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大觀

古今名人大觀

上虞帖卷

上虞帖卷 東晉 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書法史上稱為"書聖"的東晉王羲之所寫的一份信札,名為"上虞帖"。雖是唐代摹本,它忠實地再現了原作的精神.卷子前後蓋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歷代收藏印記,同時保留著北宋內府的裝裱格式,是一件難得的藝苑瑰寶。

古今名人大觀

清 周金然 草書錄唐人論書軸 清 周金然 草書錄唐人論書軸 綾本 縱132.5釐米 橫56釐米

古今名人大觀

鴨頭丸帖卷

行草書鴨頭丸帖卷 王獻之 絹本 縱26.1釐米 橫26.9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原籍?琊(今山東),出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書承其父,並創新體。東晉著名書法家。此係唐摹本。帖上有元虞集題記,鈐有北宋"政和"、"宣和"、雙龍,"政""和"、"宣""和"連珠等朱文印記,元"天曆之寶"朱文印記,明"典禮紀察司印"朱文半印。帖後有北宋柳充、杜昱觀款,南宋高宗趙構題贊,明王肯堂、董其昌等題跋。

古今名人大觀

楷書論畫句軸

清 永瑆 楷書論畫句軸 紙本 縱122.4釐米 橫50.4釐米

古今名人大觀

楷書《大涅槃經》卷

楷書《大涅槃經》卷 唐 (公元618-907年) 長26.5釐米 寬834釐米 此卷為敦煌唐人寫經中的精品。朴茂中見潤澤,韻味古雅雋秀。

古今名人大觀

清 郭尚先 行書七言聯

清 郭尚先 行書七言聯 紙本 (各)縱123.2釐米 橫28.2釐米

古今名人大觀

郎官石柱記序帖冊

郎官石柱記序帖冊 張旭是唐代著名的草書大家,與懷素並稱為"顛張狂素"。[郎官石柱記序]是張旭的楷書作品,這部傳世宋拓本,展示了張旭嚴謹深厚的楷書功力,這正是他狂草的根基所在。

古今名人大觀

清 方亦臨 草書七律詩瘦

清 方亦臨 草書七律詩瘦 花綾 縱154.3釐米 橫51.7釐米

古今名人大觀

苦筍帖卷

苦筍帖卷 懷素 這件"苦筍帖"是唐代草書大家懷素的傳世親筆墨跡之一.文字不多,總共才l4字,不僅能使我們觀賞到那嫻熟的筆法和行雲施雨、走蛇舞龍般的線條之美,同時還能直接感受到作者書寫時的內在氣質。

古今名人大觀

清 方亦臨 草書七律詩瘦 花綾

清 方亦臨 草書七律詩瘦 花綾 縱154.3釐米 橫51.7釐米

古今名人大觀

千字文卷 釋高閒

千字文卷 釋高閒 縱30.8釐米,橫331.3釐米 釋高閒,是晚唐時期專精草書的高手。此件作品點畫純熟,筆劃粗中有細,心手雙暢,可謂意境深遠,情性畢露。傳世高閒作品少見,這是僅見的孤本。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八言聯 林則徐

行書八言聯 林則徐 紙本 縱131.9釐米,橫29.2釐米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侯官縣(今福州市)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官大學士。道光十八年(1838)任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查辦鴉片事件。工小楷,兼行書。此聯為自書八言詩。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仙廬峰六詠卷 白玉蟾

白玉蟾,南宋道士,出生於瓊州,號海瓊子,受封為紫清真人。他善書畫,行書受黃庭堅影響,此卷書法秀逸清朗,別具一格,內容是詠景詩六首。

古今名人大觀

紙本 縱131.9釐米,橫29.2釐米 孫星衍(1753-1818) 清經學家。字淵如。江蘇陽湖(今武進)人。官山東督糧道。治學範圍較廣,對經史、文字、音韻、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均曾涉及。工篆隸,精校勘,擅詩文。所撰有《寰宇訪碑錄》等書,並刻有《平津館叢書》、《岱南閣叢書》等。書者尤長篆書,故此聯為得意之作。

