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

10月25日,位於高新區天府一街的凱德世紀名邸東庭拿到預售證,共推出352套91-144㎡三房、四房產品,預售均價19999元/㎡。這是2018年內高新區放出的第14張預售證、第11個預售樓盤,也是大源CBD今年取得預售證的第二個樓盤。該項目引來623人參與搖號搶奪,中籤率56.5%,已是近期高新南區難得的高中籤率樓盤。

從天府一街到天府五街,10年前的大源村一躍成為高新區的核心組團,區域高度成熟的城市配套、居住氛圍、商業環境,被稱為大源CBD,也是高新區自金融城板塊之後的又一後起之秀。

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貴不貴”才有正確答案

現在,這一後起之秀,已進入無地可供的飽和狀態,存量房源也接近消耗殆盡。而110㎡以下的首置群體,如果還想在大源買下自己的第一套房,目前已僅有凱德世紀名邸可供選擇。當然,問題也很具體:總價奔著200萬去了,把眼光放到大源板塊之外其實也是有別的選擇的,那麼大源CBD、天府一街、凱德世紀名邸,是不是又擔當得起第一選擇呢?

必須面對的第一個現實:

高度成熟的大源基本已無地可供

先看看大源板塊土地供應情況。2007-2017年,高新區大源板塊累計供應81宗土地,其中包含住宅用地(住兼商、商兼住、純住宅)的有52宗。這52宗中的5宗曾有流拍的歷史,但後續也已重新拍賣併成交,實際大源板塊在過去的十年裡成交的包含住宅用地的土地共47宗。這其中,2007-2012年是大源土地集中供應期,之後大源板塊的土地供應便開始減少,在2016-2017年間,板塊無一宗住宅用地走上拍賣臺,直到今年6月底,一宗38畝純住宅用地被成都卓越城置業有限公司以12700元/㎡樓面地價拿下。

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貴不貴”才有正確答案

在此之前的10年間,大源入市的47宗土地已全部呈現,大多數項目已銷售完畢。區域已拍賣未上市的土地中,僅有今年卓越拿的那宗純住宅高價地。

這表明,大源板塊經過十年的發展,當前已進入高度成熟階段,可利用土地資源已變得十分稀缺,未來區域土地將以零星小地塊上市為主。僅有一宗土地未呈現的大源,一手住宅供應基本斷檔,當前已經是購房者入住該板塊的最後機會窗口。

並不友好的第二個現實:

大源板塊房源有限,豪改成主流,首置和剛改僅餘最後機會

土地稀缺的情況下,區域還有多少住宅項目有存量?我們先從2018年區域拿預售的兩個項目說起。首先是朗詩熙華府,公開數據顯示,項目共計17棟住宅樓1379套房源,自2017年7月3日首次開盤到現在,項目已推出15棟住宅樓、1223套房源,項目僅有9、11號住宅樓未推出,剩餘156套房源。朗詩熙華府2018年最近的一批次預售產品為132和155㎡的改善房源。

其次是凱德世紀名邸東庭,自2016年9月22日首拿預售證,當前已推出6、7、11、12、13共計5棟樓573套房源,尚有1、2、3、4、5、8、9、10等樓棟未推出。據瞭解,項目剩餘未推售房源數約在一千套左右,且後續房源戶型將與2018年10月25日預售的房源保持一致,均為包含首置和剛改產品的91-144㎡房源。

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貴不貴”才有正確答案

凱德世紀名邸西區實景圖

另外,區域中鐵建西派瀾岸共計房源1072套,當前已推出294套,剩餘未推售房源約778套,其二期主推戶型為建面225㎡的套五大戶型,與首置、剛改、甚至普通改善無緣,直面豪改客群。

處於天府一街同區域的萬科公園5號計容建面26萬方,一期已建成計容建面7.9萬方,尚餘18.1萬方未開發。這個當初被萬科定位為城市TOP系的項目,其170㎡以上的戶型,也不在首置和剛改客戶的考慮範圍之內。

同樣有存貨的還有中洲錦城湖岸。項目共計3009戶,當前一期2015套75-135㎡房源已售完,項目尚餘994套房源未推出。據小全全瞭解,項目二期主推110㎡以上的改善住宅,目標客群定位已從首置、剛改轉變為直面改善客群。

