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全球AI報告:人才需求暴增35倍,程序員再不轉行就晚了?


斯坦福全球AI報告:人才需求暴增35倍,程序員再不轉行就晚了?


又到年底了,這不,今年的斯坦福全球AI報告終於發佈了!

斯坦福全球AI報告是從去年開始,由斯坦福大學發起,彙集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OpenAI、麥肯錫等機構的多位專家教授,從學術、工業、開源、政府等方面,追蹤和分析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其中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都是目前AI和機器人等學術領域的最高學府,也是AI人才的“搖籃”,該報告可以說是具備相當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AI“網紅級”科學家吳恩達為報告提煉了以下兩個結論:

1. AI正在快速發展,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工業界都是如此。

2. AI的發展仍不均衡,在多樣性、包容性方面仍需努力。

斯坦福全球AI報告:人才需求暴增35倍,程序員再不轉行就晚了?

吳恩達Twitter發文

其中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美國無論在論文發表、創業公司數量及AI綜合實力上都是全球第一。

中國AI追趕的速度也相當驚人,例如論文數量、學習AI及機器學習學生數量以及機器人的部署等方面,正在奮起直追。

而值得關注的是,據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機器學習(ML)人才需求已經是2015年的35倍!


斯坦福全球AI報告:人才需求暴增35倍,程序員再不轉行就晚了?


從近期國內外各大互聯網和科技企業求賢若渴“搶人”的勢頭來看,AI人才短缺早已成為整個行業共同的難題。

此外,最近業界還曝出AI相關專業應屆博士畢業生年薪高達80萬、62%的中國高校相關畢業生選擇去美國工作等消息, 讓人對如此“人才荒”感嘆不已。

與此同時,有人發出疑問,傳統程序員能不能轉行AI?現在轉行算晚嗎?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

但是,對於傳統程序員來說,AI行業的門檻和難度都不低,傳統程序員轉行需要經過系統和深入的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並非易事。

我們今天就從AI最基礎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簡稱ML)為例,與大家探討一下程序員轉行AI領域。


斯坦福全球AI報告:人才需求暴增35倍,程序員再不轉行就晚了?


什麼是機器學習?

首先,機器學習是AI的入門,也可以說是一個分支。

其次,從字面上來解釋,機器學習就是讓機器實現自我學習,模仿或學習人的行為,並不斷完善自己。

再者,要掌握機器學習並不簡單,它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涉及概率論、統計學、逼近論、凸分析、算法複雜度理論等多門學科。

簡單來說,機器學習是一門極具基本功的學科或領域,除了程序語言外,還需要掌握數學基礎(數學統計)、經典算法等一系列專業性較高的知識。

因此,從事機器學習的人主要包括兩類人。

第一類,是程序員出身,並具有數據基礎。

第二類,則是擅長統計學,同時熟悉算法和程序語言。


斯坦福全球AI報告:人才需求暴增35倍,程序員再不轉行就晚了?


與數據打交道

數學是機器學習的一大門檻。

機器學習不僅需要大量的數據積累,更要輸出特定的算法模型,以便讓機器實現自我學習。

這一過程需要經過複雜的數學計算,其中包括大量的數據挖掘和分析。

基本所有常見機器學習算法都需要的數學基礎,例如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學、統計學等知識都不可或缺。

所以,機器學習入門的第一步就是與數據打交道,學好數學非常有必要。


斯坦福全球AI報告:人才需求暴增35倍,程序員再不轉行就晚了?


從“術”到“道”

算法和程序語言的區別在哪裡?

通俗的來說,算法是處理解決問題的思路及辦法,程序語言是按照一定語法把算法表達出來。

算法,就是一系列清晰的指令和邏輯判斷,以計算出結果。算法的優劣不僅體現在時間、空間,還對執行效率和結果起到決定性作用。

現在機器學習領域有很多的經典算法,例如感知機、KNN、樸素貝葉斯、K-Means、SVM,AdaBoost、EM、決策樹、隨機森林、GDBT,HMM等等。

程序語言,就是用來定義計算機程序的形式語言,例如常見的Python、C++、Java、Lisp、Prolog等。

它是一種標準化的交流形式,用來向計算機發出指令。任何一種程序語言都能夠正確的定義和處理計算機所需要的數據,並在不同情況下執行適當的行為。

如果將程序語言比喻為“術”,就是指數據執行和處理的能力。

而算法則是“道”,也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思維。

傳統程序員主要運用的是程序語言,即“術”,而到了機器學習層面,更多地將利用的是算法,藉助算法建立各類模型,以實現學習,就是所謂“道”。

從“術”到“道”轉變,不僅是對程序員的能力的考驗,更是思維模式和處理方式的飛躍,難度同樣不小。


斯坦福全球AI報告:人才需求暴增35倍,程序員再不轉行就晚了?


理論結合實踐

如果說大數據是燃料,算法就是鍋爐。

然而,所有的AI產出必須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否則毫無意義。

所以,AI非常強調應用,機器學習亦是如此。

如今,各大企業都在強調應用場景,努力實現AI的商業化落地。

在全球,儘管美國在研究和學術上領先優勢明顯,但在應用場景上,國際上普遍認為中國要強於美國,也就更有利於AI的落地。

因此,在一頭扎到專業知識中去的時候,也要多多結合實際應用場景,理論結合實踐,全方位考慮問題。

針對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應用場景,融入不同的程序語言、框架、算法在機器學習領域都是家常便飯。


斯坦福全球AI報告:人才需求暴增35倍,程序員再不轉行就晚了?


終身學習

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完善自己,才能趕上時代的步伐。

如今,AI不再是學術機構或研發實驗室的理論研究,它也成為一種顛覆或改變整個社會的基礎性技術,從而帶給我們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傳統程序員轉行AI同樣需要以顛覆自己、塑造全新的自己為目的,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從而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由於機器學習等AI相關技能不僅依賴專業知識和實踐,還需要系統性的學習過程和深厚的學術氛圍,因此AI人才往往都畢業名校,並有較高的學歷,更有大量中國高校畢業生遠赴美國繼續攻讀博士專業。

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傳統程序員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前往高校和科研機構再深造或充電,對於轉行也非常有必要。

同時,努力將學習和研究結合到具體的應用場景和實踐中,勢必將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畢竟,AI早已公認為未來10-20年最重要的科技創新“利器”,併成為全球各個國家的共同爭奪的新戰略陣地和目標,其發展前景可期。


斯坦福全球AI報告:人才需求暴增35倍,程序員再不轉行就晚了?


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氣工程系的副教授、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的主任 吳恩達

最近,業界活躍的吳恩達發佈了AI轉型手冊(Transformation Playbook),為企業用AI改造公司出謀劃策。

其中就提到企業內部建立內部AI團隊的重要性。

設想一下,未來各大公司內部都設有AI部門,將是怎樣的景象?

綜上所述,AI前景廣闊,轉行AI何時都不算晚,最重要的是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堅持不懈的信念。

程序員,你準備好了嗎?

文中圖片均來自pixabay.com及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