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作為國產劇最長壽的代表,《鄉村愛情》要是稱第二,估計沒人敢稱第一。《鄉村愛情》自2006年開播,至今已經播出10部,超過400集。雖然口碑算不得高,但部部收視率奇佳,今年初,《鄉村愛情》第十部更是收穫了超十億的收視率。

先不管口碑好不好,劉能王小利紅不紅,趙四劉小光火不火?謝廣坤、謝大腳……王亞彬只演了2部王小蒙,就讓大家記了她十年。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所以這麼一部劇要拍第11部實在很正常,只不過這次出現在《鄉村愛情》片場的客串嘉賓身份實在太離奇,引起了我的關注。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後面一排從右邊數第二個有些謝頂的那位大叔名叫狄龍,狄龍的狄,狄龍的龍。

90後不知狄龍很正常,因為他們所認識的狄龍不過是小燕子的阿瑪。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這個滿臉油膩,五官奇怪,配音更奇怪的大叔實在很難讓人心生好感。

如果我說狄龍曾用臉顛倒眾生,用身材顛覆性取向你們信麼?附圖為證↓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狄龍年輕時真的是“穿衣顯瘦,脫衣有料”的極品肉體啊,他曾自嘲自己是邵氏唯一一位肉彈男星,直到今天,他也是唯一一位。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不過,沒有本錢,他也不能稱為暴力美學始祖——大導張徹的心頭愛。

說吳宇森是暴力美學大師,他的作品中極力呈現男性的陽剛與硬朗,其實早在三十年前,張徹早已把男性的陽剛與硬朗呈現到了極致,除去注重男性的雄健感以及血肉暴力感,壯男裸胸是最大的特色。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當年流傳一句話,如果張徹寵愛誰的話,就會讓他在臨死前滾久一點,狄龍與姜大衛無疑是其中最受器重的兩位,而就身高以及身材來看,狄龍似乎更勝一籌。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狄龍原名譚富榮,1946年出生於廣東新會,從他的原名上可見他父母對他的期望,可惜譚家非富非貴,而是“窮到貼地”。他的布鞋是面與底分開的,小小年紀的他得用魚線將它縫合。他只有一兩個鋼鏰做車錢或零用錢。“有一次,在學校,大家操場排隊,太陽太曬,曬到我暈倒在地,突然一激靈,記起鞋底破了個大窟窿,怕讓人見到,急急彈起身。”

狄龍稍比自行車高一點就以月薪五元的價格踩單車送牛奶,11歲開始就在服裝店做學徒。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那時候的少年多多少少都會學習點拳腳,狄龍擅詠春,當初學功夫卻是為了鍛鍊曾折為三截險些被截肢的手臂。作為正宗的詠春嫡傳弟子,一米八三的狄龍在三十多歲的時候依然可以輕鬆後空翻,五六十歲的時候一字馬也毫無壓力,六七十歲做武術指導帥到讓人眼花。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闖蕩演藝圈,對於年輕的狄龍來說,這個職業是“博偏門”,但確實是出人頭地最快的途徑。狄龍最早被邵氏何冠昌看中勸說他去考南國演員訓練班(TVB藝員培訓班的前身),狄龍本不捨得月薪不菲的“設計師”工作,但何冠昌對他說:“我們這是藝術,藝術可以變成終身職業”,一句話成功令富榮改變主意跑去上訓練班,月薪一下子由二千多元降為四百,艱難的時候還需借債度日。

身材高大,劍眉星目,一身好武藝,簡直就是當時武俠片量身打造的男主角。狄龍1968年考入邵氏公司的南國演員訓練班(TVB藝員培訓班的前身),1969年他就與姜大衛成為了張徹決心力捧的愛徒。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當時張徹最心愛的弟子是王羽,1969年王羽主演《獨臂刀王》,狄龍和姜大衛各自獲得了一句臺詞。雖然在臺下練了一千遍,狄龍在片場一開口,他的粵普依然引來一片狂笑。幸好當時張徹決定電影統統採用後期配音。

