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問題頻發的時期,買房更要謹慎


樓市問題頻發的時期,買房更要謹慎


對於大部分購房者來講,一生可能就經過兩次買房,一次是為自己,另一次就是為子女。而對於炒房者來講,房子只不過是財富升值和分配的方式,所以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講,買房是一輩子的大事情,稍有不慎就會房財兩空,最近媒體重點爆料了兩個關於買房之後出現問題的新聞,其中一個是業主都拿房產證10年了,但樓盤仍然沒有開工,而且還是一片荒地,開發商的解釋居然是拆遷問題沒有達成。另一個問題則是新買的房子,樓板居然不見了,而且周邊的水泥用棍子一動就會破裂,如此的工程質量是如何通過驗收的,這樣的房子是否能夠讓人居住?

這兩年由於房價過快的上漲,相關部門對於房地產的關注也很多,而且由於媒體的快速發展,一旦出現各種問題就會迅速曝光,諸如前一段時間的裸模事件,短短几天就被查封,但為何賣出去的房子出現的質量問題卻總是得不到解決?尤其是對於三四線樓市來講,那些多年捂盤和爛尾的項目,經過這兩年也起死回生了,或許沒有人深究的話,也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樓市問題總會有很多,而對於購房者來講,只能捂緊自己的錢包,看好要買的房子,最後千萬別衝動,仔細甄別。

首先,遠郊區域最好不要購買,對於大部分剛需群體來講,房子是用來住的,因此生活和工作等都要十分的便捷,遠郊的房子雖然價格上有優勢,房企也會過度的包裝未來發展和環境,但是仔細想想城市發展的速度,或許十年以後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畢竟現在的城市基本上飽和了,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其次,開發商的信譽很關鍵,一般房企進入城市的第一個項目都有保障,但是也不排除偷工減料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房價受到限制,地價快速上漲之後,所以最好購買那些能夠看房的項目真實的檢驗下房屋的質量。第三,不要貪便宜,工程房,抵賬房,小產權房,團購房等等,或許現在少花了一部分錢,但是最後還是要從其他的地方補回來,如果明顯的知道房子有過維權的行為,最好還是不要去購買。

臨近年末,各種樓市問題也會突發,房企也會為了回款而加速銷售,但是對於購房者來講,房子才是根本,尤其是拿來住的房子,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或者是物業問題,買房也成了一件糟心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