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X哥告訴你,用內部收益率計算,這個養老保險收益率才3.5%,不值得買!"

"X爺告訴你,養老保險流動性極低,要達到4%的長期收益率,必須持有至少25年,我肯定不會買!"

"X姐告訴你,養老保險收益率這麼低,只比銀行存款高罷了,只要稍微懂點理財,自己理財就能超過養老保險的收益率了,建議大家不要買養老保險!"

如果你平時關注金融、理財、保險類的公眾號,類似這樣的話語你一定看到過不少。

乍一看之下,好像很有道理,還會用IRR計算呢,好專業的樣子!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再往後看,文鋒一轉:

"養老保險收益這麼低,不如跟著X哥學理財,我教你獨創的基金定投法,讓你跑贏CPI"

"養老保險流動性差,急用錢又拿不出來,不如用這錢來投資P2P,通過我的鏈接註冊,會有額外的福利券哦!"

"養老保險無法跑過通貨膨脹,我們趁年輕,應該勇於進股市搏擊!你之所以還沒有成功,只是沒有碰到對的人,恰巧,我就是那個對的人!我們的XX高級培訓班即將開課,轉發此文,可以享受XX元的優惠!"

更有甚者,直接在文章中勸讀者退保,並引以為豪。

不得不承認 ,此類文章屬於高級軟文。

這類自媒體善於製造焦慮感,把握住了大眾渴望高收益,同時又希望自己的錢流動性越高越好的浮躁心理,直擊痛點

一步步將你的思緒引入"買養老保險的是傻X,跟哥學習獲得更高收益才是王道!"的虛幻夢境之中,完美收割一波韭菜。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刻意迴避投資風險,忽略了養老資金專款專用、穩健收益、投資週期長的特點,鼓吹高收益、高流動性等更容易激發大眾荷爾蒙的投資理念。

拜託,如果你是想教讀者理財,或者灌輸你的投資理念(暫時先勿論對錯),請不要在文末打上你的廣告!

如果你是想為自己的課程和產品打廣告,請不要在文章中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裝聖人了!

你連讀者的投資風險評估結果是保守型、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還是激進型都不知道,就叫人不要購買養老保險,跟你來投資,虧了你負責呀?

浮躁的社會之下,暗藏著浮躁的自媒體,如果再不加以約束,浮生君真擔心會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破壞我們國家極力想打造的"三支柱"養老體系!

這並非危言聳聽!我們的養老形勢比我們想象得要嚴峻的多。

(注:"三支柱"養老體系浮生君會在後面詳細介紹)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你是否知道,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了?

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58億人,佔總人口的11.4%。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中國已成為老年人最多的國家

因此,中國的老年化並不是將來時,已經是進行時了!

再看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1982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我國老年撫養比逐年遞增,2016年末老年撫養比已經達到了15%。

(注:老年撫養比 =( 65歲以上人口數/勞動年齡人口數 ) * 100%)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中國曆年老年撫養比數據

從表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直接導致老齡人口撫養比不斷提高,勞動力的養老負擔加重。

目前相當於每6-7名勞動人口需要撫養1名老年人,而這一比例還在不斷攀升。

再看一個很關鍵的數據——養老金替代率。

(注:養老金替代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 100%)

國際勞工組織在《社會保障公約》中有規定, 養老金的最低替代率為 55%。

世界銀行建議替代率至少要達到 70%才可以維持退休前生活水準。

目前,我國養老金替代率僅為45.7%,低於社會保障公約55%的警戒線,更別說世界銀行建議的70%標準了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我國養老金替代率變化趨勢(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網站,Wind 資訊)

所以,我們本來希望社會的年齡構成是這個樣子的: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結果現在的年齡結構卻要逐漸演變成這個樣子了: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正三角"形態的社會年齡結構,年輕人多,老年撫養壓力小,經濟上升速度快,使我們所希望的一種形態。

"倒三角"形態老人多,缺乏活力,社會養老壓力大,經濟增速放緩,是國家所不希望看到的一種形態。

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因素,我國正在加速邁入"倒三角"形態的老齡化社會,經濟壓力巨大

照這樣的趨勢發展,到了2050年,全世界每5個人中有一位老人,而中國每3個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形成重度老齡化高原期。

很不巧,我們這些80後、90後,將會成為那時候的老年人主力軍,感受到巨大的被贍養壓力!

