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蕪湖的報刊亭

是這個城市文化的標杆

去年說只剩下55家郵政報刊亭

但這個數字還在銳減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現在,市中心最繁華地段的攤位

都面臨關門潮

就像我們對文字耐心的逐漸消失

最可怕的是,你可能都沒在意

/

報刊亭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了

/

中學時代,學校門口有一家報刊亭

我最初的文學啟蒙就來自於

那個報亭上的《萌芽》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後來上高中

《人物》《新週刊》還是必讀列表

每期的《大江晚報》依舊暢銷

那是紙媒的最後黃金年代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在追求“不一樣煙火”的年紀

紙媒陌生化的視角和書寫

讓我們對未知的好奇和向新世界投誠的激越

找到了烏托邦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可我們從沒想過

有一天除了買水和香菸

會跟城市的報刊亭再也找不到交集

/

食品成了維持報亭收入的救命稻草

/

對現在生活在蕪湖的人來說

報刊亭已經是城市裡最不起眼的一種存在

報刊亭攤主們也沒人

指望能靠賣報紙雜誌掙錢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手機充值還要用充值卡的時候

他們手裡是一沓一沓

用皮筋捆著的話費充值卡

窗口上掛著一排排出售的手機號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後來,連充值業務也被淘汰

報刊亭就與時俱進

開始供應飲料,香菸和日用品

等待有路人停下腳步

願意把它們帶回家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畢竟,就算路人不看報不買報

但總歸還要喝水吃東西

“幹一天算一天,沒有想那麼多”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二街報亭的經營者說道

一般買報紙的就那幾個人,新人很少

新人一般都是為了坐車換個零錢買一份

每天的報刊都賣不完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要是隻賣報紙雜誌,租金都交不上

就靠平時賣飲料賺點錢,貼補貼補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今天賣點錢,明天上點水

上點菸啥的就沒有了

反正一年不如一年

幹一天算一天,沒有想那麼多

“要是隻賣報 生活難維持”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劉師傅經營薈萃中學門口的

報亭已經20年了

而這幾年報刊亭的落寞

多少讓他有些進退兩難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不是不想賣報,而是現在沒有什麼人買”

因為沒人買

“賣報賣刊”從主業變成“副業”

報刊亭不得已變身街頭便利店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香菸、零食、飲料這裡應有盡有

原來一份報紙還能賺個幾毛錢

現在不靠這些小玩意支撐著

真的很難維持下去了

“不賣香菸根本活不下去了”

團結二村的報亭

已經很難找到一點書卷氣息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掛曆、臉盆、衣服撐...

報亭像一個百寶箱

甚至你想不到的小商品

都可以從三四個平方的報亭裡找到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在香菸、飲料的包圍裡

幾份文摘、日報壓在了不起眼的角落

一天只能賣出兩三份報紙,是報亭眼下的現狀

吸菸者取代讀報人成為消費的主力軍

“不賣香菸根本都活不下去了。”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幾本《讀者》在一堆小商品中

執著地刷存在感

無法跟一個報亭的黃金時代告別

蕪湖報刊亭”最後的繁華”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安師大校門前的報亭

讓人想起那些耐心挑選雜誌的年輕日子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大概因為安師大的人文加持

密密麻麻鋪疊的報紙雜誌

種類全到一把拽回紙媒的黃金年代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讀者》《意林》《青年文摘》...

親切得像重逢青春裡失散多年的老朋友

但現在攤子上只能看到

區區幾份

《南方週末》依舊賣得最好

跟以前比,還是差得太多了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相比其他報亭普遍狼狽的生存狀態下

頗有些一腔孤勇的姿態了

/

報刊亭變身小賣部,不合規定

/

報刊亭變身小賣部

這其實是不合規定

而這也成了現在最大的矛盾點

報刊亭、售貨亭、彩票亭等亭棚的設置應當符合規劃,不得影響所在公共空間的原有功能各類亭棚的經營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按照規定的用途使用亭棚

(二)保持亭棚的整潔、完好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蕪湖市城市管理條例》

賣出一份報紙頂多賺幾毛錢,雜誌略多

最多也就賺幾塊錢,可買的人寥寥無幾

而賣一瓶飲料則平均可以賺一塊多

一天賣出去幾十瓶不成問題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零食、玩具、飲料佔據了報刊亭的主要部分

新週刊採訪過某個報刊亭攤主

當報刊亭被禁止賣任何吃的喝的後

一天中報紙一共賣出了不到 20 份

雜誌沒有人買,銷售額跌到了每天 2 塊錢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這也是幾乎所有報刊亭主人的無奈

單賣報紙不掙錢,可能盈利的部分

在各種規則和規範的限制中

成了一顆不定時炸彈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沒有人真的想讓報刊亭變成雜貨店或便利店

可攤主們總要活下去

/

沒落的從來不只是報刊亭

/

當報刊亭作為城市生活的

一個日常景觀可能要漸漸消失

它給了我們更多的潛臺詞

紙媒可能在逐漸消失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上海壹周》《外灘畫報》…

眾多老牌紙媒都未能在

休刊停刊的浪潮中得以倖免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2018 年 11 月 28 日起,《申江服務導報》停刊

其實受到影響的又何止

是數量迅速減少的報刊亭

書店面臨著和報刊亭類似的窘境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書店裡最重要的也不再是紙質書

而是要有咖啡,禮品,手賬

以及一場又一場的沙龍活動、工作坊

才能把書店勉強辦下去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賣麵包、臉盆、衣服架……

你永遠想不到現在的報亭都在賣些什麼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紙媒衰落,閱讀低迷

海量的碎片信息衝擊

3分鐘就能透支耐心

蕪湖報刊亭,不賣香菸都活不下去了

在這快速更迭的世界

它們最終,活成一個時代潦草的註腳

/

今日話題

你在報刊亭買過哪些雜誌?

報刊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回憶?

如果你想跟隨江妹去探索城市的新鮮事

歡迎關注抖音賬戶:1306347691

和江妹 一起去發現

微信號:zx21514快速找到江妹哦

主編 | 吃吃 撰稿 | 小強

下載蕪湖大江網 APP 加入你在蕪湖的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