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沒有一場演唱會的開頭會是這樣:觀眾不知道演唱會的主題、不知道演唱的曲目、甚至不知道歌手的名字。

但在接下來的三個半小時,臺下上萬名觀眾無視規定站起來舞動、嘶吼、跳躍,金像獎影帝黃秋生全然忘記自己的明星身份,一邊狂奔一邊把衣服撕得稀爛,見慣大場面的四大天王、王菲也陷入激動的情緒中。

目光轉到臺上,竇唯一身中山裝儒雅地吹著笛子,張楚端坐在凳子上吼著姐姐我想回家,穿著海魂衫的何勇衣服一脫,拿起一瓶水澆到頭上。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這是1994年12月17日在香港紅磡體育場舉辦的“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臺上的37個人從北京來,他們是“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和唐朝樂隊

那天晚上,是中國搖滾高潮的開始,也是最後的巔峰。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1994年12月17日紅磡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視頻完整版

對於中國搖滾樂迷來說,有一個場景絕不會忘記:

穿著綠色格子襯衫的張楚坐在椅子上,“好了嗎,來”。

一束光一個高腳凳,一個話筒架,張楚端坐在舞臺中央,小提琴拉出第一個音符,全場沸騰。

那天晚上的張楚,26歲。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22年後,在接受魯豫的採訪時,張楚說“還是成名太早了”。

成名之前,他是快樂的,和懷揣著同樣理想的年輕人,享受著做音樂帶來的簡單快樂。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關於童年,張楚曾說沒什麼印象深的事,他只記得8歲之前湖南瀏陽老家的人很有親近感,8歲以後和二十幾個孩子在西安東郊工廠的廢水循環池裡游泳很好玩。被很多文章報道大肆宣揚的10歲時的第一次離家出走,在他自己眼裡似乎並不是一件大事。

唯一印象比較深的是“看一個法國電影《紅氣球》,電影裡的那小孩背了一個法式長棍麵包,然後滿世界找哪裡有長棍麵包,終於找到了一家,吃了也覺得跟普通麵包沒什麼差別,但是那麼一個長棍麵包裝一紙袋子裡頭覺得特開心。”在《十三邀》上回憶這段故事時,48歲的張楚開心的像個孩子。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十三邀》許知遠對話張楚

那會的他還叫張紅兵,總是跟在姐姐後邊玩,到現在他北京家裡的臥室還放著一幅畫,畫上是一對正在打撲克的姐弟倆。

初二之前,張楚是外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學習之外的其他事情在他看來都是無趣的、無意義的,然而好孩子沒當多久他就變成了“反面教材”。

80年代,恰好是中國社會對西方文化追求的最高潮,張楚開始沉迷廣播、課外書、聽美國之音和香港電臺、看《世界之窗》,如飢似渴得吸收著外邊的聲音和文化。在1986年,他聽到了來自海峽對岸的一個年輕人的歌聲:你是我生命中的精靈,你知道我所有的心情,是你將我從夢中叫醒,再一次再一次給我開放的心靈。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生命中的精靈

李宗盛 - 1986年華語TOP100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性格內斂又想法很多的張楚素來就不太跟人交流,以前沒法讓別人理解自己的時候他只能寫日記和自己對話,

李宗盛《生命的精靈》的出現讓他發現了一個新的自我表達方式:寫歌。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於是,在後來陝西省“校園歌手大獎賽”上,陝西機械學院土木工程系大二學生張楚唱了一首自己的原創歌曲《太陽車》:

在空曠的星河下想你 在風裡遊移的光彩是你在晚風吹起髮梢的時候 只留一個消瘦的是你在地平線上飄過的太陽車 滿車是我的悵惘你要奔去何方 再載我一片痴心妄想

太陽車,是希臘神話裡太陽神阿波羅每從東到西巡視時駕駛的戰車,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太陽。太陽是神聖的,歌中唱著的他的痴心妄想也是神聖的。

《太陽車》得了第二名,得到肯定後的張楚決定去北京繼續證明自己。很多人不能理解,一個曾經最討厭音樂課、在合唱時都懶得張嘴的大學生要為了音樂放棄一切流浪北京,只有張楚自己明白,做音樂,把自己的內心寫出來、唱出來,才是他和世界對話最好的方式。

19歲,張楚揹著姐姐給他的吉他來到了北京。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兩年後的冬天,在北大邊上的漏斗巷,他寫了一首《姐姐》。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姐姐

張楚 - 夢想音樂節 第7期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哦!姐姐!我想回家牽著我的手 我有些困了哦!姐姐!帶我回家牽著我的手 你不用害怕


當時,他到北京的消息傳遍了整個音樂圈,還在清華上學的高曉松某天走在街上,身邊有人跟他說你看剛那就是張楚,“我馬上飛奔回去找他,跟他說張楚我特別喜歡你,之後我們去到了一個屋子裡唱歌,

張楚唱了《西出陽關》和《姐姐》,唱得大家都,哇,太美好了。

要錄《姐姐》之前,他中戲的女朋友正好畢業,所有人都沉浸在畢業的興奮期待中,而張楚卻突然慌張了,在慌張中他寫下了《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張楚-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來自人物LIVE

00:00

03:57

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空氣裡都是情侶的味道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大家應該相互微笑摟摟抱抱這樣就好


第一遍聽覺得是首愛情歌曲,但細細品味歌詞,其實都是對即將走入社會的青年人的擔心,更像是在問年輕人,是選擇原子彈還是茶葉蛋。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憑著這兩首歌的巨大影響力,張楚簽約“魔巖”,站到了中國搖滾樂最輝煌的頂點。

