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祕的白倮人村落

在雲南中越邊境麻栗坡縣原始森林深處,聚居著彝族的一個支系——白倮人。

隱藏於崇山峻嶺之中的城寨白倮原始部落,被稱為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94戶人家411人全部是白倮人

隱藏於崇山峻嶺之中的城寨,寨前寨後,矗立著參天古樹。幾個成年人才能摟抱合圍的參天古木,隨處可見。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城寨被群山峽谷所環抱,茂密的原始森林將其藏在其中。沿著崎嶇的石板小路,鑽過一個長滿青苔的石洞寨門走進山林,裡面便是城寨白倮人的聚居地。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城寨位於麻栗坡縣東部的董幹鎮新寨村委會,距縣城134公里。現今居住著的94戶人家411人,全部是白倮人,至今還保留著古樸的生活方式及習俗。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據專家們的推測,目前世界上白倮人的總人數僅有2000餘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一直以來,他們傳遞信息的方式都是口頭傳唱或是用圖像傳遞。而圖像傳遞,主要是靠服飾來完成。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城寨白倮人以其保留著的古樸著裝、奇異的民間風俗和獨特的幹欄式建築,而被列入雲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住建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最傳統村落”。

世界現存最古老的白倮人村落

一直以來,生活在這個古老神秘的原始部落裡的人們,對外自稱白倮人。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專家學者才將他們確定為彝族的一個支系。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城寨的白倮人說,他們的祖先來自崑崙山。因沒有文字,城寨的白倮人是何時從遙遠的崑崙山遷徒而來,已無從考證。只能從他們世代傳唱的古老歌謠裡,隱約感受到遙遠的過去。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彝族支系白倮人,其衣食住行與其他地區彝族相比,存在較大差異。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白倮人內部,生活習慣也呈現地域性差別,其複雜的歷史淵源和多元的文化傳承因子,給白倮人抹上了幾絲神秘色彩。

至今,白倮人在文山州境內主要以富寧縣及麻栗坡縣一帶的更具特色。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據一些民族學專家們的考察推測,城寨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白倮人村落。

白倮人對樹木有著宗教似的崇拜

城寨白倮人村寨所體現的民俗民風,都是原生態、原汁原味的文化,是雲南其他地方少有的少數民族的民俗資源。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白倮人對樹木有一種宗教似的崇拜,他們相信樹木是有靈魂的,樹木和他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有很大的關係。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白倮人出生的嬰兒,要將胎衣裝進一個竹筒裡掛在樹上,這寓意著小孩今後和大樹同生同長。老人則要找一棵“靈樹”作為自己死後靈魂的寄託。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因此城寨周圍保留了這片珍貴的原始櫸木樹群。這種學名叫櫸樹的大樹,在當地叫榔樹。“千年的房子萬年的榔”,說明這種生長慢、經久耐用的樹木十分珍貴。如今櫸樹已經變成野生動植物保護法保護的珍稀樹種。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因為白倮人對樹木的崇拜,一律不砍寨中和周圍的大樹的祖訓,不知從那一代就開始傳了下來,如今即使樹木枯死倒在地上,他們也任其腐爛,歸於泥土。至於建蓋房屋用到的樹木,白倮人都是出錢到寨外購買。

不同季節和節日跳不同的舞蹈

城寨白倮人在不同季節裡都有自己的節日,但最為隆重的是農曆四月第一個龍日的“蕎菜節”。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蕎菜節在當地又叫“過蕎年”,白倮人把“蕎菜節”視同過其他民族大年。節日裡,白倮人殺雞宰牛祭祀,到菜地裡喊蕎魂“回家”,送到木樓上與祖先共享。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穿著盛裝的白倮男女老幼在寨老的帶領下,齊集村邊的龍樹下,在銅鼓的敲打聲中,盡情表演獅子舞、棍棒舞等各種舞蹈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白倮人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小米、棉花等作物,但為什麼他們將“蕎菜節”作為自己民族代表性的重要節日呢?這也只能是白倮人的傳說,已經無從考證。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白倮人居住在深山密林裡,被學者稱為“原始部落”,遊人稱他們居住的地方為“世外桃源”。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城寨白倮人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節日要跳不同的舞蹈,蕎菜節跳“蕎菜舞”,新房修好跳“進新房舞”,栽秧時跳“栽秧舞”,平時玩耍就跳“月亮舞”、“竹竿舞”,“三胡舞”……

