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提問,電影節最應該幹嘛?

可不就是該死宅在影院裡,看,電,影。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但以前參加了那麼多電影節,要工作要social,都無法舒舒服服地看電影啊。直到這兩年歲末,若娛君有幸受邀參加澳門國際影展,終於找到了趕場看電影的美好體驗。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去年是《水形物語》和《爆裂無聲》搶先看,兩部電影都成了今年上半年的爆款。今年第三屆澳門國際影展更是強片匯聚,一股腦收入當年威尼斯、戛納、多倫多、釜山電影節的佳片一起展映,又在全球選出若干新導演的作品入圍主競賽單元。

簡單說,本屆影展放映的電影,幾乎預演了明年上半年包括金球獎,奧斯卡在內的熱門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就連評審團主席陳凱歌都感嘆澳門影展的選片能力,怪不得評審工作尚未開始,陳導已經默默在電影場外移動,和大家一起進場看電影。

好電影多到哭!得不得說,這個影展有毒。

《綠皮書》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導演: 彼得·法雷利

演員: 維果·莫騰森 、馬赫沙拉·阿里

好看指數:五星


《羅馬》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導演:阿方索·卡隆

演員:雅利扎·阿巴里西奧 、瑪麗娜·德·塔維拉

好看指數:四星半

這兩部在澳門影展亮相的電影都獲獎無數,亦是明年奧斯卡的大熱。

《綠皮書》輕鬆進入全球電影媒體的年度TOP 10,在“奧斯卡獎風向標”——第90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斬獲最佳影片,及最佳男主角兩大獎項,在第76屆金球獎也獲得5項提名。

《羅馬》是今年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影片,在今年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中均拿下最佳影片獎。大導阿方索·卡隆的“扎心”之作。

兩部電影題材不同,但都是不同種族、不同階層引發的無奈,甚至苦難。更巧合的是,兩部作品都來源於真實故事。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綠皮書》說的是上世紀60年代,意大利裔底層白人託尼為知名黑人鋼琴家唐開車,深入美國南部進行鋼琴巡演的故事。編劇尼克·維勒歐嘉寫的是自己的父親的真實經歷。

種族問題一直在電影中被討論,《為黛西小姐開車》是熱心腸的黑人司機為老婦人開車,《綠皮書》的賓主倒置讓電影變得趣味橫生。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在上世紀60年代,表面上,白人託尼享受美國正常公民享受的一切,越往南部進發,黑人唐遭遇的歧視就越多。但骨子裡,身為意大利裔的他一樣被當做外來人員看待,只能做做保安和司機,維護著自己僅有的尊嚴。

唐雖然是鋼琴天才,但只是白人附庸風雅的一件樂器,而他在黑人族群裡,也顯得格格不入。

兩個膚色不同、階層不同、愛好不同、性向不同的人,一路同行的種種矛盾沒有處理成苦大仇深,而是有淚有笑,讓人一秒入戲。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羅馬》是阿方索回到故鄉拍攝的半自傳童年往事。不僅自編自導,更親自掌鏡,以溫柔凝視取代直白批判,訴說墨西哥的種族鴻溝與歷史騷亂,並通過黑白的光影、詩意的運鏡,用攝像機寫出一封情感綿長的家書。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上世紀70年代,一名在墨西哥城的中產階級社區羅馬中擔任家庭幫傭的年輕人克萊奧照顧主人家的四個孩子,在混亂的政治紛擾下,克萊奧必須面對和孩子的生離死別。

故事的設定上,《綠皮書》驚人的工整,卻絕不乏味。

公路電影的形式,讓旅行中的種族問題逐漸升級,兩人的矛盾卻因為人性的善良慢慢消解。又作又敏感的唐,開始坐在纖塵不染的汽車後座上大嚼肯德基,粗魯大漢託尼開始欣賞唐的音樂,並在唐的指導下給妻子鴻雁傳書,情書造詣日益精進。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看了你就知道,這幾乎是全片最暖心的一幕。

聖誕之夜,唐為勞累的託尼開車,送他回到家中,自己回到孤獨的城堡。但最終,唐還是鼓起勇氣敲開託尼的家門,成了聖誕夜這聒噪之家的“不速之客”,這碗雞湯,令人通體舒暢。

《羅馬》的故事,細碎而宏大。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有人評價“這種感性、私人同時又宏大的影響力量噴薄而出,試圖淹沒每一個觀眾”;也有人評價“阿方索對於那個時代墨西哥的動盪沒有深刻的個人感知,不具備自我表達式的思維深度”。

但無論是戛納電影節的前期選片,還是威尼斯電影節的首映,抑或是澳門影展的公共放映,《羅馬》散文詩般的氣質以及創作者對於家鄉的依戀,都在黑白影像中被深化。

不管是綠皮記賬,還是黑白為底,我們都要與孤獨對抗,都需要愛與被愛。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另外要說的是,《指環王》中的維果阿拉貢,此次增肥數十斤,脫胎換骨變身油膩大叔,演得太好!奧斯卡不給個影帝,怕是連影迷都不答應吧。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希斯特斯兄弟》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導演: 雅克·歐迪亞

