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鋁塑膜進口替代加速 安德力電池用鋁塑膜月產能約10萬平米

摘要:安德力董事長王丹旭透露,目前公司第二代152型動力用鋁塑膜正在下游廠家做測試,相信很快可以實現小批量使用。

消費電子產品電池輕薄化需求奠定了軟包電池的統治地位,隨著車用動力電池高能力密度及輕量化需求以及儲能市場快速發展,軟包電池以高安全性、高比能量、長循環壽命和設計靈活性等優勢,在鋰電池市場的滲透率不斷提高。

國內中高端乘用車市場的興起,催生軟包動力電池市場“黑馬”搶奪戰不斷上演:以方形為主的“獨角獸”寧德時代開始供應軟包電池、孚能科技總投資150億元人民幣新工廠鎮江奠基、桑頓新能源260wh/kg三元軟包電芯量產、捷威動力獲復星投資劍指軟包動力前三、國軒高科計劃年底投產軟包、億緯鋰能與戴姆勒簽訂軟包供貨協議、軟包三元巨頭LG化學投資20億美元南京工廠動工……

大批量資金湧入導致軟包電池市場產能急劇擴張,作為其封裝的關鍵材料——鋁塑膜的市場需求規模不斷擴大,預計2020年鋁塑膜總需求量約2.1億平方米,市場規模達58億元。

國產鋁塑膜進口替代加速 安德力電池用鋁塑膜月產能約10萬平米

“公司在2017年7月份就開發了動力電池用鋁塑膜並送樣到下游廠家進行測試,其中,152型動力用鋁塑膜的耐腐蝕效果完全合格,達到進口的水平。”廣東安德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安德力)董事長王丹旭透露,目前公司第二代152型動力用鋁塑膜正在下游廠家做測試,相信很快可以實現小批量使用。

國產鋁塑膜進口替代加速 安德力電池用鋁塑膜月產能約10萬平米

安德力董事長王丹旭

據王丹旭介紹,安德力核心設備是日本進口的,設計產能為3000萬平米/年。目前電池用鋁塑膜產能約10萬平米/月,出貨量約3-5萬平米/月,考慮到目前客戶的使用情況及新客戶的開拓進展,預計明年的產量會有較大的提升。

近日,在第6屆鋰電“達沃斯”(ABEC 2018)上,北京大學教授、鋰電“達沃斯”學術委員會主席其魯公開表示,受國家政策和整車企業影響,動力電池盲目追求高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快充等,安全隱患逐漸暴露。燃燒、爆炸,各種各樣的事故,公開的、未公開的,每年數量過百起

對此,王丹旭認為,電池起火爆炸有多種因素造成,就鋁塑膜產品方面影響而言,公司著重從兩個方面來保障電池的安全性:一是整體的阻隔性,防止水氣等進入電芯內部;二是優化鋁塑膜的封裝性能,減少因為封裝的問題造成極耳短路和邊電壓問題。

在原材料方面,王丹旭稱,公司優先採用進口基材,同時也積極尋求國產替代材料,所有原材料的檢測完全按照嚴格的規範進行檢驗,杜絕有雜質的原輔料進入生產流程。

就產品而言,公司從第一代產品下線至今歷時近三年,期間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不斷得到提升,且耐腐蝕性能一直以來實現了持續穩定,確保產品使用的安全性。

“公司產品從2015年12月份推出第一代產品至今,從未發生過內層耐電解液腐蝕的問題,這和初期的配方設計有很大的關係。防腐處理工藝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且有完整的防腐處理體系做保障,同時防腐性能的檢驗方式也是超強度的。”王丹旭指出,為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公司製成品經過一個月的週期性安全檢測後才投放市場——產品下線均採取連續15天高溫高溼的測試,經過15天的加速老化之後,內層剝離力仍可達5N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鋁塑膜由於高技術壁壘,市場長期由日韓企業壟斷,受成本壓力、需求增長及售後服務等影響,國產鋁塑膜進口替代呼聲愈烈。

在王丹旭看來,動力電池鋁塑膜高端產品國產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客觀方面而言,國產鋁塑膜的技術成熟時間短,各項性能指標的批次穩定性仍不如進口品牌,但也基本可以滿足動力電池的使用要求了。始終將保持產品的穩定性及安全性這一理念貫徹到產品中來,使客戶用得放心才是最關鍵的;主觀方面,動力電池廠因為測試的時間長,要求高,相對都採取了保守的態度,目前以觀望策略的居多。

王丹旭建議,國產鋁塑膜同行持開放態度進行多方的技術交流,共同推進國產鋁塑膜更快更好地發展。同時,也讓動力電芯廠看到國產鋁塑膜的進步,早日放下顧慮,給國產鋁塑膜真正代替進口開啟一扇大門。

“作為一家薄膜製造商,在各個領域發展新材料,實施可替代進口是我們的目標與方向。特別是在新能源領域發展新材料將是公司未來的核心業務之一。”王丹旭稱,公司今年已經組建了四個事業部,每個事業部均有獨立的團隊運營,實現專業、專注、精工的理念。在未來的3-5年裡,公司力爭將鋁塑膜做專、做精,以期得到廣大用戶的信任並達到佔有市場份額,擴大產能的目標。同時,持續關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方向,特別關注氫燃料電池的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