為什麼現在要執行"二胎政策"?現在你應該明白了吧?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2017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已超過9億,是世界上最大的養老保障計劃,歷年積累基金超過5萬億。

如此大的規模,為何經過幾十年的運作之後,我國的養老水平卻陷入了一種窘境之中呢?

因為,我們太依賴政府,太依賴社會養老保險這"一條腿"了

一條腿,怎麼可能跑得快呢?

構建一個合理、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應該有"三條腿",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三支柱"養老體系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三支柱"養老體系

這三大支柱,一是來源於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計劃,也就是我們最為熟知的、參保率最高的基本養老保險。

二是來源於僱主建立的養老金計劃,也就是企業(職業)年金。

三是個人或家庭的儲蓄和投資。

要想建立均衡發展,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支柱需要齊頭並進。

但目前的情況是,我們的養老極度依賴第一支柱。我國第一支柱佔全部養老金的比例高達80%

但在國際上,以歐盟為主的國家第一支柱養老金比例日漸下降,佔比僅為60%左右。

而二、三支柱受到外部環境限制,內驅發展動力不足,社會各層面對建立二、三支柱的必要性、緊迫性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絕大多數國人對於養老的理念還停留在"養老靠政府"的階段。因此,二、三支柱對第一支柱的補充作用極為有限,總體佔比僅為20%左右。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二、三支柱拼圖尚未完成

以第二支柱企業(職業)年金為例,目前稅收政策對企業(職業)年金的支持力度不足,享有稅優政策的環節不完整。

假設把團體養老保險歸入第二支柱,目前的職業年金辦法對團體養老保障類的產品是沒有特別優惠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都沒有稅收優惠,這就讓大部分企業主缺乏為員工辦理團體養老保險的動力。

而說起第三支柱,現在這個概念很火!這是個人主動為自己養老生活投資的行為,也是國家在大力提倡和鼓勵的行為。

比如今年試點運營的稅延養老保險,政策規定按照保費在當月的薪酬 6%來延遲繳稅,到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時,養老金收入的 25%部分免稅,其餘的 75%按照 10%的 比例繳稅。通過延遲繳稅來提升消費者的實際收益和購買動力。

不過,由於我國是單一報稅且由單位代扣、代繳,個人購買稅延養老保險較為複雜,優惠力度也還不太夠,導致實際情況和預期出現較大差距。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稅延養老險目前優惠力度不足

政府養老壓力大,如果想著30年後完全靠政府養老的話,生活品質一定是無法得到保證的。而企業年金需要看企業和政策的推動,個人又沒有決定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為自己構建好個人第三支柱養老體系

因此,某些自媒體為了達到推廣自己產品、推銷自己培訓的目的,極力鼓吹不要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甚至為退保推波助瀾,這無異於在打斷我們未來養老生活的"第三條腿"!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浮生君首先強調一下,商業養老保險是打造個人養老第三支柱的一種方式,但絕不是唯一的方式

浮生君也不是在說商業養老保險是萬能的,一定是適合所有家庭的最佳養老產品。畢竟其收益不高、流動性差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商業養老保險有其特殊的地位所在,是投資最安全、最不用動腦子、最適合小白的個人養老金融產品。即使是對金融一竅不通的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也是一種絕對安全的投資。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商業養老保險最適合金融小白

只是很可惜,某些浮躁的自媒體拿收益和流動性說事,去賦予商業養老保險本不該由它承擔的金融屬性,既不專業、也不道德,把節奏越帶越歪,何其可笑也?

商業養老保險的低流動性恰恰是其最大特點!

要知道,養老金的定位是自己退休之後再開始支取。

養老保險通過現金價值的設置,提前退保會遭受本金損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投資者提前退保的可能性,確保了養老金專款專用,真正在投保人進入退休老年生活之後才開始領用

這才真正體現了第三支柱養老金的價值!

