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與員工一起學哲學、用哲學

稻盛和夫:與員工一起學哲學、用哲學

經營者自己要學習哲學,通過學習提升心性。同時,不僅自己要提升,而且還要給員工講述哲學,努力讓哲學為公司內的員工所共有。

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工作,我對人生是怎麼思考的,我打算怎樣度過自己的人生,我希望與大家一起以怎樣的態度來度過人生。

經營者的這種思想、人生哲學,在講述企業的目的、使命時,自然而然會流露出來,也必須流露出來。

經營者自己能夠講解哲學,再進一步,讓這個哲學為員工共有。

其形式因企業不同可以多種多樣,如果與公司內哲學共有的程度成正比例,企業業績會隨之上升。

致力於意識改革和哲學共有,員工提高了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思考問題,主動參與經營,這也是日航重建成功的最大原因。

2010年2月,我接受日本政府和企業再生支援機構的邀請,就任破產重建的日航會長。

當決定由我出任日航會長後,許多人都說:“讓一位近80歲的老人去搞航空運輸事業,重建那麼困難的日航,太失策了,簡直是亂彈琴! 重建根本談不上,二次破壞必至! ”

確實,我去日航時一無所有。

我雖然從零開始創建了京瓷,後來又創建了通信企業第二電電,但對於航空事業,完全是門外漢。

我只有兩件武器:一是經營哲學“京瓷哲學”;二是管理會計手法“阿米巴經營”,也就是分部門核算的制度。

正式上任後,我就感覺到破產絕不是偶然的,企業氛圍和員工的意識都存在問題,這樣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重建日航該如何做才好,我當時非常苦惱。

我想,首先需要改變員工的意識。先是要求以社長為首的幹部們以京瓷哲學為藍本開展學習。我說:

“如果你們學了以後感覺這種哲學思想不錯,應該與廣大員工共有,那麼就可以根據日航的實際情況做若干修改,編制一本‘日航哲學’,然後決定以這樣的思想哲學去經營日航。”

從那以後,日航的幹部們花了好幾個月學習京瓷哲學,每天晚上開會討論到很晚,經過若干修改,最終編制了適合航空運輸事業的“日航哲學”。

但是,因為日航的幹部都是一流大學畢業的所謂精英,開始的時候,他們對哲學中所表述的樸實道德觀很不理解。

有的幹部甚至很牴觸,說什麼:“我們又不是小孩,好歹也都是一流大學出身的人,而且都過了50歲,對我們講這些幼稚的道理有什麼意義?”

遇到這樣的幹部,我就會毫不客氣地斥責他們

“你們都跟我的孩子年齡差不多,所以我今天不是作為會長,而是作為家長對你們說話,希望你們聽好了。

你們或許頭腦都很聰明,但對做人最基本的思想哲學卻不能理解。這樣的話,你們怎麼可能去指導3.2萬名留任的日航員工呢。

如果這裡有對哲學不能接受、心懷反感的人,那就請你們趕快辭職,因為靠這樣的人根本無法重建日航。”

我甚至光火發怒,將溼毛巾扔到這種幹部的臉上。

我如此認真地、拼命地訴說哲學,在這過程中,有一兩個人開始反省,這種效應迅速擴散,反省的聲音傳遞到其他幹部。

與此同時,我還去現場。給飛機維修保養的工場宣講哲學:

“維護保養的工作不到位,飛機就不能安全飛行。你們每天沾滿油汙,辛苦勞作,沒有你們細心地維護保養,就談不上飛機的安全航行。你們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拼命工作,我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希望你們掌握優秀的哲學和正確的道德觀,當好無名英雄,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還有不管酷暑還是嚴冬都在負責裝卸客人行李的飛機搬運工,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空飛行的機艙乘務員,製作飛機內餐飲的人等,我到各個部門去宣講哲學。

當大家對哲學開始產生共鳴時,企業的業績也隨之扶搖直上。

也就是說,員工的意識變了,心變了,公司就變了。在兩年零八個月的日航重建中,我對此有深切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