1969年,狄龍與姜大衛主演《死角》,這也是兩人此後合演的28部影片中的第一部。小臉細腰寬肩長腿的狄龍在這部電影裡面用光了自己所有的服裝配額,演繹了一個青澀富足的英俊少年,豔壓姜大衛,青春飛揚傾國傾城。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狄龍與姜大衛在戲裡是搭檔,在戲外是“死黨”。兩人在同一個宿舍裡面住了六年,同進同出,一起去片場,一起“回家”,穿同款的衣服鞋子,開同款的車……當年兩人拍《死角》時,曾用過一輛老爺車,但在戲中被砸爛。事後姜大衛花五千塊把它買了下來,修復好,開了很多年。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大衛只為狄龍買夜宵,連師傅張徹都沒份,而且據說買回來只在同一個碗裡吃飯,一個端著碗,由著另一個挾著菜往自己嘴裡送。大雨裡,兩人同騎一輛摩托車,狄龍把頭盔外套都給姜大衛,自己只穿著短袖淋雨。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1970年亦舒採訪他倆:“姜大衛是很談笑風生的;他的好朋友狄龍,就與他不同,沉默寡言。我們就說:哪兒來的一雙對比。可是談笑風生與沉默寡言,竟是一對好朋友。有時沉默的那個開機器腳踏車,穿紅衣服牛仔褲,姜大衛就搭順風車在後座,穿藍衣服牛仔褲。好漂亮的一對呵,看見的人都說。”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1米72的姜大衛與1米83的狄龍,放到今天,這一對極品cp大概可以被炒上天。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狄龍把姜大衛當親弟,管著他喝酒,甘願為他當配角。而姜大衛大概也是與他肢體接觸最多的人之一?狄龍對女人,總是彬彬有禮:拍親熱戲,他特地帶了手套,因為女方要脫衣服,雖然脫得不多,但是他依然擔心手會不小心放到不該放的地方;狄龍約女友李麗麗來宿舍玩兒,竟然教麗麗打木人樁,並諄諄教導曰有益身體健康……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感情”穩定,事業穩定,狄龍在這些年裡演技提升不高,直到《刺馬》。刺馬案是指清末張汶祥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的故事,是清末著名的四大奇案之一。1973年張徹開拍《刺馬》,戲裡只有一個大反派,公開選角眾小生誰也不肯做這個惡人,狄龍默默的琢磨開了:“這個反派如果在表演的藝術領域來說,是一個突破,而且對我來說沒演過。”最終姜大衛演正一號,狄龍演反一號。

狄龍邊學邊演,到處請教提升演技。其實我想說,我只看這具肉體就已經滿足了……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沒想到這個戲讓狄龍拿到了第1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優秀演技特別獎以及第19屆亞太電影節優異演技獎,一躍成為當年最紅的男星,公司分的花紅足以買下一幢樓,而狄龍確實在《刺馬》之後,表演境界開闊許多,演技也提升不少。倪匡誇狄龍,“又英俊又俊朗,從來沒看過那麼靚的小生……他拍《刺馬》,把馬新貽演得不慍不火……他的演技不是一點一點進步的,而是從一個起點跳到另一個起點,而且保持這一個水平……”

而這部戲還影響到了時任張徹副導演的吳宇森,也就有了他後來的《喋血街頭》。

狄龍在這一年還主演了張徹的《大海盜》,依然是脫掉上衣,盡情釋放陽剛與肌肉的角色。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年的狄龍格外讓人目眩神迷,香江第一美少年名不虛傳。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在《大海盜》拍攝期間,劇組乘船從清水灣駛船出公海,一個叫陳元龍的十九歲武師因暈船不敢說最後難以繼續工作,狄龍叫了一艘船送他上岸。 1974年,陳元龍被引薦給張徹,老先生只客氣地點點頭,去並未有留他之意:張家班多得是赤膊精壯的小夥子,這一個又有什麼特別?此後陳元龍輾轉幾家公司,主演的電影均票房慘淡,一度離港赴澳在餐館工作。 1976年,陳自強勸他重返影壇,為他改名“成龍”。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成龍陪古龍喝酒,只希望求一個量身定做的劇本,灌完成龍酒,古龍轉頭就對羅維導演說:“我的劇本不是寫給他的,是寫給狄龍、姜大衛的。”後來,成龍走到廁所裡吐,哭得稀里嘩啦,姜大衛鎮定抱住他,席間沒有狄龍,因為狄姜二人一年前已分道揚鑣。