學習理財、學習投資自然是好事情。但你一定要牢記:你離市場越近,你就會越恐懼!

如果你是希望通過投資股票、基金、網貸,以此謀取高收益來獲得養老金,那麼90%的人都會以失敗告終。

不是說你肯定無法獲得投資成功,而是因為你離市場太近了。資金的流動性太高,在沒有機制約束的情況下,你很難把錢真的留到退休養老,更大的可能是提前用掉了。

這些金融產品都不是打造個人養老第三支柱的合適產品。

如何做好資產配置,是我們一生的理財功課。

通過投資來獲取更高收益,和打造個人養老第三支柱防禦性資產,兩者並不相悖。

我們不是在背水一戰,不能在沒有做好養老規劃的情況下,孤注一擲去博取高收益。一旦失敗的話,後果不堪設想。我們可能會親手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那麼,如何規劃個人第三支柱,才能讓未來的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呢?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個人第三支柱如何規劃?

1、首先是商業養老保險。

這個浮生君前面已經提到了,安全、低流動性、穩定收益、專款專用就是它的特點。

不過,目前市面上較好的商業養老保險長期收益大概在4%-4.5%之間,收益不高,但是從安全性和養老給付角度考慮,絕對是最適合小白的核心金融產品了。

2、其次是基金定投。

這裡說的基金定投不是說你去挑選一個基金定期投資就行了,雖然通過時間可以平滑風險,但是自己挑選一個基金的風險還是偏大了點。

這裡說的基金定投是最基礎的滬深300+中證500組合。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合理的基金定投能帶來穩健的長期收益

有很多所謂大V會推出自己原創的什麼基金定投法,號稱能獲得更高的收益。但是不要忘了,預期收益增加的同時,風險也同樣提升了。

對於定位是養老金的基金組合來說,滬深300+中證500一定是不二選擇,其安全係數在基金定投組合中是最高的,當然,安全係數要低於商業養老保險。

3、再是養老保障管理產品。

這是近幾年開始盛行的一種金融產品。

我們把錢交給養老保險公司或養老金管理公司,託付給他們來運作資金,並給予我們非保障的回報。

目前,有經營養老保障業務的機構包括8家養老保險公司和1家養老金管理公司。

這幾家公司近兩年來大力發展個人養老保障產品,產品規模增長迅速,已成為公司盈利的主要產品來源。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市場上獲批的養老保障業務機構

不過,目前這幾家養老保障管理公司推出了很多7天期、30天期、90天期的產品,這其實和養老金的定位並不相符,而且本身並不具備風險保障功能,因此更接近於理財產品。

因此,目前國內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流動性還是太高,作為養老金並不太具備普適性,需要去挑選投資週期更長的產品,或者提升自己的投資紀律性。

4、最後是養老目標基金

養老目標基金是基金業協會專為個人養老第三支柱而準備的產品。

養老目標基屬於公募基金的一種,採用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養老新品種——養老目標基金

不過,養老目標基金的指引辦法今年2月11日才出來,目前只上報了 42 只產品,產品等待批覆中,實際投資效果還有待市場驗證。

不過必然的情況是,養老目標基金會設置封閉期或最短持有期限,避免短期頻繁申贖,從制度層面保障了投資的長期性,達到養老金專款專用的目的。

國際上這是一種成熟的養老投資模式,在國內也一定會成為未來的趨勢,不過浮生君建議現在暫時持觀望狀態。

目前,國內養老金制度體系結構還不夠平衡,政府養老金比重過高,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髮展很不充分,第三支柱建設一定會賦予資產管理行業更大的責任和更加廣闊的業務空間。此外,醫療、老年看護、養老社區等多方面養老資源將會是未來的市場稀缺品!

在制度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要合理為自己搭建好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體系,才能讓未來的自己,遇見更美好的生活!

所以,也懇請某些別有用心的自媒體,放下屠刀,還給我們健康祥和的老年生活!

我是保險觀察,一個客觀、專業、有溫度、有態度的保險自媒體。請關注我,讓我把專業帶給你!也歡迎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本人公眾號哦!如果有任何保險問題,歡迎諮詢!

浮躁的自媒體,正在摧毀我們的養老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