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塔拉瓦小試牛刀

美軍收復阿留申群島之後,終於開啟了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暴走”模式,從此以後太平洋戰爭進入了美國全力進攻,日本拼死防守的階段。下面向大家介紹的戰役便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第一次遇到的日軍拚死防禦模式,這場戰役便是塔拉瓦環礁戰役。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塔拉瓦小試牛刀

這場戰役的發端是由美國製定的“虐日”方略決定的。按照美國人制定的作戰準則,攻佔日本本土是太平洋戰爭的終極目標,而要攻佔日本本土就要先佔領菲律賓做跳板;而要想拿下菲律賓,就要先佔領馬里亞納群島作為前進基地;為了能夠取得馬里亞納群島的控制權,要先把馬紹爾群島佔領;為了能夠攻佔馬紹爾群島,就要先佔領塔瓦拉環礁作為軍事行動前線基地。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塔拉瓦小試牛刀

大家看明白了吧,美國人就是按照這麼個路徑將小日本虐死的。之前在中途島戰役和瓜島海域的所羅門海戰役中,日本聯合艦隊已經是損兵折將,被美國人打的丟盔棄甲,彈盡糧絕,雖然還能靠一些家底苟延殘喘,但是已經不能指望日本海軍能夠對美國太平洋艦隊進行毀滅性打擊了。由此,隨著美軍進入“太平洋暴走”模式,日本人開啟了自己的“太平洋玉碎”模式。

廢話不多說,阿留申群島戰役結束後半年,美軍開始大規模反擊。日本方面對美國的戰略意圖還是比較清楚的,其實猜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於是在1942年就開始加強在塔瓦拉環礁的防禦工事,因為是“環礁”,陸地面積並不大,打起來回旋餘地也不大。所以在島上的守備司令海軍中將柴崎惠次決定在灘頭就進行拼死一戰,想想也是沒辦法,沒什麼陸地面積,不在灘頭打上哪打去?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塔拉瓦小試牛刀

經過一年的努力,日本人在這塊不大的環礁上修建了500個碉堡,再放上50門火炮,在海灘上設置了混凝土三角錐障礙、鐵絲網、木質柵欄,所有的防禦工事用椰子樹和珊瑚砂覆蓋,有些防禦工事甚至用鐵板加固,大炮都放在混凝土掩體中,炮口對著淺海區域。防守部隊連民工(這些民工很可憐大部分都是朝鮮人)算在內4800人,都在戰壕裡移動,這樣可以抵禦美軍強大的炮火掩護。柴崎惠次曾經誇下海口“美國人要用100萬人花100年才能拿下塔拉瓦”,這廝真是被驢踢了。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塔拉瓦小試牛刀

1943年11月10號,美國大軍開拔,從珍珠港向塔拉瓦環礁進發。17艘航空母艦、12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66艘驅逐艦、36艘運輸艦,共計35000作戰士兵。20日凌晨進入作戰區域並停泊,岸上日軍馬上用岸炮向美軍的軍艦攻擊,軍艦反擊,炸了日軍的彈藥庫,產生了一個大火球四處亂竄了一會兒,美軍視為奇觀。艦載機也來參戰,對地面一頓亂炸。其實在三天前,美國陸基航空兵已經開始地面轟炸了。一頓亂炸之後,看到地表的日本大炮給炸的差不多了,本次戰役的美軍指揮官史密斯少將下令進行搶灘登陸。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塔拉瓦小試牛刀

一開始登陸問題就來了,美軍算錯了潮汐的時間,選擇的登陸地點吃水太淺,登陸聽到不了岸邊呀,而且岸邊還有很多木樁、鐵絲網。結果,只有少量部隊到了灘頭,大部分在海邊晃悠著,進也不得、退也不得。日軍抓住這個機會,使用所有能用的武器攻擊進退不得的美軍登陸部隊,是美軍傷亡慘重。這時,先期進入灘頭的登陸部隊發揮了重要作用,一邊作戰、一邊清除障礙,日軍亂如麻的炮火中向前推進。本來在這個時候坦克可以派上用場,可是最先投入戰鬥的三輛坦克還沒到岸邊就被擊沉了,後來又有兩輛坦克到了岸上,還沒往前啟動直接就被炮火擊中成為廢鐵。還有三輛坦克歷盡千辛萬苦悄悄密密的從炮火不是那麼密集的地方登陸了,開坦克的總算鬆了口氣,轟的一生,一發炮彈擊毀了一輛,剩下兩輛趕緊往前移動,有轟的一聲,另外一輛被日軍預先埋設的地雷炸了。最後就剩一輛坦克能用了。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塔拉瓦小試牛刀

