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醒”了 房子“活”了 腰包“鼓”了

土地“醒”了 房子“活”了 腰包“鼓”了

土地“醒”了 房子“活”了 腰包“鼓”了

親歷者說

只有1000多人的晉江市磁灶鎮東山村,是遠近聞名的二級建材批發市場,全村共有300多個店面,85%的村民以瓷磚銷售為業瓷磚年銷售額過億元

33歲的張金劍做了10多年生意。做商貿要資金,小張從父親手中接下生意後一直想不斷做大,無奈資金成了最大障礙,讓他煩惱不已。作為晉江市農商銀行部門經理,在柯子匯眼中,整個東山村都是極為優質的客戶。

一頭求貸,一頭盼貸,兩好湊一好了。可中間又有個障礙,沒有合規的抵押物。

利好來了——2016年底,晉江農商行與晉江市國土局合作,推出了“農房貸”,農民住房財產權可以有效抵押。

原來,憑藉瓷磚產業,10多年下來,東山人富民安。新村建起28棟別墅、220多座三層商住樓,還有100多套外來工公寓。在宅基地和新房重新分配時,村民多數選擇了三層聯體或獨棟住宅,一樓用作店面經營建材,樓上則居家所用。“經過前期調研我們發現東山建材市場建設比較規範,所以決定對其村民住宅進行批量授信。”柯子匯表示。

2016年12月7日,晉江市農商銀行與東山村委會進行授信簽約授信金額1億元。“東山村藉助宅基地改革契機,與晉江市農商銀行積極合作,探索宅基地及農房抵押的新模式,有力保障了宅基地用益物權的實現。”晉江市國土資源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辦公室主任蔡天文表示。

既有成熟穩定的產業,又有國土部門統一確權的證件,“農房貸”對東山村批量授信,而非單獨抵押,利率降低,更方便的是不用擔保了。

依靠“農房貸”的支持,張金劍的經營規模超過父輩,去年新增加了海外訂單。來自菲律賓、南非等地的訂單量,佔到總銷售額約10%。

鏡像

土地“醒”了 房子“活”了 腰包“鼓”了

磁灶鎮東山村通過改革,村居環境明顯改善,推動了農房抵押貸款,實現了宅基地用益物權

印跡

土地“醒”了 房子“活”了 腰包“鼓”了

2015年,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啟動,晉江是福建省唯一的試點縣。改革啟動以來,晉江通過資產置換、貨幣補償等多種模式下的宅基地退出探索,

目前全市共騰退宅基地6345畝,節地率達到44%;同時還有3.1萬戶群眾解決了住房需求。

2016年9月底,晉江又被賦予“農村土地徵收”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兩項改革試點任務。在農村土地徵收改革工作中,晉江突出強化社會保障、優質教育資源保障、衛生健康資源保障和就業保障,探索出一套和諧徵遷經驗。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開展以來,晉江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試點、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等國家級改革疊加效應,推動三項改革試點全面覆蓋、統籌推進、深度融合。”蔡天文表示,農村“三塊地”改革將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本報記者:闕楊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