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二手房價格反彈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自2017年11月開始,成都瘋狂上漲的二手房開始在高位穩定。在整個2018年持續的政策高壓下,供應量開始大幅上漲,二手房價格開始大幅下降。

鏈家網數據顯示,成都二手房成交均價已從今年初的最高價下跌20%左右。供應房源量也從去年最低點的14000餘套,增加到現在的59000餘套,達到了近幾年的最高點。

那麼,二手房還要跌多久?跌到什麼價格才會穩?

近期,我關注到鏈家網二手房價格趨勢,發現成都二手房價格開始出現小幅回調!如下圖:

成都二手房價格反彈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鏈家網成交系統數據顯示,10月,成都鏈家成交均價為13324元/㎡,11月成交均價為13458元/㎡,輕微上浮約1%。

其實,這個上浮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我們應該注意重點:二手房已經沒有大家所認為的暴跌了!

二手房成交價開始小幅反彈

相信有不少購房者看到這個數據,第一感受是懷疑它的真實性。但是,對於長期關注二手房市場成交的人來說,這個數據一定是存在說服力的。

因為購房者更多注意的是掛牌價。

以11月為例,成都鏈家網的成交價為13458元/㎡,但掛牌均價為15721元/㎡,中間有超過2000元/㎡的差價。

值得注意的是,掛牌價依然是有持續下跌的趨勢,也就是說,賣方市場的心理預期還在不斷下探。

儘管大量的成交數據表明二手房價格已經反彈了,但是掛牌價與成交價的差價依然較大,市場並沒有直觀感受到成交端口價格的變化。

但是,成交價上漲也分區域

如果把成都整體的數據分解到各區市縣,成都鏈家網公開的數據顯示,成都主城及近郊的二手房成交價格確實有輕微反彈的跡象,但例如青白江區、眉山等遠郊或換成區域依然處於下跌週期。

這就是我們此前提過的,房價上漲與下跌的滯後性。

一線城市的市場變化永遠要快於二線城市,二線城市優先於三四線城市。當然,在一個城市內也有這樣的先後順序,核心區域的市場變化快於遠近郊區域。

很顯然,現在成都已經錯過了二手房出讓的最佳時間點,價格、市場環境都不適合。買家怕買虧,不敢輕易下手,賣家怕賣虧,掛牌價居高不下。

二手房成交價反彈,會長期持續嗎?

我認為,在成都,二手房價格始終是與新房價格掛鉤的。畢竟,成都目前還未完全進入存量房市場(以二手房成交為主)。只要新房價格比二手房便宜,那麼二手房一定不會大漲。

目前的關鍵點在於成都新房市場不穩定,一方面是土拍地價,另一方面是新盤預售價格。

部分購房者開始急於入手二手房,導致近期二手房成交價格的小幅上漲。但賣方市場的預期依然是處於下滑的階段,直至預期(掛牌)價格與成交價格幾乎持平,二手房價格才算穩定。

我認為,這種反彈的趨勢不至於長期持續,但也可以說明二手房的成交價格可以說基本到底了。觸底之後,如果政策不變,將會保持長期陰跌的趨勢。

談一談關於二手房後市的預判:

其實通過觀察近期二手房掛牌價,我們可以發現,曾經的華府、大面、大豐、等近郊熱門板塊的二手房價格降幅是非常明顯的,而且成交也非常活躍。

這些區域在過去大部分住宅都以剛需為主,並且區域配套相對滯後。

成都二手房價格反彈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方面是由於這些區域前幾年的投資人群正在釋放房源;另一方面則是改善置換的需求開始增加。由此,新一輪的剛需群體開始入場。但這些區域二手房整體還是供大於求,房價或許還會越賣越便宜。

而當下,主城區核心區域的二手房成交價則出奇地穩定,雖成交量不多,但價格浮動不大。這些優質板塊的二手房往往也是第一個開始漲,最後一個迴歸。

一方面是由於改善需求的進入,不管是對地段的改善或是戶型;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核心區供應有限,且供應新房價格高,賣方的心態穩定。對於這些區域的二手房,我認為成交價會保持長期堅挺。

這個階段下最適合賣一買一的置換人群,不怕賣虧,也不怕買虧。

當然,以上分析都來源於當下的政策環境(政策嚴控期)。如果政策不變動,隨著供應不斷增加,整體住房需求量下降,預計二手房在未來也將保持長久陰跌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