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文國:歷史沒有空白

在《工人日報》社見到於文國,寒暄了沒幾句,他就兩眼瞪著我

說:“我們攝影記者要做司馬遷。”說完,眼角有一道亮光閃過。

於文國:歷史沒有空白

作為攝影記者,於文國是幸運的。他從1978年與攝影結緣,至今整整40年。

他的鏡頭裡,有市民排隊最後一次領取肉票;

於文國:歷史沒有空白

有上海證卷交易所門外用望遠鏡瞭解股票交割行情的股民;

於文國:歷史沒有空白

有上海虹橋機場招聘“空嫂”;

於文國:歷史沒有空白

也有外企首次招聘中國員工......

於文國:歷史沒有空白

於文國幾乎參與報道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有的重大事件、重要工程。“不給歷史留下空白”,是他的從業理念。把照相機聚焦平民,記錄老百姓的情感和奮鬥史,是他的人生追求。

於文國:歷史沒有空白

1992年9月,在青藏公路的採訪中,於文國因過度勞累和高原反應而昏倒,栽進了5米多深的溝坳,甦醒後,他艱難爬回工棚才免遭凍死。1993年全國兩會,於文國因過度勞累暈倒在了人民大會堂二樓,被抬出了會場。2002年8月,他感冒未愈再度進藏,深度報道青藏鐵路工程,最後身患急性肺炎,被送進了中日友好醫院。

於文國:歷史沒有空白

2014年4月,在我國第二條億噸級煤運大通道太焦鐵路的太行山深處,為了報道孔莊站54位護路工,58歲的於文國被繩子吊掛在近百米高的石壁上拍攝捅山工。

於文國:歷史沒有空白

記錄了歷史的人,也應被歷史記錄。今晚18:00,山東衛視《五洲四海山東人》,於文國和您聊聊這四十年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