“有狄龍的地方,另一個領銜主演一定是姜大衛”,其實更精準的翻譯應該是有狄龍的地方,另一個更重要的領銜主演一定是姜大衛。張徹說:我一生選的雙檔最成功的是狄龍和姜大衛,以京戲武生來比喻,姜大衛是短打,狄龍是長靠;一叛逆,一正派;一活一穩,可謂相得益彰。

其實眾人都知道張徹偏心,這種偏心在生活中不顯,但是放到熒幕上就太明顯了,每每姜大衛做主角,狄龍的戲份就會很少,狄龍做主角時,姜大衛的戲份卻不比主角少,有時候可能還會更多。

張徹偏愛叛逆少年,當年王羽就是經典案例,姜大衛同樣叛逆,小學中學都留級,最後因不願學習乾脆離家出走,哥哥秦沛常常要上街找他回家。加上姜大衛是張徹故人之子,張徹又會格外照顧。身材夠好的狄龍總是裸身而亡,而姜大衛“死”的時候總是衣衫整齊。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狄龍也不是沒脾氣的人,七十年代初他在街頭遇到兩位尋釁的英屬阿Sir,一個詠春標指就把阿Sir放倒了,於是被抓進去。這在當時算得大罪,加上對方又是英國人,張徹動用了圈裡多位有頭有臉的大佬包括邵逸夫,才給撈出來,沒留案底,此後狄龍再不敢隨意出手。

加上總演大俠,不知不覺中就以此來要求自己:“那個年紀的人心單純。做演員,就認認真真的拍戲。就算年輕仔始終會出去死命的玩,卻也不知不覺的受著電影的恩惠,被劇本影響被劇本蠱惑,一舉一動都要做大俠。”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可以看出來狄龍的性格極認真,倪匡他妹亦舒說,“狄龍俗不可耐,做芝麻綠豆的小事都一本正經的使勁”。

放到偏愛叛逆少年的導演這裡,偏心最終導致了狄姜二人的分手。

1973年年中,張家班與邵氏約滿後不再續約,張徹帶著全部班底去了臺灣組建長弓電影公司。在邵氏風光無限的姜大衛與狄龍稍有不適,衣食住行沒人管,處處不適應。返港終於到來,1974年,重回邵氏的李翰祥拿著心頭作《傾國傾城》要狄姜出演,姜大衛看過劇本後,覺得他的戲量少(飾寇連材),又要剃頭,不願意演。狄龍聽見他辭演,不太高興:“過去你做主角,我不是替你做配角嗎。”


姜大衛回:“我沒有替你做過配角麼?”爭執過後,姜大衛又有點後悔,最終還是決定出演。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沒想到他的戲份越來越多,影片幾乎拍成《太監寇連材傳》。不過以上內容出自姜大衛的自傳,記者曾問狄龍姜大衛所說的是否跟事實相符,狄龍搖搖頭稱:“不一樣!”卻也不講事情到底如何,完全貫徹“君子相交不出惡聲”。但我們知道,首先拉開距離的是狄龍。

1976年,狄龍正式改投楚原,之後主演了《多情劍客無情劍》,飾演英雄李尋歡,以及倪匡按照古龍原著《楚留香傳奇》編劇的影片《楚留香》,飾演風流倜儻、智勇雙全的楚留香等。1980年,狄龍還因《少林英雄》獲得了第1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紅,很紅。成龍“拜”他,叫他“老豆(老爸)”,他曾豪氣地在自己的片酬內一次撥十萬元給另外一個人,方逸華說話他也敢打斷。瓊瑤也是因為年輕時候特別喜歡狄龍,才請了狄龍來演《還珠3》的乾隆。

