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金東稅務把握“三對關係”助力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2018-12-07 07:0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張怡 記者 何賢君

浙江日报:金东税务把握“三对关系”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金華金東區江東區塊卓遠實業的廠房內,電動自行車在流水線上行進,一批共享滑板車被打包裝箱,即將運往美國等地。上半年,這家立足金東不到3年的新興高新技術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產值2.75億元,同比增長38.3%,形勢喜人。

在金東區,類似卓遠實業這樣的民營企業是市場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民營經濟中的小微企業則是其中活躍的市場細胞。據統計,截至10月底金東區共有5248戶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園6個。

在助力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金東區稅務部門正確把握並處理好“三對關係”,多措並舉,充分讓小微企業享受稅收所帶來的政策紅利,實現小微企業的發展步入健康快車道。

全面運用取數和調研的關係

要幫扶小微企業,首先要做好轄區小微企業的情況排摸工作。金東區稅務部門採用後臺抓取“大數據”的方式,對數據進行全面綜合性分析,通過數據反映出的情況分析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為實地調研做好準備。

在此基礎上,近期該局一把手帶隊走訪小微企業140家,小微企業園6個,收集企業困難40個,當場解決35個,使企業充分感受到來自稅務部門的關注。

前不久,在對華熙實業小微園的調研走訪中,調研團隊以數據作為切口,與園區負責人深入探討了園內企業目前面臨的諸多難題,建議企業在招商引資時吸引優質小微企業入園,建立正常的流動機制。

正確平衡執法和服務的關係

稅務部門不僅是執法部門,更是服務部門。在執法上,以最嚴格的標準規範徵管流程,不斷健全以稅收風險為導向,為守法納稅的小微企業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落實改革紅利,打造優惠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在服務上,啟用全新的辦稅大廳,按照“改革落地、服務升級”的要求,進一步採取新的納稅服務標準,積極探索推行納稅人辦稅“容缺”制、納稅申報“提醒糾錯”制,推進“銀稅互動”,以稅務信用為基礎,降低融資成本,使小微企業納稅人和繳費人辦稅繳費體驗更好、便利度更高,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不斷鞏固輸血和造血的關係

不折不扣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是為小微企業進行“輸血”的有效舉措。不過,唯有“輸血”與“造血”雙並重,才能煥發小微企業的盎然活力。該局積極與區經商局、二次開發辦等部門進行合作,通過多部門齊聚的座談形式,講解扶持小微企業相關政策,共商助力小微企業的發展之計。“小微企業園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搞標準廠房建設,而是要通過有實力的小微企業集聚抱團形成合力,助推企業集約化發展。”在座談會的發言環節,某小微企業園企業主對此感慨地說。

截至目前,金東轄區內已建立較為成熟的小微企業園3個,重點引進科技型、創新型小微企業超30家。月銷售額3萬元以下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優惠政策惠及企業近900戶,減稅超過20萬元,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減稅近3000萬元,支持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增值稅和所得稅優惠政策減稅近2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