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現孩子滿身優點,只因換了一種思維方式,你也能行!

人應當揚長避短,如果經常展示自己的長處,別人就會認為他行,他就向更行的方向努力;如果總是展示自己的短處,大家都認為他不行,自己就可能破罐破摔,影響自己一生的發展。


突然發現孩子滿身優點,只因換了一種思維方式,你也能行!


一位作家說過:“人人都是天才。”要讓孩子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就要幫助孩子去發現“我能行”、“我哪點最行”、“我哪一點會更行”。我認為,讓孩子“自我發現”比別人發現更重要。“我能行”的認識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發現的過程。“沒有笨孩子,只有潛能尚未發揮出來的孩子”,要使孩子明白這些道理,需要父母和老師共同做工作。

我非常感謝我兒子中學的班主任。每次開家長會,她講的只是哪些孩子成績最優秀,哪些孩子進步最快,哪些孩子“最有潛力”。我兒子有時也被列為“最有潛力”的那種孩子。

實際上,這些“最有潛力”的孩子都是考場上還沒有發揮好的孩子。老師不以分數論英雄,而真正是“以人為本”,不僅讓父母有面子,還讓孩子有自信。孩子們主動去發現自己最強的地方,個個都挺自信。後來,我兒子終於發現了自己與眾不同的方面,就不斷展示著他的“潛力”。

誰會以自己的短處作為生存條件呢?

人應當揚長避短,如果經常展示自己的長處,別人就會認為他行,他就向更行的方向努力;如果總是展示自己的短處,大家都認為他不行,自己就可能破罐破摔,影響自己一生的發展。

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有很多父母,總覺得別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像個蠢材;別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有這樣的心理,他們永遠不會主動發現孩子身上閃光的地方。


有位父親一連幾天給我打電話談論他的孩子,每次說的都是孩子的缺點,我問:“你的孩子就沒有一點兒優點嗎?”

他居然回答:“我告訴您吧,他一點兒優點都沒有!”

我生氣了,對他說:“你不配當爸爸,你想好孩子的優點再找我吧!”

那麼,怎樣才能發現孩子的優點呢?

請爸爸媽媽相信,每個孩子都是金子。正像北京前門小學錢紅石校長說的那樣:“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會讓蒙塵的金子閃光!”

發現孩子的優點要注意三條

1

發現不同點

就像天下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一樣,世間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父母的責任就是發現自己孩子的“不同”。

愛迪生所以能夠成為偉大的發明家,正因為他有一位善於發現他優點的偉大母親。

愛迪生上小學時,學校買來了新教具,他很好奇,全給拆了,又裝不回去,氣得老師請來了他的媽媽。老師對愛迪生的媽媽說:“你的兒子太愛拆東西了,你要讓他改改這個毛病!”

“老師,我看你不對喲!我觀察兒子很久了,他跟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歡拆東西,你叫他改掉這一點,那我兒子不就跟別人一樣了嗎?”愛迪生的媽媽是那麼相信這是兒子最大的優點。

喜歡拆東西,實際上就是好奇心強,是智商開發的動力。正是受到媽媽的鼓勵,愛迪生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強,終於成為20世紀對人類貢獻最大的科學家之一。可以說,沒有愛迪生的母親,就沒有愛迪生的成功,是她發現了兒子的與眾不同之處,發現了兒子的才能,也保護了兒子珍貴的好奇心。


突然發現孩子滿身優點,只因換了一種思維方式,你也能行!


  那麼,你的孩子有什麼才能嗎?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嗎?如果你還沒有發現,你就有可能扼殺一個天才,儘管你是無意的。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之處,這個不同點也許就是他最行的地方。我們現在教育的誤區是,把孩子培養成一筒“筷子”,戳齊了就滿足了。這樣做培養不出人才,更培養不出天才。

2

發現閃光點

武漢市有個學習不太好的學生,上課特別愛舉手,有時老師的問題還沒有說完,他就把手高高舉起。可叫他起來回答,他又答不上來。

老師課下跟這個同學聊天,問他原因。

“同學總笑我成績不好,說我笨。我不服氣,所以老師提問我總舉手,想讓大家看看,證明我不笨,可實際上我不會。”學生對老師實話實說。

老師瞭解了真情,表揚了他的積極性,並且跟他訂下“君子協議”:“以後老師再提問的時候,如果真會回答,你舉左手;如果不會,你舉右手。”

老師心裡有了底,以後上課就抓住這名學生舉左手的機會,讓他回答問題,並經常表揚他。從那以後,這個學生在學習上變得很有起色。

在武漢市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上,市教委主任羅友松講完這個故事,會場上響起一片笑聲和掌聲。他說,老師對學生要多發現,多肯定,多讚賞,多表揚,多鼓勵。

  孩子天天在長大,天天在進步。父母和老師要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去發現他,特別要善於發現後進孩子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


3

發現動情點

孩子是人類最真誠的群體。孩子的內心是純潔的,孩子的情感是細膩的,我們要與孩子為友,就要去發現孩子的真誠,傾聽他們真摯的聲音。

有個孩子對我說:“我媽過生日的時候,我送給她禮物。可我媽說:”花錢買這些幹什麼?‘我當時挺生氣的,覺得一份好心白費了。第二天,我發現我媽在仔細看我的禮物,我覺得挺高興的,知道我媽還是喜歡我的禮物。她要是不用那種口氣說話就好了。“

我兒子正在大學讀書,新年沒回家,給我和他爸寄來了他畫的賀卡:一隻笑容可掬的黑猩猩,左手拿著香蕉皮,右手敬著禮。

我招呼他爸:“哎喲,你看你兒子畫得多好啊!”

我丈夫過來看了看:“哼,不好好唸書,淨畫這個!”

話音剛落,我就發現賀卡上有一行小字:“爸,請不要說‘不好好唸書,淨畫這個。’這可是我業餘時間畫的。”

我倆都笑了。我說:“你看兒子對你的語言掌握得多準確!”

  家庭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的是細微小事,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閃爍著真誠和愛的情感。善於發現它,是使我們走近孩子並與之溝通的法寶,也是我們教育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法寶。

突然發現孩子滿身優點,只因換了一種思維方式,你也能行!


每天講一首詩詞,讓孩子足不出戶,即可輕鬆學會詩詞、瞭解上下五千年、遊遍中國好山水,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