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蘋果起“內訌”,殺雞給猴看?

2017年11月,福州立案的蘋果與高通專利官司終於在近日有了一個結果。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估計要問了,兩家美國企業怎麼到中國來打官司了?

高通、蘋果起“內訌”,殺雞給猴看?

其實,這兩家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打官司了。根據媒體統計數據,截止2018年6月,蘋果和高通在6個不同國家的16個司法管轄區內正在打50多場不同的官司。

此次在福州的官司是怎麼回事呢?早餐君先來簡單敘述下整個事情的起因。

美國高通方面向中國法院提交證明,稱蘋果侵犯了高通兩項軟件專利:主要是關於在觸摸屏上調整照片大小、外觀和管理應用程(包括在手機上瀏覽,尋找和退出應用時通過觸摸屏對應用管理的方式)。涉及到禁售的蘋果手機類型包括了: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

其實,簡單來說,兩家企業就是因為70億美元的專利費鬧掰的。很多關注科技專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不僅專利費上高通收取的百分比最高,而且還是以整機售價的專利費收取。蘋果方面不認可這種收費方式,認為這是“霸王條款”,因為之前在購入高通的基帶的時候已經付過費用了。雙方因此徹底鬧僵。

高通、蘋果起“內訌”,殺雞給猴看?

近日,為期一年多的官司終於有了新的進展。2018年12月10日,高通宣佈,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授予了高通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要求他們立即停止針對高通兩項專利的、包括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產品的侵權行為。不僅如此,回到美國大本營的高通依舊沒有想過放過蘋果,同樣發起了同樣針對蘋果iPhone產品技術專利侵權的訴訟。

看到法院的裁定,可能很多朋友都覺得大快人心吧。畢竟近段時間裡,一些表裡不一的朋友可沒少給咱們民族企業“使袢子”。現如今,自家企業開始起“內訌”,咱們這群吃瓜群眾當然要湊個熱鬧了。不過,也想提醒下大家,不要高興的太早。在早餐君看來,高通、蘋果起“內訌”,就是殺雞給猴看。怎麼說?

高通、蘋果起“內訌”,殺雞給猴看?

上文也提到了,高通的專利費不僅是市場最高,而且還是按整機售價的百分之五收取的。也就是說除了軟件自身的專利費,還得支付一筆“額外”的費用。大家也知道,國內除了華為手機是搭載自己研發的麒麟芯片,其他的國產手機大多采用的是高通驍龍芯片。要是蘋果在專利案中敗下陣來,專利收費上只能接受高通的“雙重收費”模式,高通今後只會更加肆無忌憚,對於國產手機來說只能交更多的專利費。到頭來,多出的專利費還是要咱們消費者身上抽。

反之,要是國產手機最大的競爭對手蘋果公司專利案中贏得勝訴,恐怕到時問題還會更加複雜,在這裡早餐君也不多說了,只希望國產企業能加快自主研發的步伐。要是科技研發一直被別人“掐脖子”,何談發展,強大,更別提能從裡面分“一杯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