另有朗基御今緣、北辰香麓有存量,但全部只剩別墅房源。

對於剛改以下客群而言,凱德世紀名邸、朗詩熙華府、中洲錦城湖岸基本是置業大源的最後三個樓盤機會。而110㎡以下的首改類產品,凱德世紀名邸其實已經是最後的機會了。

當然,話不能說死了,在大源板塊,還有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之前開發商捲款跑路,停工至今已超3年的著名爛尾樓嘉悅匯,被高新發展子公司倍特建安接手總包施工,當前已復工修建,項目還餘有住宅、商辦公寓未售。裸露的多年的鋼筋混凝土,終於要變成亮堂的房子。只是不知最後,蓋起來的房子是重新售賣呢還是如何處置?

讓人糾結的第三個現實:

大源PK新川,買成熟的現實還是買不確定的預期?

當前,高新區的主力住宅產品供應集中在新川板塊,買大源還是買新川,也成為了高新區置業者最糾結的問題之一。

自2017年起,北大資源紫境府、融創香璟臺、正成南郡等項目相繼入市,區域住宅產品進入集中供應期。雖然區域靠近天府大道的一側居住氛圍逐步形成,但新川板塊整體尚在起步建設期、人口導入也剛開始。通過對標目前已處於飽和狀態、高度成熟的大源板塊,我們可以大致瞭解新川整體成熟時間。

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貴不貴”才有正確答案

新川板塊

2007-2012年是大源土地集中供應期,也是從2007年開始,大源板塊進入建設階段,至今已有十一年。當前,板塊內入住率已達75%,正好處於住宅物業滿編的臨界點,也處於人口導入完成、高度成熟完善的階段。我們從產業聚集度、商業成熟度、教育資源富集度、交通路網密集度這四個角度來看大源板塊整體的情況。

首先是產業-寫字樓集聚方面,區域內現有領地環球金融中心、長虹科技大廈、高新萬科大廈、蜀都中心、復地國際廣場、通威國際中心、兩江國際、新希望國際、騰訊成都大廈、大源國際中心、OCG國際中心、希頓國際廣場等數十座高端寫字樓,形成以科技新媒體、房地產建築、新興金融、共享辦公等行業為主的集聚發展態勢,成為高新區繼金融城之後的又一高端商務、新經濟產業集聚區。

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貴不貴”才有正確答案

大源板塊部分高端寫字樓

在商業成熟度層面,大源板塊內有鐵像寺水街、建發鷺洲裡、高新伊藤、世豪廣場、復地廣場、銀泰城等已經開業運營的商業體。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世豪廣場2017年全年客流量達到2628萬人次,銷售額(含伊藤)則達到18.5億,兩項數據同比增長率剛好都是19%,超過了環球中心,位居全成都商業體運營指標增速第五;而銀泰城則以36.3%的同比增速排名第一,也就是說,去年是這兩個商業體的運營成績增速最快的年份,當然,無疑證明了2017年也是大源板塊人口聚集、消費力聚集最快的年份。

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貴不貴”才有正確答案

大源板塊部分商業中心

教育資源上大源也不逞多讓。除高新大源學校、益州小學、成都七中、外國語附屬小學、成都墨池書院小學等學校外,高新區還與丹麥霍森斯共建公立國際學校成都霍森斯小學,這是繼同片區的蒙彼利埃小學之後,高新區的第二所公辦國際化小學,當前已開校,就在凱德世紀名邸旁邊。世紀名邸一期入住業主已有子女入讀該校。(注:根據當前的學區劃片相關政策,每年的劃片情況應以當年教育部門公告的情況為準,這裡只陳述了當前狀況,不代表對未來凱德世紀名邸學區劃片結果的判定。)

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貴不貴”才有正確答案

大源板塊部分學校

交通上,從天府一街到天府五街、劍南大道、天府大道等路網縱橫。明年底5號線通車後,大源板塊將擁有5號線和1號線兩條地鐵線,成為出行高度便捷的區域。可以說,當前的大源是高新區繼金融城之後的又一個趨近完全成熟區域。