就這樣,美軍最後用了6、7個小時,總算是完成了搶灘登陸,開始突破日軍第一道防線。柴崎惠次的指揮所在當天下午被美軍的炮彈不偏不倚的擊中,曾經誇耀美軍要用100年佔領塔瓦拉環礁的柴崎惠次直接就在戰役第一天被報銷了。這樣,日軍的指揮中樞徹底報廢。而且美軍的炮火實在太過兇猛,將日軍敷設的通訊網絡也一併摧毀了,日軍已經陷入全線被動了。到了晚上,美軍終於進入了島嶼的中部地區,距離日軍在環礁的飛機場不遠了。可是雙方經過一天的戰鬥都精疲力盡,戰場上開始沉寂下來。日軍利用間歇重新進行集結;美軍也很慘,因為岸邊防登陸障礙還沒有清除乾淨,運輸艇過不來,結果作戰部隊只能在岸邊廢棄的登陸艇裡度過了沒水沒糧食的一夜。不過,第一天已經有5000名陸戰隊士兵上了岸,雖然損失了1500多人,但想想戰況,也算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21日戰況依舊,雙方你來我往,因為日本人在夜間重新部署了陣地,居然把美軍的兩股進攻部隊分割開來,造成了美軍的混亂。沒辦法,邪惡的美帝從艦上搬來了跟小火炮似的重型機關槍一直打到中午才把日軍的陣地消滅。到了下午,美國人已經前進到機場附近了。此時美軍陣地連成一片,優勢已經很明顯了。22日美軍的登陸徹底順暢了,大批援軍趕到增援,將日軍壓縮到整個島的南部區域,日軍殘餘的部隊已經無法組織有效的進攻來延緩美軍推進。但是23日早晨,日本的一艘潛艇居然擊沉了一艘美軍的護航航空母艦,一下子美軍就陣亡了689人。儘管對島上的戰局沒有影響,此事卻令這次戰役美軍的傷亡人數激增。上午,日軍終於開始“玉碎”了,300多人衝向美軍陣地,有200多人被殺死,23日中午過後,美軍徹底佔據塔拉瓦環礁。

美日對決太平洋之塔拉瓦小試牛刀

此役結束,日軍只有一名軍官、16名士兵、129名朝鮮勞工生還,4690戰死;美軍1696人陣亡,令朝野震驚,因為美軍的兵力是日軍的7倍,而且從天上到地下所有的支援全都用上了,居然還有如此重大的傷亡。戰役指揮官史密斯少將就對這場戰役頗有微詞,認為根本沒有必要為攻佔這麼個“破地”,付出如此重大代價的。是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失誤才造成此次戰役的結果。可是其他將領對史密斯的觀點不認同,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都認為這個戰役是必須要打的,因為“我們將日本放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門一腳踹開了。”

其實此次戰役只不過是美國人在太平洋戰爭中艱辛奪島的開始,等待著他們的將是日本人無數次“玉碎”。縱觀本次戰役,日本與美國之間的人力、物力差距已經顯露無疑。日軍在根本沒有支援的情況下艱苦作戰了三天,在1.39平方公里的作戰區域裡同火力無比強大的美軍進行了一場必敗的戰鬥;美軍因為之前沒有搶灘登陸作戰的經驗(瓜島和阿留申群島根本不能算作搶灘登陸作戰),雖然有天上、海上、地面的重火力支援可依然付出重大傷亡。但這也為以後的登陸作戰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只不過這種經驗過於苦澀了。

此時,1943年末,勝利的天平已經傾斜,美國的戰爭機器已經開足馬力,遠洋船隊已經徹底組建完畢,第一工業強國的生產、製造能力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最終將把小日本打入十八層地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