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蘇州小巷的“國寶匠人”,最江南之聲出自他們手


蘇州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聚集地,焚香撫琴賞花品茶,更是文人的日常,因為文人的雅趣,也催生了蘇作的繁榮,“天下器,蘇州工”,蘇州的工藝是精緻的代名詞。在蘇州小巷中聽了一曲彈詞後,當場就決定尋音去找尋那些藏在小巷中江南絲竹的背後故事。

江南絲竹之琵琶,製作琵琶的李兆霖已年近七旬,製作了50多年的琵琶,他說:"很多人都認為琵琶是女人的樂器,其實恰恰相反,琵琶是民樂中最陽剛樂器。古往今來,最好的裙琶手,都是男人。原因無它,琵琶質量越好越重。品相好的裙琶起碼都在十斤以上,彈琵琶也是件體力活啊!再者,最有表現力的琵琶曲也都是武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琵琶古時的角色,不是抒發小情小調的,是戰場上的衝鋒號啊!

李兆霖在狹小的工作室裡製作琵琶。

江南絲竹之古琴,製作古琴又叫斫琴,斫琴師茅毅出身古琴世家,自己又是一位古琴演奏家,卻痴心斫琴,只希望能斫出無愧於心能演奏的古琴。茅毅說:"你別看古琴雖小,卻蘊 含了中國人的哲學。底板為地、面板為天,而只間的天地柱則是人。這天地柱放的地方恰到好處,這古琴才能天時、地得、人和!"茅毅此話聽得我一愣一愣的,因為之間也拜訪過研琴師,並未見過其裝天地柱,更未聽過這套天地人哲學。

每每斫出一架古琴,茅毅都要彈奏一曲,彈奏前都要焚一爐香。

江南絲竹之簫笛,鄒敘生老先生是親歷過新中國聲律變革的“第一制簫師”,從15歲開始學習製作簫笛,80多歲仍還在製作,只因丟不下。他說:簫笛和其它的民族樂器不一樣。其它的民族樂器,無論是琵瑟還是二胡,都是由多種材料組合而成的。單隻有簫笛,是依靠竹子的自然機理而單獨成樂器。因而,竹子的選揮,對笛簫至關重要!"

每根簫笛的製作都要經過幾輪的篩選,才能找到符合製作要求的竹子。圖為鄒敘生製作的蕭笛。

江南絲竹之二胡,二胡製作師王國興是二胡製作界“南王”,出身二胡製作世家,父親被稱為“中國二胡王”。王國興在二胡界稱王,琴筒製作上"制膛" 和"蒙皮"手藝是其壓箱底的手段。為保證每張出品的二胡都精益求精。王國興決定讓工作室的師傅們在其它工序上分工協作,但是最關鍵的"制膛"和"蒙皮"卻宙自己親自操刀。親自操刀時也不是信手鑽來,還必須找靈感、尋狀態。

王國興製作的半成品二胡已非常精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