古今名人大觀

閣中帖 吳說

吳說,南宋書家,錢唐人,書學黃庭堅、王羲之,所題扁額碑銘均佳,為宋高宋所折服。此帖是吳說在浙東括蒼寫給家人的信札,清逸無比。

古今名人大觀

真書八言聯 永瑆

真書八言聯 永瑆 紙本 縱170.5釐米,橫28.2釐米 永瑆(1752~1823), 中國清代書法家。字鏡泉,號少廠。乾隆十一子,封成親王,因皇太后賜陸機《平復帖》,又號詒晉齋主人。著有《詒晉齋詩文集》、《隨筆》、《倉龍集》等。此聯為永瑆真書八言聯,其書法用筆俊逸,結體疏朗,風格典雅。

古今名人大觀

臨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 趙構

趙構,南宋高宗,他是宋徽宋第九子,也善書畫,書法學二王,遒勁流麗,有較高的成就。此卷是臨虞世南真草二體千字文,得虞世南之圓潤而略乏筆力。

古今名人大觀

篆書七言聯 洪亮吉

篆書七言聯 洪亮吉 紙本 縱128.1釐米,橫28釐米 洪亮吉(1746-1809),原名禮吉,字穉存,世稱北江先生,陽湖(今江蘇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探花,官編修,以言事獲咎。工篆書,法李陽冰。洪亮吉一生好遊名山大川,所以他的山水詩特多,有不少佳構。此聯為篆書七言聯,體現其書直明暢中有奇峭之致。

古今名人大觀

草書七言詩紈扇 趙佶

草書七言詩紈扇 趙佶 這是宋徽宗在紈扇上草書的詩聯“掠水燕翎寒自轉,墮泥花片溼相重”,佈局章法極為高明,氣勢彌滿而又有疏朗之意,行筆圓轉流利,有唐懷素狂草的影響。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七言聯 錢灃

行書七言聯 錢灃 紙本 縱126.9釐米,橫25.8釐米 錢灃(1740-1795),字東注,號南園,昆明人。乾隆36年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歷官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學政、拜江南道監察御史。平生仰慕顏真卿為人,書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襲其貌,堪稱學顏第一人。此聯為行書七言聯,書風中透出字如其人的特點:以德養字,以文養字。

古今名人大觀

真書千字文卷 趙佶

趙佶,北宋徽宗,他雖是亡國之君,但卻具有藝術家的天才,書畫皆精。此卷千字文,是他用獨創的瘦金體書寫的,間架開闊,筆劃勁利,清逸潤朗,別具一格。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題畫詩軸 翁方綱 瀟金箋

行書題畫詩軸 翁方綱 瀟金箋 縱130.2釐米,橫30.6釐米 翁方綱(1733~1818), 中國清代書法家、金石學者。字正三,號覃溪,晚年得到蘇軾書《天際烏雲帖》,因此又號蘇齋,直隸大興(今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後至內閣學士,遷鴻臚寺卿。擅長正楷與隸書。行草學習米芾、董其昌,飄逸跌宕,氣清韻通。此軸為行書題畫家安光譽畫詩,其書風有樸實淳厚的筆勢。

古今名人大觀

華嚴疏卷 黃庭堅

黃庭堅,號山谷道人,江西分寧人。江西詩派創始人。工書,宋四家之一。他的行書受瘞鶴銘影響,創造了一種輻射式的結構,由一箇中心向四面撐開,十分俊朗。此卷行書比較含蓄,但也可看出這一特點。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十言聯 王文治 紙本

行書十言聯 王文治 紙本 縱219.5釐米,橫29.7釐米 王文治(1730--1802年)清代書家。字禹卿,號夢樓,丹徒(今江蘇鎮江)人,乾隆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讀,出為雲南知府。工書法。他喜用柔毫或長毫,講求姿態。此聯為行書十言詩,書風秀潤淡雅,法度嚴謹,給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覺。

