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付金全部上交到網聯、銀聯後 第三方支付牌照價值不再

從1月14號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靠備付金利息躺賺的日子將徹底結束。第三方支付機構將不具備管理備付金的能力,支付牌照的價格也是一降再降。那麼,備付金全部上繳之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價值還在嗎?


備付金全部上交到網聯、銀聯後 第三方支付牌照價值不再


第三方支付牌照價值被打回原形?

2018年4月,微信支付先後和銀聯、網聯達成合作開展支付條碼業務,完成斷直連的改造。隨後,支付寶宣佈和網聯合作,和銀聯合作的進度也在開展之中。斷直連的加速進行又讓銀行回到了銀行卡收單的傳統“四方時代”,第三方支付的功能也由此退回到了2011年,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價值也被打回了原形。


備付金全部上交到網聯、銀聯後 第三方支付牌照價值不再


備付金100%繳存 第三方支付將不具備管理備付金能力

備付金100%繳存,銀行備付金賬戶註銷,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喪失備付金管理的能力。未來支付結算業務的資金流和信息流將由網聯、銀聯繫統傳輸和處理,意味著:

1.第三方支付業務的處理時效和準確性將依賴網聯或者銀聯的系統能力。若是網聯或者銀聯繫統出現故障,那麼支付結算業務就會崩潰,用戶的資金劃轉停滯,那麼第三方支付機構就要承擔其後果,因為對於用戶來說出現問題第一個找的當然是所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備付金全部上交到網聯、銀聯後 第三方支付牌照價值不再


2.第三方支付機構因為喪失管理備付金的能力,其產品體驗和創新能力將同時喪失。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備付金管理能力。

備付金管理能力是什麼?

備付金管理能力簡單概括為以下五項核心能力:

(1)收付款可定製的能力

(2)結算週期可定製能力

(3)營銷活動可定製能力

(4)風險控制和延遲結算的能力

(5)交易撤銷和退款的能力


備付金全部上交到網聯、銀聯後 第三方支付牌照價值不再

不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一般會根據各自的運營需要,按照各自的系統邏輯和業務規則來研發備付金管理能力。未來第三方支付機構喪失管理備付金的能力,第三方支付機構只能適配網聯、銀聯的系統和規則,那麼第三方支付機構就很難通過原來和商業銀行共建的定製化系統來提升服務和產品競爭力。

備付金100%繳存 第三方支付牌照和無牌有何分別

備付金100%繳存之後,第三方支付機構將不再擁有備付金的收益途徑,備付金管理能力也喪失,可是卻依然承擔客戶的投訴和合規的壓力,持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和無牌的聚合支付都不管理客戶的交易資金,也不能提供定製化的支付結算服務,那麼持牌和無牌還有啥區別?


備付金全部上交到網聯、銀聯後 第三方支付牌照價值不再


未來第三方支付機構將通過產品創新、業務創新以及服務創新來保證持續發展和盈利。同時第三方支付機構也將轉向海外市場,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