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原因,明年電動車行業嚴峻的程度超出想象!

包括電動車行業在內,我國經濟正在逐漸進入“冬天”。有權威機構對我國明年的經濟進行預測,全年的GDP增長大約在6.2%左右。

為此,分析國家對明年的宏觀經濟做出了五個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從中可以看出,中國長期的通過槓桿(大量的增發貨幣形式)來撬動經濟的增長模式,已經成為過去。因此,不要指望2019年電動車有好行情,即時出現短時間和部分的機遇,那也不屬於大多數的企業,而是屬於極少部分!


看清原因,明年電動車行業嚴峻的程度超出想象!


有人把明年的電動車行業形勢不好,歸罪於新國標的出臺以及將要到來的新國標的實施,以及電動摩托車製造資質、3C認證和銷售市場的限制。這種認為顯然是對宏觀與微觀形勢認識不足、以及自身存在實力不足的弱點難以抵禦慘烈市場競爭有關。那麼,明年究竟有哪些原因會對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形成阻力?在此,電動車商情進行分析並拋磚引玉:


看清原因,明年電動車行業嚴峻的程度超出想象!


市場需求就繼續下降。2019年的電動車消費總量預計比2018年降低5%左右,而且是上半年的銷量基本與往年(同比)相接近,而下半年的銷量將迅速下滑。這是電動車產業發展最大的阻力。具體表現在:

1. 產品質量的提升推動的產品更新的延緩、社會保有量的進一步上升加劇了市場的飽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目前整個國內的電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2.5億輛的規模,儘管以後增量的消費還有,但空間幾乎大大壓縮,所有的市場消費基本上以存量為主。

2.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非標車的市場傾銷將使得明年上半年四月份之前(新國標4月15日正式實施)銷量上升,而下半年的市場銷量將明面出現回落。由於大量的整車企業將庫存“甩貨”掉,可能由此造成下半年消費的透支。

3.整個國內傳統制造業的過剩而引發的工廠關門潮現象,尤其是依靠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形勢更加的嚴峻。一方面勞動力成本上升而使得用工負擔很重,企業被迫減人;另一方面大量的機器人使用替代人工,使得社會就業壓力越來越重。儘管新的工作崗位的增加,但增加的工作崗位要遠遠大於減裁人員的人員。沒有了就業,對電動車的需求必然會減少。

4.中國大陸電動車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如果中美貿易戰熄火,電動車出口到美國的市場還是比較的樂觀,但銷量有限,一年大概只有10多萬輛的規模;但歐盟對來自中國大陸的電動車實施反傾銷,使得中高端電動車出口形勢嚴峻;由於整個世界的經濟低迷,對來自中國大陸的電動車需求量略比2018年有所增長。但增長量不足於彌補國內市場的萎縮。

但是,由於新國標實施、產品進入市場需要3C認證,以及銷售電摩需要工商許可等諸多原因的限制,電動車產業將進入快速洗牌、快速整合的過程,大量的無論是整車還是零部件都將面臨生存的嚴重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