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或迎“四連跌”,過了週五加油或比年初還省

按照“十個工作日一調整”原則,本週五(12月14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再度開啟。機構測算數據顯示,本次油價調整可能出現“四連跌”,但跌幅將收窄。截至12月12日18時,綜合原油變化率為-2.87%,預計下調幅度為155元/噸。

OPEC+限產或難止國內油價“四連跌”

記者梳理發現,進入2018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已實現“十三漲十跌一擱淺”的調整。其中,11月30日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還迎來了自2014年12月以來的單次最高降幅。截至目前,汽油價格與年初價格持平,柴油價格較年初仍累計上漲15元/噸。

12月7日晚間,歐佩克(OPEC)+會議決定,從2019年1月起,每日減產原油120萬桶。其中,OPEC成員國減產80萬桶/日,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減產40萬桶/日,初步設定期限為6個月。

OPCE+減產協議雖好於預期的100萬桶/日,但隨後便有機構認為其減產額度不夠,若要扭轉當前原油供過於求、油價下跌的局面,高盛預計,至少需要減產130萬桶/日;而摩根大通則預計需要減產150萬桶/日。

無論如何,限產對於國際油價回調仍是一則利好消息,但截至12月10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19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61美元,收於每桶51美元,跌幅為3.06%。2019年2月交貨的倫敦ICE Brent(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7美元,收於每桶59.97美元,跌幅為2.76%。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走強降低了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的投資吸引力,令油價承壓下跌。同時,多家監測機構的數據顯示,主要產油國雖已達成限產協議,但近日國際油價的反彈並不明顯。這意味著,國內成品油價或將延續“連跌”態勢,本週五調價後,中國成品油價將低於年初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