芯片深度的整合與結合。”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路還是得一步步走。無人駕駛的落地還處於起步階段,更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正如互聯網當初影響各行業一樣。對此,我們更應當秉持中正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其發展,既不否認無人駕駛的可能性,也不作為噱頭過分宣傳,客觀的看待無人駕駛帶來的利弊,實現趨利避害、良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