站上巔峰的代價,是和並肩作戰多年的樂隊分離。唱片機制下公司不管樂隊只和歌手簽約,理想主義受到商業的衝擊,雖然樂隊的朋友沒說什麼,但他感覺越來越不舒服。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電影《再見烏托邦》


魔巖創始人張培仁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國歷史上最理想主義的10年”,張楚說“我們的起來已經是一個完蛋狀態下的起來”,他們說的沒錯,屬於中國搖滾樂的時代一瞬間就成了過往。

紅磡之前,搖滾樂是社會的寵兒,100萬能做出的演唱會公司願意給搖滾樂花300萬。紅磡之後,商業時代到來,旋律輕鬆歌詞簡單的流行樂代替了搖滾樂,社會不再需要批判的聲音,音樂市場開始向“錢”看。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電影《再見烏托邦》 張楚:“你在沿著你自己的價值在走,而別人還在沿著社會的價值在走,而你要成為一個新的你,別的人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新的我,那個年代你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你,就覺得這個孤獨是挺不舒服的。”

1998年張楚推出第三張專輯《造飛機的工廠》,努力和浮躁的社會做了最後一次對抗,棄掉美好的鮮花愛情,取而代之更加怪異、隨心所欲的旋律和無人能懂的歌詞。

但這次的對抗沒有起到任何效果,除了讓他變得更加孤獨。因為聽不懂他的歌詞,人們給了他一個封號“搖滾詩人”,“我可不喜歡別人叫我詩人了,中國有時候一件事情講不明白,就說這個人是詩人,這樣不好。”

僅僅四年,從巔峰到谷底,張楚還沒來得及做出改變,時代就已經拋棄了他。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電影《再見 烏托邦》

充斥著利益的音樂市場讓他陷入抑鬱,最難受的時候,他癱在出租房地上的席夢思上愣愣地看著天花板,一個月寫不出一首歌,隔壁大媽扒開窗戶縫看他,看他還有沒有活著。

2001年,掙扎了3年的張楚孤獨感達到了最高值,終於,他放棄對抗、放棄表達、放棄了一切離開了北京。

五年沒有發表作品,何勇說“張楚死了”。但張楚並不同意這種說法,他沒有死,他只是在思考如何新生。

“我那幾年不是自閉,只是一個懶得發言的人,因為我發這個言沒有任何意義,只能我和你兩個人在微博上吵兩句,咱倆說的話對這個時代沒有任何作用。我僅僅是一個懶得發言的人,但我什麼都明白。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電影《再見烏托邦》張楚感慨沒有理想的8年


不再唱歌后,張楚又像10歲時一樣離家出走開始了“流浪”。他去當了修理工,讓紅磡之後飄飄然的自己重新回到地面。他去了四川的山區、馬來西亞的叢林,去大自然尋找存在的意義。

走的路越遠、見到的東西越多,他越意識到自我力量的渺小,社會在不斷向前推進,所有人都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

站在千年的印度古樹面前,他結束了理想主義的英雄夢,“我改變不了世界,只能改變自己。”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2016年,我們再次在熒屏上見到了張楚。時隔二十二年,在《倖存者張楚》中,魯豫她說很高興看到曾經的偶像生活安逸,沒有滄桑也沒有潦倒。

再次現身的張楚,和自己和解了,無論從音樂上還是生活上。

14年新推出的專輯《清楚》,五首歌都分別記錄了這些年對於人生世事的感悟,有希望有夢想,重新編曲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也更跌宕起伏,有一種跋山涉水之後歸來的放鬆。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張楚 - 不在繩子上的珍珠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2016年6月3日,上海,張楚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微小相見”巡演舞臺上演唱。李禕 圖

在音樂上,他走到了俗世正好的地方。既拋棄了年輕時候對搖滾這個載體寄予的幻想,不想做英雄,不以為音樂能改變社會;也未走到虛妄,以‘唸佛參禪”為解脫。

在生活上,他還是像以前一樣喜歡安靜,喜歡一個人沒事發發呆,笑起來的時候還是和二十多年前一樣羞澀。

唯一不同的是,他現在更願意與人交流,無論是接受訪談還是與歌迷的線下見面,雖然他的回答有時還是會讓對方接不上話。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魯豫問他你創作力最最旺盛的是哪個階段,張楚捂著嘴羞澀地笑說“還沒來呢”

50歲生日那天他發了今年新專輯的第一首歌《時空》: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時空

張楚 - 時空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清晨 有神時間 清醒流淌的河 對岸的我


歌詞輕鬆、釋放、通透,沒有討好沒有迎合,只是他自己想發出的聲音。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即便聽眾很想聽《姐姐》,但張楚越來越不不願唱,因為和父親的關係已經變好,他不希望別人還認為他的父親是個混球。

2016與張楚的微小相見新歌發佈會上,有觀眾問他:您認為這個世界會好嗎?

十幾年前因為覺得這個世界不會好而選擇了消失的張楚先是一笑,然後打開話筒,給出了他現在的理解:

“如果你願意相信你的朋友明天會更好,這個世界就會好。”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魯豫曾和張楚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魯豫:你是一個survivor嗎?張楚:“我只能說經歷了這種起伏,我找到了我自己,就是越來越被它去召喚,被那個聲音。”魯豫:它是誰?張楚:被那個聲音。 魯豫:那個聲音是什麼?張楚:就是成為真正的你自己。魯豫:真正的你自己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張楚:就是不是什麼樣,就是你自己。


在經歷過起起伏伏之後,還能在庸碌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人,就是survivor。

張楚,就是那個時代的倖存者。


紅磡二十四年,何勇瘋了,竇唯仙了,張楚卻“活”了


《魯豫有約:倖存者 張楚》

《十三邀:許知遠對話張楚》

南方都市報:張楚:我不是自閉,我只是一個懶得發言的人

電影 《再見 烏托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