古今名人大觀

祭黃幾道文卷 蘇軾

蘇軾,字東坡,是北宋的文學家和書法家,與米芾,黃庭堅,蔡襄並稱為"宋四家"。《祭黃幾道文卷》是他為好朋友去世而撰寫的一篇悼文。從這件字卷裡,我們可以欣賞到他那豐腴淳厚的書法風采。

古今名人大觀

王文治

紙本 縱219.5釐米,橫29.7釐米 王文治(1730--1802年)清代書家。字禹卿,號夢樓,丹徒(今江蘇鎮江)人,乾隆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讀,出為雲南知府。工書法。他喜用柔毫或長毫,講求姿態。此聯為行書十言詩,書風秀潤淡雅,法度嚴謹,給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覺。

古今名人大觀

真書寧州帖 司馬光

真書寧州帖 司馬光 縱32.7釐米,橫57.6釐米 司馬光,北宋政治家,曾編撰有名的《資治通鑑》。此帖為司馬光答覆其侄子司馬富的手札,叮囑其辭官歸裡,侍養尊親,為司馬光六十七歲時所作。其書法結體方正,用筆的起落明晰利落,古雅淳厚,並寓隸書筆意。

古今名人大觀

梁同書

紙本 縱130.4釐米,橫29.3釐米 梁同書(1723-1815),字元穎,號山舟,錢塘(今杭州)人。詩正子。乾隆十七年(1752)特賜進士,官侍講。博學多文,善鑑別古法書。尤工於書,初法顏、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後愈臻變化,自成一家。著《頻羅庵書畫跋》。此軸為七言詩,其書風秀逸精到。

古今名人大觀

動止帖 沈遼

沈遼,著名學者沈括從弟。其書法五體皆能,尤以隸楷最為人稱道。此書是一通向病中之友問安的信札。所書頗具晉唐之風,筆勢縱放,神韻俊逸。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軸 劉墉 冷金箋

縱129.4釐米,橫62.6釐米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乾隆辛未(1751)進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工書法。初學趙孟頫,中年後自成一家,其書貌豐骨勁,味厚神藏。著《石庵詩集》。此軸為論《劉賓客伏波祠》詩,其書風初看圓潤軟滑,若團團棉花。細審則骨骼分明,內含剛勁。

古今名人大觀

參政帖 米芾

米芾是北宋書法四大家之一。這件[參政帖]是作者為蘇太簡家鑑定書畫的記錄,雖隨筆寫來,然有一種沉著飛揚的神韻。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自書賀新郎詞軸 鄭燮

紙本 縱128.4釐米,橫31.3釐米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工詩、詞,善書、畫。精墨竹、蘭花,秀勁絕倫。書亦別緻,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為"揚州八怪"之一,著《板橋全集》。此軸為行書自書賀新郎詞,原文在《鄭板橋全集》詞鈔中刊入,作者時年三十八歲。

古今名人大觀

趙孟頫 行書十札卷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人。擅畫,書法各體皆能,開一代書風。此卷由趙氏書與友人的十通手札合裝而成。

古今名人大觀

鄭燮

紙本 縱104.4釐米,橫54.5釐米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工詩、詞,善書、畫。精墨竹、蘭花,秀勁絕倫。書亦別緻,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為"揚州八怪"之一,著《板橋全集》。此軸為行書論書法,原文在《鄭板橋全集》集外詩文中刊入。未署年月,約為晚年之作。

古今名人大觀

秋興賦卷 趙孟頫

紙本 縱25.7釐米 橫184.3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雪松,別號鷗波、水精宮道人等,中年曾作孟俯,吳興(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孫。入元后,曾任兵部郎中、濟南同知、浙江儒學提舉等職。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滿天下"。卒封魏國公,諡文敏。博學多才,尤以書畫領袖當時,對後世影響巨大。 此卷未書年款,從用筆結體之工穩熟稔及通篇氣息之蘊藉密麗看,應為其中年之作。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七絕詩軸 張照