進入八十年代,香港武俠片開始沒落,邵氏大規模減產。1985年,“色衰興弛”的狄龍接到邵氏一封辭退信,一句“感謝你為公司多年來所做的貢獻”辭退了這位為公司獻力18年,拍片68部的“肉彈”男星。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從離開邵氏到遇見吳宇森,一年多的時間,狄龍真的老了。1986年,開創一代黑幫片先河的《英雄本色》上演,年屆四十,已不做大哥好多年的的狄龍雖然已不復盛世美顏,再當不了什麼偶像,卻憑藉片中的大哥宋子豪一角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1986年,張徹帶著《大上海1937》和新收的三名弟子回到香港,並大宴新舊弟。狄龍與姜大衛又那樣一左一右地站在張徹兩邊了,散席時竟悄悄地握了手。幾個月後的金馬獎,姜大衛作為嘉賓出現,而狄龍獲影帝獎後兩人在後臺擁抱流淚。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而在2002年,張徹的葬禮上,據說狄龍因為在內地拍攝《還珠》只是讓兒子代替自己吊咽,引發姜大衛不滿。其實張徹6月22號去世前,19號狄龍還在身旁陪伴;在張徹去世後狄龍更是每年掃墓拜祭。其實,兩人之間的故事又豈是旁人說得清的。年老時再同框,狄龍在姜大衛身後,一眼看到的還是他。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年輕時的狄龍高大英俊,身材極具觀賞性,“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時刻展現大俠風度;而瘦削的姜大衛,五官稱不上標準,頭太大,個子又太矮,但讓人一眼看去就只覺“邪魅狂狷”。

再腐的姑娘也難以描繪這一對在一起時帶來的奇妙感覺。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狄姜分手後,狄龍姜大衛依然演戲演到現在。狄龍通過健身、保養留住身材,卻留不住容貌,再也尋不見香江第一美少年那劍眉星目。姜大衛卻是疏於管理三十歲就開始發胖,完全失了桀驁美少年的模樣。我能說兩人不再合作後,狄龍合作過胡慧中、張曼玉、林青霞……但是沒有一個比姜大衛更配他麼……從網上搜到的這張配圖相當有趣。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因為太配,我總會不自覺的忽略狄龍與姜大衛早已娶妻生子,而且還挺幸福……25歲的狄龍認識妻子陶敏明的時候女方只有14歲,1975年兩人結婚,至今已相伴43載。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兩人育有一子譚俊彥,這個名字由張徹所取,進入娛樂圈發展後,張徹也一路關照,可惜兒子完全沒有繼承老爸的盛世美顏。好在老婆運不錯,給狄龍生下大孫子大孫女。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姜大衛與李琳琳在1974年結婚,當年因為姜大衛與李琳琳都不會做飯,狄龍還會時不時的去他家做飯。同年姜大衛女兒依蘭出生(名字還是狄龍取的),1983年,二女兒依文出生,1992年,姜大衛、李琳琳一家移民加拿大溫哥華。1995年,兒子卓文出生。別人問他婚姻成功的秘訣,他回答:“當老婆不是老婆啊!一直當成我的女朋友!”一個發福的好好先生躍然而出。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瞧瞧,故事不少,但是每次看到二人,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倆人合作過的作品和樣子。據說狄龍其實喜歡吟詩,出口成章,搞冷氣氛,而姜大衛給人的印象卻是機智的、直率的、調皮又天真的……姜大衛比狄龍紅的時候,要求邵氏給狄龍跟自己一樣的薪水;亦舒粉姜大衛,黑狄龍,她來探班姜大衛就不見她;李修賢想擠走狄龍搭檔姜大衛,姜大衛就說我跟李修賢不熟……當年狄龍開始疏遠姜大衛的時候是何種心情?當年兩人分手,娛記都在寫:“整個香港都在戰戰兢兢的等他們和好。”一等就是十幾年。

在狄姜二人分道揚鑣十幾年後的1990年,在張徹的40年紀念作《義膽群英》中,有一段是姜大衛向眾人介紹狄龍,臺詞是這麼說的:“這位龍哥,我們是十多年的兄弟。”果然只是一場戲。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相交一旦如春夢。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好。想起往日得交情也,好笑我真懵懂。


憶香江第一美少年,邵氏唯一“肉彈”男星,亦舒厭他瓊瑤愛他

碼點字不容易,求關注微信公眾號“娛情社”(yuqingshe888),扯淡也需用力~

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的“+”號,在下拉菜單裡選擇“添加朋友”一項,選擇“公眾號”之後輸入“yuqingshe888”或者“娛情社”,即刻一鍵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