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為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全方位展示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偉大曆程,8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11日晚開始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20:00檔播出。13日晚播出第三集《偉大跨越》。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最具雄心的計劃 最有魄力的行動

2013年1月,持續20多天,京津冀、長三角大部分地區霧霾壓城。這將中國經濟發展和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暴露無遺。而此時,教育公平、食品藥品安全,眾多民生領域也是問題頻發,腐敗滋生,黨的執政能力存在被削弱的風險。此時的中國,正期待著一場全面而深刻的歷史性變革。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用兩句話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15個領域,336項重大舉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範圍之廣、力度之大,被國際社會譽為當今世界“最具雄心的改革計劃”。

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不到兩個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宣告成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全面推進。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黨的十九大後,黨中央又不失時機推進一系列新的重大全局性改革。憲法修改、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雄安新區、海南全域自貿區、擴大對外開放等重大舉措接連推出。中國改革者正以大刀闊斧的改革智慧、斬釘截鐵的改革決心和念茲在茲的改革情懷,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經濟發展新常態:怎麼看?怎麼幹?

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為7.9%,這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國經濟年度增速首次跌破8%。宏觀數字之下,是傳統行業的切膚之痛。鋼鐵、煤炭、水泥等幾乎全行業掙扎在虧損邊緣。與此同時,旺盛的消費卻很難得到滿足。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2013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首次使用了“新常態”這一提法。此後,他又在多次講話中闡述了 “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涵,即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新常態,回答了對中國經濟“怎麼看”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適應、引領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呼喚新的解決方案。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回應了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應該“幹什麼”。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魏傑

就是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已經從出口導向型轉向了內需拉動型。中國之所以韌性很強的原因,就是結構調整,若干年後往回看,就發現當時的決策是非常對的。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新一輪農村改革:讓中國鄉村全面振興

“三農”問題,是定國安邦的基礎。農村改革是40年改革不斷深化的重要領域。

1978年開啟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讓集體土地所有權和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實現了兩權分離,農民擁有了土地使用權。

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定不移貫徹土地承包再延長30年的政策。隨後,頒佈了《農村土地承包法》,使農民的土地使用權有了法律保障。

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廢止。中國農民告別綿延2000多年的農業稅,切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抓住土地這一核心問題,拉開了新一輪農村改革大幕。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和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為土地等農業生產要素的流動和優化配置提供了可能,也為中國鄉村全面振興搭建起壯闊的歷史舞臺!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生態文明建設:為永續發展注入無窮動力

長江經濟帶,覆蓋11個省市,承載了中國40%以上的人口和生產總值。

臨近2014年年底,一個重大消息讓長江沿岸的不少人興奮不已,長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區域性戰略之一。在地方看來,這意味著資金和項目滾滾而來。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2016年元旦剛過,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座談會上指出: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湖北省宜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郭康新

好像一盆冷水澆在我們身上,原來都指望這個會議能夠出臺大政策來支撐長江大開發,上大項目,結果是要求我們把生態保護擺在壓倒性位置,這樣有些轉不過彎。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總書記的十個字振聾發聵。從2016年起,爆破聲中,煙囪一根根緩緩倒下,新產業一個個悄然崛起。2017年,宜昌加速淘汰落後產能,經濟增速從上一年的8.8%應聲跌落到2.4%,一度全省排名墊底。但騰籠換鳥之後,新經濟為它補充了新氣血,2018年3季度,經濟增速又回升到7%。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長江邊,兩年的除舊佈新,長江經濟帶已經初步形成新格局。當初頭腦轉不過彎的人們充分感受到了新發展理念激發的活力和創造的機遇。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2005年在湖州安吉考察時提出的理念。如今的中國,“河長制”、“湖長制”使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湖泊都有一個明確的生態“管家”;沙化的土地面積每年平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大江大河干流水質穩步改善,全國三分之二水質提高到I到III類標準。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個偉大構想和生動實踐,正為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注入無窮動力,也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經驗。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創新改變中國、改變中國人的生活

五年前,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第一次走出中南海,走進北京中關村。從那時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一步步成為中國經濟動力轉換的頂層設計。

習近平

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也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中國的經濟發展要換上新的發動機,創新,這一撬動中國動能轉化的核心理念,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變著今天的中國。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在貴州,世界上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仰望蒼穹,聆聽來自宇宙最深處的聲音;在安徽,“人造太陽”超導裝置將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帶入世界前沿。

未來物質結構、宇宙演化、生命起源,一個個重大科學問題的原創性突破,開啟基礎科學新前沿;神舟飛天、高鐵奔馳、北斗導航,一個個響亮的中國品牌,成為國際市場上閃光的“中國名片”;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一個個全新的技術,成為未來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催化劑”。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今天,創新同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共享單車,打通了城市出行的“最後一公里”;網購,實現了足不出戶就能逛世界;移動支付功能,讓我們可以“刷臉”消費,揣著一部手機就可以暢行天下。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改革發展:以人民為中心

全面深化改革,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推動社會改革,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和難題。2018年,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解決民生痛點、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改革特點尤為凸顯。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更名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這不僅表明這個部委的職能發生了調整,更標誌著其工作重心轉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2017年是全面二孩政策效果顯現的第一年,在這一年,全國新出生了1723萬個嬰兒,兩個寶寶中就有一個是家裡的“老二”。全民醫保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目前,中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已經覆蓋13.5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以人民為中心,回應人民對安全、健康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需要,正是改革開放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以“依法治國”為全會主題,吹響了法治中國建設的進軍號。十八大以來,呼格吉勒圖、念斌、陳滿、聶樹斌,超過30件重大冤假錯案得到糾正。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與此同時,一系列旨在提升百姓獲得感的改革加速疾行。戶籍制度改革讓超過1395萬人甩掉了“黑戶”的帽子,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戶口。

在發展中開放,在開放中發展

習近平

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2018年博鰲論壇開幕後第三天,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宣佈:海南,將開啟自由貿易港的全面建設,海南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最初的四個經濟特區面積加起來不過300多平方公里,浦東新區最初成立時也只有532平方公里。如今,包括海南在內,分佈在全國東西南北中的12個自貿試驗區加起來已經超過3.6萬平方公里。

在發展中開放,在開放中發展。今天的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擁抱世界,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新格局正譜寫著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新時代:堅定信心、奮發有為!

2017年10月,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隆重召開,大會發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號召,也再次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國將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篤定前行的決心。

習近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全黨要堅定信心、奮發有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從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到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從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到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的理論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迎來新的偉大飛躍。


必由之路——偉大跨越

下集預告:8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今晚(14日晚)將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20:00檔播出第四集《力量之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