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患病倒下 7歲兒子挑水做飯照顧全家 不捨得花壓歲錢


7歲的溫志源長得虎頭虎腦,特別好動,不知他哪來的力氣,整天就像個“瘋子”似的滿山跑,很難見他靜下來。上氣不接下氣的父親說:“我年輕時也是這樣渾身有使不完的力,如今連走路都困難,家裡就指望這個娃快點長大。”

河南盧氏縣五里川鎮古墓窯村有1300多口人,300多戶人家,這裡的村民很少外出打工,因為上世紀50年代村裡就發現了輝銻礦,由於開採技術滯後,幾十年裡斷斷續續,到了上世紀90年代開採進入高峰,全村的青壯年幾乎都跑去了。

溫志源的爺爺今年74歲,當年帶著兩個兒子都跑到礦上去了,因為井口距離他家只有一袋煙的功夫,站在家門口都能看見父子幾個從井口出來,雖然當初每天只有五六塊錢的收入,但對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百姓已經很滿足了,兩個兒子都娶親生子,蓋起了幾間土坯房,小日子過得比較平靜。


直到2008年,村裡出現咳嗽的人越來越多,曾經在礦上幹過的壯漢大都出現這種症狀,嚇得大家趕緊去醫院做檢查,結果全村100多人被確診為塵肺病,打工掙來的錢遠不夠治療開支,給誰借錢都困難。隨後幾年,村裡喪事不斷,今天你給他扛棺材,說不定哪天就輪到別人給你扛棺材,看到村裡的塵肺病人一個個倒下,溫家父子都離開了礦區。

山裡人主要依靠外出打工,整天待在家裡也不是個辦法,溫志源的父親和大伯又跑到青藏高原去打工了,正常人在這裡呼吸都困難,更何況兩個塵肺病人,別說幹活,連喘口氣都困難,兄弟兩隻好打道回府。

村裡有一所小學,距離溫志源的家比去礦上要遠得多,往返需要兩個多小時,由於坡度太陡,班車開不到村民家門口。溫志源的父輩當年都在這所學校唸書,56歲的王長波是學校裡唯一的老師,曾經也畢業於這所小學,他還教過溫志源的父母。當年這所學校有100多名學生,隨著撤點並校,如今只保留到二年級。


溫志源在班裡成績即使再差也排在第二名,因為全校只有兩名二年級學生。10月10日,老師說兩個娃各有千秋,一個好動,一個好靜,溫志源數學成績較好些,對數字比較敏感,乘法口訣表背的滾瓜爛熟,他的理想是長大後要去做生意,掙很多很多的錢給爸爸治病。

今年暑假期間,村裡來了一個照相師傅,因為山大溝深,師傅要溫志源去各家吆喝村民過來拍照,小傢伙跑得比誰都快,不一會兒就吆喝來了20多個村民,因為村裡的塵肺病人都知道自己壽命不長,趕緊準備好遺像,以防萬一。父親溫建勇就花20塊錢和媳婦拍了一張合影照掛在家裡的土牆上。

照相師傅為了答謝這個小朋友,免費給他拍了一張16寸的大照片鑲在木框裡,溫志源可得意了,跑跑腿別人就送了我一張大照片,這張大照片就擺放在他床頭,睡覺前總要瞧上一眼。

因為學校只有兩名學生,很難對兩個娃的學習成績做個比較,但溫志源確實是家裡一條硬漢,力氣比起同齡娃要大得多,扛半袋面上山不成問題。

這個娃平時話不多,但心裡有數,放學回來根本用不著招呼,主動會找活幹,只要見爸爸不在家,他就會早早地站在路邊等待,攙著爸爸上山。家裡跑腿的事都交給他去完成,就像個小通訊員,村裡診所、小賣鋪的人都認識這個小男娃,至於上山砍柴、餵豬、洗碗等家務就更不在話下了,即使下地幹活也有那麼一點莊稼漢的味道,他成了家裡最強壯的男子漢。

爺爺和爸爸都病倒了,連種莊稼的力氣都沒有,姐姐在外地上中專,大伯病情非常嚴重,上個月差點沒救過來,好在救護車及時趕到,不然就沒命了。考慮身體狀況,大伯在學校附近租房做點小生意,溫志源每天下課就會去看望大伯,順便捎點山上的土特產過來。


母親說,家裡的男人都病倒了,還有幾畝耕地,靠我這個女人累死也難維持這個家,好在小娃子懂事,我做孃的都覺得不好意,娃身上的衣服都是別人穿過的,家裡幾乎沒給他買過新衣裳,平時去學校口袋裡沒裝過一分錢,即使過年老人給幾個壓歲錢,娃也不捨得花,娃長這麼大連火車都沒見過。

學校只有兩個同歲的娃,小哥倆相處的很好,在校形影不離,玩得非常開心。

溫志源幾乎沒穿過新衣服,都是別人穿過的舊衣服。

溫志源說他長大後要去外面打工,還可以坐火車,電視裡看火車跑得比馬還快。等掙了錢先買一輛小汽車,要是爸爸快不行了,就開著小車送爸爸下山去醫院救命!#今日頭條攝影大賽##最有意思的鄉村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