白倮人銅鼓舞走出了村寨

在眾多原始舞蹈中,其中別具特色的,要數起源於白倮人葬禮的銅鼓舞。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最古老的有兩對銅鼓,每對都分“一公一母”,公小母大,公鼓高45釐米,直徑50釐米,重約40公斤左右,響音宏亮。母鼓高45釐米,直徑57釐米,重約60公斤,響音大而低沉。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銅鼓舞在舞蹈時,由一人擊鼓伴奏,眾人來跳。舞蹈的人男前女後,隨著鼓點節奏的聲響,向逆時針方向旋轉起舞,三十多個動作套路,隨鼓聲變化而變化,一個動作重複數次。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舞蹈時,銅鼓聲古樸雄渾,女性頭帕上的銀鈴聲清脆悅耳,加上舞姿優美,步調一致,令人陶醉。這些舞蹈蘊含著白倮人數千年的生產、生活習俗,凝結著古老民族舞蹈的風格。簡單的節奏、古樸的舞姿,彷彿在瞬間就將人帶回到了那遙遠的年代。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1999年10月,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以白倮人的銅鼓舞為藍本,創作舞蹈《敲響銅鼓》,作為建國五十週年獻禮節目進首都匯演,轟動北京城。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2009年10月麻栗坡縣晚霞藝術團同樣以白倮人的銅鼓舞為藍本,編排舞蹈《銅鼓長傘舞》,參加在韓國舉辦的“國際首爾杯音樂舞蹈大賽”演出,榮獲國際金獎。

建蓋幹欄式建築只需一把斧頭

勤勞的白倮人多半是能工巧匠。粗獷、灑脫的幹欄式建築,訴說著白倮男人的淡泊和堅韌;細膩、大方的白倮服飾,則展現著白倮女人的柔和與精巧。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整個村落掩映在參天的古樹密林中,在茂密的樹林裡,隱隱現出一幢幢一樓一底的木樓。這就是白倮人居住的杆欄式木樓。白倮人的木樓別具一格,它既不同傣族竹樓,也不像其他民族的樓房。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白倮人的木樓是典型的杆欄式建築,除了房頂的瓦片外全部是木質結構,上層住人下層養家畜。

白倮人的木樓一般窗戶較小,從房屋中間的樓梯上到二樓,就會發現白倮人的房屋主要分裡外兩大部分,外屋主要是客廳用,裡屋主要是居住用。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每戶人家客廳裡用泥土做的火塘都長年不熄,生活取暖做飯都靠這個火塘。

火塘上簡單地支著三個石頭或一個鐵製三腳架,安口鍋便可煮飯,晚上就在火塘旁的地板上鋪上草蓆睡覺,早上起來又將鋪蓋收好存放起來。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最為獨特的是,寨子裡的能工巧匠們在修建過程中只用一把斧子,不需要鋸子、鑿子、錛頭、推刨這些常用的木匠工具,用斧子將木料劈出各種掛口、方木、圓木、木板,然後環環相扣而成,還劈出花廊走道,整個工藝卻十分精美。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據考證,幹欄式建築起源於河姆渡文化早期,距今至少已萬年曆史,在中國其它地方,這種建築早已絕跡,而在城寨村卻被一代代傳承人傳承了下來。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繼承了這種房屋建築的匠人們,一般也是沒有金錢報酬的,村裡只要有人家建房蓋屋,村裡的匠人們都要義務幫忙,主人家殺只雞,吃幾頓飯就可以了。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前沿,隱藏了雲南最古老最神秘的白倮人村落

小貼士

麻栗坡縣為文山州下轄縣,位於雲南省文山州東南部,“以附近出產麻慄樹,而街市適建於山坡得名。

交通

自駕:昆明出發,沿石林方向,直行進入汕昆高速,朝彌勒/蒙自/文山/南寧方向,進入廣昆高速,行駛103.9公里,朝文山/南寧/朋普/鎖龍寺方向,到達麻栗坡縣。

火車:昆明到文山,從文山汽車客運站坐車到麻栗坡。

景點

麻栗坡烈士陵園:位於縣城北郊4公里處,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佔地50餘畝,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麻栗坡大王巖巖畫:位於縣城東郊大王巖巖壁上,巖畫依天然石壁繪製,是中國南方巖畫系統中紅河流域的代表性作品。

美食

麻栗坡坨肉、麻栗坡沙糕、硯山米線、麻栗坡米花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我們專注於雲南私人定製旅行,深度發掘雲南最美的旅行線路。隨時為您更新最新雲南出行資訊,讓您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七彩雲南的魅力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