紙本 縱108.6釐米,橫56.7釐米 張照(1691-1745),字得天,號涇南,天瓶居士,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官至刑部尚書,深通釋典,書法初從董其昌入手,繼乃出入顏、米;兼能畫梅。此書為行書七絕詩,不難看出張照書法有著天骨開張,氣魄渾厚的獨特魅力。

古今名人大觀

真書江南春詞卷 倪瓚

倪瓚,號雲林,無錫人。元著名書畫家。性好潔而迂僻,人稱“倪迂“。家豪富,多藏法書名畫,後賣去家園田產,扁舟箬笠往來湖泖間。擅長畫山水,是元四家之一。書法學《黃庭經》。此卷楷書,疏朗勁健。

古今名人大觀

沈銓

紙本 縱127.4釐米,橫31.3釐米 沈銓(1682~?),清代畫家,字衡齋,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雙林鎮人。雍正元年(1731)十二月攜弟子鄭培東渡日本,居長崎,歷時2年。善畫花鳥、走獸,師承明代呂紀。此聯為行書七言詩,下聯右邊有顧大昌題字。

古今名人大觀

張雨行書詩冊

張雨行書詩冊 元 縱33釐米 橫42釐米 三開 張雨(1277-1348),初名澤之,字伯雨,號貞居,又號句曲外史,浙江杭州人,元代書法家。書法清逸,有晉唐法度。善行書,書性極高,自成一家。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五絕詩軸 胤禎

行書五絕詩軸 胤禎 綾本 縱133.2釐米,橫46.9釐米 雍親王(1678-1735),即清雍正皇帝,姓愛新覺羅,滿洲人。此軸為雍親王行書五絕詩,未署年月。

古今名人大觀

隸書離騷卷 吳睿

吳睿,元書家,先世為濮陽人,移居杭州。善書法,長於篆隸。此卷隸書所書《離騷》,是他37歲時寫,有評論認為:法度嚴謹,字字不苟。此卷隸書清健秀美,但古樸不足。

古今名人大觀

綾本傅山

綾本 縱227釐米,橫60.8釐米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僑山、公它等,名號甚多,入清後又名真山,號朱衣道人、觀化翁,山西陽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善書畫,其書自篆、隸、正、草無不精。工書山水,兼畫墨竹。收藏甚富,尤精篆刻。 此軸為一五言詩軸,未署年月,據其書法風格而言,應為中年所書。

古今名人大觀

詩讚卷(局部) 鮮于樞

詩讚卷(局部) 鮮于樞,元初著名書法家,漁陽人。精鑑賞,善彈琴,工詩能畫,尤擅行草書。鮮于樞書法英姿特出,縱放而堅實,在趙字流行之時,獨立特行,不入趙的範圍。此卷作品為傳世鮮于樞墨跡中的精品。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五絕詩軸 玄燁

瀟金箋 縱135.8釐米,橫58.2釐米 玄燁(1654-1722),姓愛新覺羅氏,建元康熙,著名的康熙皇帝。康熙好學工書,尤善董其昌書,且將其書賜廷臣及外國人士。此書以金箋的形式出現,使在本以豪邁勁健的字中又增添了幾份華麗和雅緻。書為臨摹董其昌所書五絕詩,未署年月。

古今名人大觀

十札卷(局部) 趙孟頫

,元傑出書家,湖州人,宋室後裔。趙孟頫 多才多藝,天姿卓絕,他精通音樂和鑑賞,書畫皆有極高的造詣。他的書法精熟,以韻勝,越唐接晉,更力追遠古,有人稱他是六百年來第一人。此卷是他的信札,書法超邁,遠接二王。