從供地開始,到產業高度集聚、人口導入基本完成、配套高度完善的高度成熟區,大源用了十一年時間。

自2010年進入住宅集中供應期的大源,歷時8年,區域交付的新建住宅項目達到了當前約75%的入住率,帶動區域商業等配套從培育到現在完全成熟。

也就是說,當前正處於住宅集中供應期的新川,即使算上前期區域已入住的小區,待到商業等配套從培育到成熟,也至少需5-8年——當然,這還有個前提條件,就是推動新川版塊產業導入、人口導入的政策因素、資金因素、產業因素能夠一以貫之,持續發揮作用。

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貴不貴”才有正確答案

新川之心中央公園規劃圖

算完這筆時間賬,其實這個令首置群體糾結的問題也就有了答案:在上一個房地產週期內,剛需買房置業群體通常認為購買70—90㎡甚至更小面積的過渡居住產品,其自用年限一般也就在5年以內,當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如小孩出生之後,就必須要換房了。但當前的市場現實是,上一個市場週期內所謂的“首置”“過渡居住”概念已經被市場上的產品供應趨勢和房價的上漲速度徹底拋棄,現在的首置,得考慮買到的房子是否能滿足自己居住8—10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那麼,是提前8年享受成熟的生活配套,還是一定要去熬8年?

擊穿荷包的第四個現實:

首置入駐大源CBD天府一街的最後機會

2萬/㎡的凱德世紀名邸買不買?

改善產品佔主導的成都市場,相比一兩年前房價普遍翻了一番,而高新區更甚,二手房普遍在2萬元/㎡以上。包含高新區在內的成都一圈層主流戶型已在110㎡以上,新房均價在150萬/套以上,並逐步進入以套均200萬以上為主流的時代。

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貴不貴”才有正確答案

以往5-10年從小房換大房,現在的首置群體,早已被房價擊穿了一個家庭的六個荷包,換房成本更是首置群體不敢想象也不能承受之重,首套房過渡居住的概念已然消失。購房者在可預見的8-10年內,將面臨結婚、生子、孩子教育等方面的問題,首置客群已將目光放在三房以上的產品上。開發商當然早就洞察到了客群需求的這種變化,因此皆以三房四房的改善產品為主打。

目前,以攀成鋼、金融城、桐梓林、雙楠、大源等為代表的高度成熟板塊,新房均以改善和豪改為主,預售價均在2萬元/㎡左右,區域二手房也在2萬元/㎡以上。這表明,成都高度成熟板塊因其處於飽和狀態、無地可供,基本為一二手房剪刀差最小的區域,也是購房者選擇新房置業的熱門區域。近期,凱德世紀名邸新推352套房源引來623人搶購,即是購房者對成熟區域價值及房價認可的一種直觀反映。

捋清楚了這四個“現實” 天府一街“2萬/㎡貴不貴”才有正確答案

凱德世紀名邸西庭交付實景圖

高新區未來供應的住宅產品面積區間基本都在116㎡以上,且以130㎡以上產品為供應主力。首置客群可考慮的項目中,神盤人居盛和林語的2205套房源已推出2147套,僅餘58套。結果已無法改變:絕大多數人搶不到。未來仍有100㎡以下房源供應的項目,僅凱德世紀名邸和碧桂園沁雲裡。

從心理判斷上解決了“享受”8年和“忍受”8年這個問題的首置客戶,無論選哪個結果,能鎖定的目標樓盤都只有一兩個。

2018年,成都預售價超2萬的樓盤已達15個,部分樓盤預售價在2.5萬以上。未來,伴隨著成都預售價格突破2萬元以上的樓盤增多以及2017-18年數十宗高價地的入市,如大源這種高度成熟的板塊一樣,越來越多的區域一二手房價格剪刀差將大幅縮減乃至消除,這也是逐步迴歸正常、良性發展的市場必然會出現的結果。

當一、二手房剪刀差大幅縮小乃至消除,大源的機會窗口,將更加珍貴。戳心的是,前邊這句話去掉一個“珍”字,依然成立。

所以,說了這麼多,小全全給出的建議是,對首置群體來說,2萬元/㎡的價格是顯得不那麼友好,但是也為首置留下了入住大源CBD的最後一扇窗口,價格總不能辜負了價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