演員: 約翰·C·賴利、傑昆·菲尼克斯、傑克·吉倫哈爾、里茲·阿邁德

看指數:四星半

今年威尼斯電影節的銀獅獎(最佳導演),故事背景是1851年的俄勒岡州,希特斯特兄弟受僱去殺一名偷他們老闆錢財的採礦者。

外殼是一部標準的西部片,但劇情卻不斷反轉,反套路溫情,以及出人意料的勝利,“荒野大鏢客之常回家看看”,好萊塢年度男主大爽片。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主演就已經足夠強大了,五個男人自帶荷爾蒙和火槍飈戲,你能想到的是約翰·C·賴利的喜劇範兒,卻想不到的男神傑昆·菲尼克斯這次在電影裡成了史上強二貨,不僅一天到晚給哥哥惹麻煩,最終還好奇害死貓,坑死隊友,並讓自己成了獨臂淘金者。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關於傑克·吉倫哈爾,這次沒有“斷背山”,而是捲入19世紀中葉美國西部興起的淘金狂潮。西部牛仔的日益沒落,一個蠻荒時代的謝幕,《希斯特斯兄弟》浪漫溫情,是為不一樣的西部電影。


《國家破產之日》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導演:崔國熙

主演:金惠秀、劉亞仁、許峻豪

好看指數:三星半

韓國電影習慣性撕扯國家黑歷史,影片本身的屬性已自帶看點。

《國家破產之日》的故事回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韓國銀行通貨政策小組組長韓詩賢(金惠秀飾)最早察覺了韓國金融陷入崩潰的跡象,但由於政府的刻意隱瞞,讓一切變得失控。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劉亞仁出演在國家破產之時追求利益的金融才俊,角色近乎癲狂,對於表演的要求進入了新的層面。

嚴謹而有揭秘性的再現97金融事件,儘管對韓國電影的“披露”已經習慣,但《國家破產之日》的真實性還是令人意外。屁民的渺小,官員的假面,國家的命運都在一個多小時中上演。

也有人看了電影表示,很多時候,關於社會和國家的“秘密”,還是看了韓國電影之後才清楚了很多。


《大浴場》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導演:吉爾·勒盧什

演員:馬修·阿馬立克、伯努瓦·波爾沃德、吉約姆·卡內

好看指數:四星

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影片。

英國有《光豬六壯士》,浪漫的法國也有了油膩大叔勵志故事。以馬修·阿馬立克為首的中年危機大叔們,在眾人的嘲笑下組建史上年齡最大,體重最高的花樣游泳隊。

這是一個無比套路又無比歡樂的故事,因為法式幽默,花樣游泳的新鮮感,不同的個體故事引發的迴響,引爆套路之外的驚喜。關於loser的覺醒,從低谷到巔峰,大概就是《大浴場》裡的樣子吧。


《陰風陣陣》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導演:盧卡·瓜達尼諾

演員:科斯塔·約翰遜、蒂爾達·斯文頓、科洛·莫瑞茲

好看指數:四星

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電影。

關於重拍片,曾經拍攝了《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盧卡交出了一張牛逼閃閃的答卷。上世紀70年代,女主角舞蹈演員在舞團如日中天,卻被指是女巫,一位好奇心極強的心理諮詢師試圖揭開舞蹈團背後的秘密,最終在地下室發現了可怕的真相。

在原作的基礎上,新片創作出很多新的情節,舞蹈場景,奇特的造型,以及冷戰和納粹的元素,超自然現象,洋洋大觀,呈現了恐怖片的新奇畫風。


《寵兒》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

演員:艾瑪·斯通 / 蕾切爾·薇茲 / 奧利維婭·科爾曼 / 尼古拉斯·霍爾特

好看指數:四星

18世紀初的英格蘭延禧攻略。大不列顛王國的安妮女王與她的知己、顧問、秘密情人公爵夫人的關係,被新來的“艾瑪·斯通”攪得翻天地覆,各位女性為爭奪女王的青睞和獲得宮廷影響力而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在此,你能見到三位女主角優雅、古怪、風趣又粗鄙的撕X對話,華麗的瘋狂,悲傷的毀滅,國內的宮鬥劇,權謀有餘,氣勢不足。《寵兒》中的Abigail,霸氣得連一隻兔子都不會放過。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說到現在才覺得,說的不多,看的也還可以更多,但那種“我已經看了”的傲嬌心情,你懂的哈哈哈。

所以,這屆影展剛剛結束,我已經開始期待明年了!

從《羅馬》到《綠皮書》,這個影展真的有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