古今名人大觀

瀟金箋 玄燁

瀟金箋 縱135.8釐米,橫58.2釐米 玄燁(1654-1722),姓愛新覺羅氏,建元康熙,著名的康熙皇帝。康熙好學工書,尤善董其昌書,且將其書賜廷臣及外國人士。此書以金箋的形式出現,使在本以豪邁勁健的字中又增添了幾份華麗和雅緻。書為臨摹董其昌所書五絕詩,未署年月。

古今名人大觀

明 何吾騶 草書冬日署中梅花詩軸

明 何吾騶 草書冬日署中梅花詩軸 綾本 縱160.5釐米 橫55.3釐米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遊道揚山詩卷 劉墉

劉墉是清代中期以帖學聞名的代表書家。與翁方綱,王文治,梁同書合稱"翁,劉,梁,王"。這件[行書遊道揚山詩卷],為作者所作的紀遊詩篇,以書法的形式展示在我們面前,可謂是詩、書並美的佳品。

古今名人大觀

明 文震孟 行書初入侍班詩軸

明 文震孟 行書初入侍班詩軸 綾本 縱214釐米 橫51.4釐米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論書帖軸 鄭燮

"揚州八怪"中的鄭板橋,是老少皆知的人物,他以畫蘭竹而聞名,他的書法也很有特色,他以隸書、楷書、行草書相融合,再加入畫蘭竹的筆意,自稱"六分半書”。這一風調從此件[行書論書帖軸]中可窺一斑。

古今名人大觀

明 祝世祿 行書七絕詩軸 紙本 縱215.9釐米 橫60.3釐米

古今名人大觀

篆書軸 鄧石如

鄧石如,原名琰,字石如,後以字行。清代著名的書法篆刻家,尤善篆書,時稱其四體書法為清朝第一。此作筆力圓勁,結體舒展,間架均勻平整,在平衡對稱中,通過橫斜變化求得多樣統一,疏而不散,密而不塞,疏密關係得宜。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天馬賦卷 董其昌

行書天馬賦卷 董其昌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巨幅長卷,字跡酣暢多姿,筆法矯健自如,有天馬行空之勢,它是明代後期大書法家董其昌的傑作,[天馬賦卷]原為米芾的書作,董其昌仿學古人,但加入了自己的筆意,表現出新的意趣。

古今名人大觀

篆隸書屏(之一) 趙之謙

趙之謙隸書中參用北碑楷書書意,用筆渾厚遒潤,頓挫有致,筆筆中峰,力透紙背。字行間筆意顧盼、朝向偃仰,又各具意態,行款顯得活潑巧麗。寓勁挺於流動之中。

古今名人大觀

邢侗草書臨《逸民帖》

軸 明 縱168 橫26.3釐米 邢侗(1551-1612),字子願,山東臨清人。明代著名書法家。帖學功力深厚,與董其昌、米萬鍾、張瑞圖並稱"邢張米董"。此軸臨王羲之《逸民帖》。 釋文: 吾前柬粗足作佳觀,吾為逸民之懷久矣,足下何以所復及此,似夢中語耶。邢侗。 明 縱168 橫26.3釐米 邢侗(1551-1612),字子願,山東臨清人。明代著名書法家。帖學功力深厚,與董其昌、米萬鍾、張瑞圖並稱"邢張米董"。此軸臨王羲之《逸民帖》。 釋文: 吾前柬粗足作佳觀,吾為逸民之懷久矣,足下何以所復及此,似夢中語耶。邢侗。

古今名人大觀

隸書題畫詩軸 金農

金農,被稱為“揚州八家”之首席,尤以書法著稱。此隸書軸用筆取勢自然,在勻齊整飭中無呆板之弊。用筆拙重,體方筆圓,隸中帶楷,筆墨渾厚,具沉重雄健的風姿。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謝翱五律詩軸 倪元璐

綾本 縱157.1釐米,橫41.5釐米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號鴻寶,浙江上虞人,明代著名的書畫家。進士出身,歷官至戶、禮部尚書。擅書法,行草尤極超逸。此書為行書錄宋代謝翱五律詩,其用筆蒼古勁爽,結字跌宕奇逸,章法字距茂密,行距寬疏,注重節奏變化,尤以氣骨見長。

