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司法局“西峽樣本”如何打造成“西峽模式”

西峽縣司法局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素質、強化基礎、改革創新、持續發展”的工作思路,嚴格標準建隊伍,硬起手腕抓管理,撲下身子抓落實,持續努力不鬆懈,實現了業務大發展、面貌大改變、形象大提升的良好局面。先後榮獲全國法治縣創建先進單位、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縣、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先進縣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單位、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廉政文化建設示範點,連續7年被市司法局評為目標考核暨平安建設先進單位,連續7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目標考核先進單位和“好班子”,連續年被縣委、縣政府榮記集體三等功,實現了國家、省、市、縣同時表彰的大滿貫。

重基層,強職能,實現全縣社會大局基本穩定。西峽縣司法局把司法所規範化建設作為強基固本的長效工程來抓,將人、財、物向基層傾斜,創建全省規範化司法所10個。丹水司法所榮獲全國模範司法所、全省“十佳”司法所榮譽稱號;持續完善“調防一體化”網絡,推行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建設,健全“三調聯動”機制,建立各類調委會324個,建成個人調解工作室17個,確保各類矛盾糾紛早發現、早調處,築牢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高標準打造社區矯正中心,強化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共接收社區矯正人員1476人,現在矯316人。

抓普法,重治理,強力推進法治西峽創建工作。西峽縣司法局積極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機制,協調成立全面依法治縣工作領導小組,完善“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責任清單制度,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不斷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全縣19個鄉鎮(街道)均達到市級“法治鄉鎮(街道)”,151個村(社區)達到“民主法治村(社區)”,28個村(社區)達到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建成各類法治文化廣場87個,實現了一鄉一法治文化長廊、一法治圖書館,一村一法治文化櫥窗,一法治文化圖書室。

抓管理,促服務,全面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西峽縣司法局充分發揮律師作用,選派優秀律師擔任政府及職能部門和企業法律顧問,組織律師參與解決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化解社會矛盾;完善公證機構和公證員執業誠信檔案,狠抓公證質量,提高公證公信力;積極推進刑事審判階段法律援助全覆蓋試點工作,擴大法律援助範圍,對困難群體法律援助做到當日受理、當日審批、當日指派、律師當日介入,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被評為全省優秀法律援助中心;高標準建成佔地300餘平方米的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同步開通公共法律服務熱線電話、“西峽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在全縣19個鄉鎮(街道)設立公共法律服務站,在全縣299個村(社區)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快捷的法律服務。西峽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被市司法局柴鈞局長稱讚為創造了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西峽樣本”,被南陽日報總結為“西峽實踐”,刊發政法專版頭版頭條,被省司法廳石英廳長總結為“西峽模式”,在全省會議上大力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