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設施蔬菜溫度、光照、溼度的調控技術,超級實用


冬季設施蔬菜溫度、光照、溼度的調控技術,超級實用

冬季的低溫寡照、強寒流襲擊等劇烈天氣變化給設施蔬菜生產帶來了困難,造成減產甚至絕收。徐州作為江蘇省設施蔬菜生產大市,為研究推廣冬季設施蔬菜環境調控技術,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推廣作用。保護地設施的環境調控技術,是設施蔬菜高產、優質栽培的保證。

冬季設施蔬菜溫度、光照、溼度的調控技術,超級實用

1、設施內溫度的調控技術

保護設施白天接受日光,積蓄熱量,提高設施內氣溫和地溫,但到夜間,設施內熱量通過各種渠道向外散失,使室溫下降,因此,如何滿足蔬菜生長對溫度的要求成為冬季設施蔬菜管理的一個關鍵因素。

1.1增加溫室、大棚透光率

增加透光率能有效地使植物吸收更多的熱量,特別是日光溫室,由於僅有前屋面棚膜透光,因此合理的方位、科學的採光角度和棚型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徐州地區(北緯34°)標準型高效節能日光溫室,東西走向,坐北朝南,多采用拱圓型棚面。最佳採光時段合理採光屋面角應為22°~23°。拱圓型日光溫室前屋面傾角上沿12°~14°、 中部22°~23°、前坡26°~30°、 前坡角35°~40°,後屋面仰角為135°~140°。使用優質無滴膜(高透光消霧功能膜),經常清潔棚面,保持透光面的潔淨,也可顯著增加透光率,使棚室內及土壤積蓄更多熱量。

1.2採取多層覆蓋,減少熱量散失

冬季外界氣候寒冷,棚室內熱量散失快,採用多層覆蓋技術,能有效地降低熱量的散失,延緩熱量散失的時間,這是最經濟有效的保溫技術。徐州地區日光溫室前屋面通常外覆保溫被或草苫,草苫上再蓋防雨膜,棚室內搭建小棚,小棚上覆草簾。也可在日光溫室內覆蓋無紡布或保溫天幕,後屋面覆蓋異質複合保溫材料等,保溫效果顯著。據測定,越冬期本地採用多層覆蓋技術比單層覆蓋棚內氣溫高4~5℃。

1.3爐火加溫

徐州地區冬季常遇強寒流侵襲和連續陰雨雪低溫天氣,對越冬蔬菜生產影響極大。為保障蔬菜安全越冬,可採用臨時加溫措施,每8~10 m放一個爐子臨時加溫。用爐火加溫時一定要架設煙道,並防止煙道漏煙、漏氣,以避免發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對人和棚室內蔬菜的為害

1.4土壤加溫

冬季地溫回升慢,影響蔬菜根系生長。生產上通常採用電熱線加溫,在育苗和高檔蔬菜冬季栽培中廣為應用。特別是冬季育苗,地熱線加溫已成為一種常用措施。即在苗床底部先覆1層塑料薄膜,上面均勻繞好地熱線,最上面覆蓋營養土或育苗穴盤,可有效地增加苗床或穴盤溫度。

1.5暖氣、熱水加溫

以煤、燃油為能源,對棚室進行直接加溫,也可在室內架設水暖管件,用水暖加溫。這種加溫方式成本較高,一般多用於現代化的智能溫室蔬菜育苗和栽培,生產用日光溫室和大棚不採用。

2、設施內光照的調控技術

光照是蔬菜生長的重要條件之一,多數蔬菜均屬喜光作物。在冬季棚室蔬菜生產中,經常遇到陰、雨、雪天氣,出於保溫的需要,膜上需覆蓋草苫等保溫材料,因此,常造成棚室內光照不足,光強分佈不均,影響蔬菜的光合作用。再加上冬季光照弱,溫室大棚的薄膜反射了一部分光照,以及薄膜的老化,灰塵的附著,水滴等影響透光,設施內光照強度僅為設施外的50%~80%,弱光照成為喜光蔬菜冬季生長髮育的限制因子。因此必須設法增加室內光照,改善光照的分佈。

2.1選優質棚膜

不同塑料薄膜的透光率差別較大,質量差的薄膜透光率低,且隨著薄膜的老化,透光率衰減快。因此,冬季保護地應選用透光性好、防塵、抗老化、無滴、消霧的功能膜作為覆蓋材料,白天儘量避免多層覆蓋,即使在陰天的情況下,在每天中午也要揭開草苫等覆蓋物,給予一定時間的透光。

2.2清潔棚膜

冬季風沙較大,棚室塑料膜面易受汙染,特別是覆蓋草苫的膜面更容易受到草、灰塵、泥土的汙染,要經常清洗、打掃薄膜,增加薄膜的清潔度,以增加透光率。

2.3增掛反光幕

反光幕是一種鍍鋁聚酯膜,具較強的反光作用。生產上,將反光幕垂直張掛在日光溫室後立柱南側或後牆,通過反光幕的反光作用,來增強日光溫室內部的光照強度,改善溫室內弱光帶光照的分佈。

2.4人工補光

在連續陰雨雪天氣時,用白熾燈、熒光燈、“生物效應燈”進行人工補光,補光以全天不超過16 h為宜。

3、設施內溼度的調控技術

冬季設施內由於植物蒸騰和土壤蒸發,使棚內空氣相對溼度增加,設施內蔬菜處在一個相對密封的高溫高溼的環境中,極易引起病害的嚴重發生。

3.1通風換氣

通過調節通風口大小、時間和位置,以自然通風換氣法達到降溼目的。塑料大棚以棚兩側裙膜上方(距地面1.0~1.2 m)通風;日光溫室應在棚面最高點設置通風口,從頂端通風換氣。

3.2覆蓋地膜

用超薄地膜覆蓋畦面或對栽培土壤進行全覆蓋,能有效地減少土壤蒸發,達到降低空氣相對溼度的目的。

3.3採用無滴膜或消霧膜覆蓋

無滴膜能增加棚膜的流滴性,使棚膜內表面形成的水滴順著薄膜流入土壤,既避免了冷涼的水滴直接滴到蔬菜植株上,也降低了棚內溼度;消霧膜能使夜間或灌水後蒸發形成的水霧有效地消除,降溼效果顯著。目前廣為應用的是第五代塗覆型消霧膜。

3.4採用微灌技術

①軟管微灌。由供水裝置和輸水管道組成。供水裝置可用水缸、水泥槽等,容量0.5~1 m3,距地面1.0~1.5 m。輸水管道由主管(直徑80~100 mm)和出水支管(直徑40 mm)組成,支管上方每隔一定距離各有兩個直徑為0.5~0.7 mm的小孔,此裝置以壓差式不斷地將貯水罐中的水慢慢的灌入蔬菜根際。應用軟管微灌系統可以防止水分向深層土壤滲漏,也可減少地表徑流和水分蒸發,從而減少灌水量,比溝灌節水35%左右,也可將藥肥隨水施入,減少用工量,節約肥藥用量,節省成本。

②膜下暗灌。在整好的畦中間開一“V”形水溝,使一頭稍高,上面覆蓋地膜,“V”形溝兩邊定植蔬菜,從膜下溝中灌水,此法簡便易行,成本低,用水節約,並能顯著降低棚內溼度,減少病害發生。

3.5其他降溼措施

蔬菜生長期間中耕可有效降低土壤溼度,同時在冬季要備好乾草木灰、細乾土等,在連續雨雪天氣時撒施,也能起到很好的降溼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