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豆糝



家的味道——豆糝

豆糝

家的味道——豆糝

北方人最愛吃饃,不管是白饃還是黃饃,飯已經吃飽了,也要加一塊饃,否則總覺得沒吃飽一樣。吃饃最好的搭配就是豆糝,那紅亮鹹香的豆糝夾在饃裡吃起來,別提有多好吃了,它可以媲美一切美食。

家的味道——豆糝

豆糝也有人叫它豆醬,是用黃豆做的。小時候,我見過奶奶做豆糝的全過程,那時候日子窮,普通人家一年基本上不買菜,都是自家醃鹹菜,所以奶奶每年都要曬豆糝。奶奶曬豆糝先要挑上好的黃豆,用清水泡上一天,然後煮熟在地上攤平,用葦蓆蓋上再用被子捂嚴實,過幾天黃豆就會長出一層綠毛,時不時地還要揭開看看黴菌長的怎樣,等認為可以了,她就把漚好的豆子收起來,搓一搓,再拿簸箕搖一揺、簸一簸,簸乾淨了豆糝坯子就做成了。

奶奶煮豆子是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她總會留一碗煮熟的黃豆,灑點鹽巴讓我們兄弟幾個當零食吃。在那個一塊糖果都是奢侈品的年代,一碗鹹香的煮黃豆就是我們眼中最美味的零食。

家的味道——豆糝

豆糝坯子做好後,奶奶在一個大瓷盆裡給坯子下鹽,一定要那種沒加碘的粗鹽才好,因為粗鹽鹹度高,豆糝保存時間長;下好鹽後還要在鍋裡蒸,蒸出來後用一層紗網蓋住,再搬到夏天的太陽下曬,曬一曬時還要攪一攪,曬幾天後還要再蒸,蒸了再曬,經過三蒸三曬,豆糝的顏色變成醬紅色,聞起來噴香噴香,讓人垂涎欲滴。等到完全乾透後,豆糝塊就曬成了,奶奶會把它裝到一個瓷罐裡保存起來。

家的味道——豆糝

奶奶有時也會買回一個大西瓜,颳去外邊的綠皮,把西瓜切成塊和豆糝攪在一起,裝在罐裡封起來,過幾個月後就成了很好吃的西瓜豆糝,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幹豆糝塊就饃吃味道很不錯,空嘴吃也鹹香有味,有時候去上學我偷偷到罐裡抓一把裝在書包裡,到學校當零食吃,同學們見了也要吃,我就分給他們一點,他們吃完都說:你奶曬的豆糝真好吃!

家的味道——豆糝

其實豆糝最好吃是要炒一下的,我們方言叫熟豆糝。就是抓兩把幹豆糝塊,用滾水泡開,切點蔥、蒜,掌點辣子面,這時最好有一把野小蒜,炒鍋裡倒點油一炒,那味道才叫一個美。毎次熟完豆糝,奶奶都捨不得洗鍋,拿一塊軟饃把炒鍋擦一遍才肯洗,我吃著奶奶擦鍋的饃,鹹、香、辣,再加上饃的麥香,真是好吃極了!

豆糝不光好吃,營養也很高。那時候村裡的女人坐月子,都是一碟熟豆糝、一個白蒸饃、再加一碗醪糟湯度過的。

現在生活在城裡,也沒時間曬豆糝,但市場上偶爾有賣的,我只要看到就會買一點,放在家裡,在吃膩了大魚大肉時,熟上一盤美美地吃一頓。每當我吃著饃蘸豆糝時,就會憶起童年那些美好的時光,就會想起勤勞善良的奶奶!作者:姚金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