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標準被延遲,華為5G影響力或被削弱

今天,關於5G標準被延遲的消息甚囂塵上,消息來源是一篇MOBILE WORLD LIVE的報道,報道中稱,標準組織3GPP透露,原計劃於2018年12月凍結的R15 Late Drop版本將推遲到2019年3月。

5G標準被延遲,華為5G影響力或被削弱

3GPP推進5G標準制定過程中,主要分為R15、R16兩個階段,其中R15又細分了三塊組成部分,分別是:R15 NR NSA(新空口非獨立組網)、R15 NR SA(新空口獨立組網)和R15 Late Drop標準。前面二者分別在17年12月和18年6月進行了凍結和發佈,這兩部分此前被稱作5G第一階段標準。

而最後一個R15 Late Drop標準原計劃是要在今年12月底完成討論、進行凍結併發布,據瞭解,從6月到12月這半年時間裡,3GPP組織各國、各組織方面代表對R15 Late Drop標準密鑼緊鼓地開展討論,對大部分內容已經初步形成定論,而更關鍵的,全世界各大運營商都已經基於形成定論的標準內容(雖然未凍結)進行5G試驗網甚至商用網絡進行部署建設,此次R15 Late Drop標準凍結時間延遲,其標準的主體內容是否發生大幅變化尚未可知,這對運營商在短時間內推進5G商用的決心造成了很大影響。

受到影響的不光是現階段的試驗網、試商用網絡的建設,更嚴峻的是,R15階段的延後,直接推遲了5G整體標準的出臺——原本R16標準將於2019年6月份啟動討論,現在其完成時間也從原計劃的2019年12月延後到2020年3月,R16 ASN.1則要到2020年6月。這意味著5G整體標準的出臺延遲了至少6個月!這對5G產業來說無疑是一次不小的打擊。

為什麼會在12月中旬時候才突然提出要延後R15 Late Drop標準的凍結時間呢?

3GPP RAN主席Balazs Bertenyi對此作出了一番很“技術流”的解釋,他說,推遲標最終凍結的期限,是為了以便在R15版本中完成“額外架構選項以幫助從LTE遷移到5G”的工作。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個官方的口徑,影響社會進程的,永遠不可能是技術,只會是經濟利益和政治力量。

對此,關鍵通信諮詢公司Quixoticity的創始人Peter Clemons就曾“隱晦”地表示,“由於3GPP成員試圖完成R15版本時面臨著巨大工作負荷,同時更多的新項目、新公司新組織參與進來,此舉也是為了預留更多的時間確保3GPP各種工作組之間充分協調,以及保證網絡與終端、芯片之間更完善的兼容性等。”

這段話乍看之下感覺沒什麼,但略作深思就會發現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什麼叫做“更多的新項目、新公司新組織參與進來,此舉也是為了預留更多的時間確保3GPP各種工作組之間充分協調”,3GPP早就對5G的技術路線進行了詳細的規劃,明確了關鍵的節點以及其對應的時間點,各個國家、各大組織都為按照這個時間規劃來推進工作的,現在就為來照顧某些新公司、新組織的一些未經驗證的技術訴求就進行延遲,這是影響整個產業發展的事情,就這麼兒戲嗎?

所以,不難理解,這裡面肯定是政治力量在發生作用了,在國內一些通信論壇上,很多通信專家都對此展開討論,甚至有人直指,“大洋彼岸某國又要臨時往裡面加塞東西呢?”,如果這是事實的話,華為在5G標準中的影響力可能將被進一步削弱。

5G標準被延遲,華為5G影響力或被削弱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如果各位看官大人還有什麼不懂,或者覺得小編講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再下方評論區進行留言探討,小編一一會解答哦,謝謝關注科學話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