古今名人大觀

翁方剛

清 37.8×224.8釐米 翁方剛(1733-1818),字正三,號覃溪,晚號蘇齋,北京人。清代著名書法家。精金石考證,擅鑑定碑帖,對著名碑帖考證題跋甚多。書法學歐陽詢、顏真卿、蘇軾,有樸靜之境,行書、小楷皆精,並能隸書,與同時的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

古今名人大觀

張弼草書《蝶戀花》

詞軸 明 縱151釐米 橫61釐米 張弼(1425-1487),字汝弼,號東海,上海松江人。明代書法家。工草書,書法雜以今草、章草,自成一體。此軸以草書書寫,通篇佈局疏密有致,字形大小錯落,運筆靈活,氣勢雄偉。 釋文: 鍾送雞黃昏報曉(鍾送黃昏雞報曉),昏曉相催,世事何時了。萬古千秋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忙處人多閒處少,閒處光陰,能有幾個人知道。獨上小樓風雲杳,天涯一點青山小。 右調寄蝶戀花。東海翁為任錦衣書

古今名人大觀

康有為行書《泰山》

康有為行書《泰山》詩軸 清 151.2×40.5釐米 康有為(1858-1927),原名祖飴,字廣廈,一字更生,號長素,廣東南海人。清末著名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康有為自幼學書受家庭薰陶,早年習王、歐、顏、蘇、米諸大家的書藝。中年之後,倡導北碑,博覽多種金石碑刻,創立出獨特 "康南海體"。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軸 黃道周 冷金箋

行書軸 黃道周 冷金箋 縱143.2釐米,橫53.8釐米 黃道周(1585-1646),字幼玄,一字螭若,號石齋 ,福建漳州人,工書法,真、草、隸自成一家,行筆嚴峻方折,不偕流俗,一如其人。此書為作者五十八歲時期的作品,其書風峭萬方勁。

古今名人大觀

鐵保草書軸 清

鐵保草書軸 清 縱207釐米 橫41釐米 鐵保(1752-1824),字冶亭,號梅庵,亦號梅翁、鐵卿,舊譜姓覺羅氏,後改棟鄂,滿州正黃旗人。清代著名書法家。楷書學顏真卿,草書宗法王羲之,兼學懷素。與劉墉、翁方綱、永瑆(成親王)齊名。 釋文: 香光雲:餘性好書而懶矜莊,多縱橫斷續語。雖無白不書,皆無倫次語,然餘不好書名,故書有澹意。 已卯(嘉慶二十四年,1819)六月,梅翁。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七律詩軸 歸昌世

行書七律詩軸 歸昌世 瀟金箋 縱117.3釐米,橫30.4釐米 歸昌世(公元1574年-1645年) 字文休,?假菴,江蘇崑山人。明末著名書畫篆刻家。此書為作者四十歲時期的作品,書風清雅流美。

古今名人大觀

行書五絕詩軸 張瑞圖

行書五絕詩軸 張瑞圖 紙本 縱112.6釐米,橫28釐米 張瑞圖(1570-1644),字長公,號二水,又號白毫庵主,晚稱果亭山人。福建晉江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官至大學士,善畫山水,尤工書,與邢侗、米萬鍾、董其昌並稱"明四家"。此行書意氣雄曠,極吞吐騰挪之致。

古今名人大觀

弘曆行書《龍井八詠》

弘曆行書《龍井八詠》詩卷 清 縱89釐米 橫34釐米 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清高宗,年號乾隆。工詩,善書畫,每遊歷一處,多作詩紀勝,御書刻石。其書學趙孟頫,圓潤秀逸。

古今名人大觀

清 黃慎 草書詩軸

清 黃慎 草書詩軸 紙本 縱141.2釐米 橫79.3釐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