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下龍灣,曾經是海盜猖獗之地,現在卻成為旅遊熱點


越南下龍灣,位於越南東北部的廣寧省下龍灣市,越南人把這塊區域稱之為東海,我國則習慣叫它北部灣海域。因為下龍灣的風光秀麗迷人,景色酷似中國著名的桂林山水,上世紀九十年代時,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把下龍灣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下龍灣也成為一個遊客雲集的地方。

在越南的版圖上,下龍灣可以劃分成東西兩片海域,西部是下龍灣,東部叫拜子龍灣。因為這兩個海灣是一個整體,所以現在對外就統稱為“下龍灣”。在下龍灣1553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目前查清的島嶼有1969座,一說有3000多座,大部分島嶼沒有名字,因為好多島嶼實在太小,有些就是一堵豎立在海面上的礁石。

在我國還是明末清初的年間,北部灣一帶是海盜猖獗之地,大量的海盜籍海灣而生,有些海盜還得到當時越南的阮朝政府的庇護。下龍灣的海域內遍佈著大大小小的島嶼,只要登上島嶼的最高處,就能觀察到海面上所有航行的船隻。而隱蔽在島嶼後背的海盜船,往往能出其不意地迅速出動,攻擊運輸船隻。因此,直到二十世紀,下龍灣一帶的島嶼,原住民還是十分有限,當地人也只是靠著沿海居住謀生。


有關下龍灣的形成,在越南有許多美麗的傳說。這些傳說還往往跟“龍”有著聯繫,下龍灣,在越南語中,便是龍下海的地方。其實在一萬年前,下龍灣還是一塊陸地,在其地表上面有著眾多的石灰岩峰林,也就是俗話說的“喀斯特地貌”。

大約在七千年之前,一次激烈地地殼變動,下龍灣所在的區域大部分沉入海水之中,原先居住在峰林間的居民,被逼朝陸地方向遷移。那些沉入海水之中的峰林,高的部分露出海面成為海上孤島,矮的部分變成海水中的暗礁。這一地貌特徵,跟中國的桂林山水形成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只不過桂林的水是灕江。

正因為如此,現在的下龍灣,變成一處“海上桂林”。一望無際的海灣,有綠色的海水包裹,海面上矗立著一個個千姿百態的石峰。說它是山峰,其實更像是一座孤島,島上還有綠樹、灌木叢點綴縈繞。如果剛好遇上海面上飄起薄霧,你能見到的一座座石峰,忽隱忽現,宛如仙境。


下龍灣的美,是由石、水和天色三個要素構成。下龍灣的峰林組成的石島,造型千姿百態,石島的外形同藍天,碧海相結合,能勾勒出一幅水墨畫。乘遊船行駛在下龍灣的海面上,仔細端詳路過的每座石島,發現它們長的好像都不同。有的石島如刀砍斧削的千仞絕壁,有的石島像雄偉壯觀的城池宮殿,有的石島像極孤舟垂釣的老翁,有的石島則似婀娜多姿的窈窕淑女。

更有趣的是,船行至位於木頭島的南面時,海面上有兩塊約12米高的小石山,好像一對展翅的大公雞,被一條狹窄的海溝分隔而面對面站立在海水中。當地人稱它為“鬥雞山”或“雙雞石”,由於越南人喜好鬥雞,這兩塊栩栩如生的石山,是下龍灣最獨特的形象。2000年時,鬥雞石還被選為越南旅遊業的標誌。

下龍灣的海水,一年四季總是呈綠色狀,這在其它海域不多見。綠色的海水,主要得益於下龍灣的海底,大多是石灰岩地貌組成,很少帶有泥土,即便有船舶駛過,翻滾的螺旋槳也無法攪動海底的石灰岩。所以下龍灣的海水,似乎永遠清澈透明,永遠呈現著綠色狀態。


蔚藍色的天空,也是下龍灣值得稱道的美景之一。除了陰雨天氣,下龍灣的天空總是藍的讓人陶醉,在這片沒有汙染的海域,空氣的潔淨程度很高。所以,下龍灣的藍天,幾乎就是一塊乾淨的藍色帷幕,纖塵不染。當然,每天的日出日落,也就成為自然界賦予下龍灣最好的禮物。你能在晨曦裡甦醒,也能在晚霞中迷失。

越南有位叫原玉的作家,曾經寫過這樣的話:“人一生中起碼要來一次下龍灣,好體會和相信生活是無窮無盡的。在這裡,憑著最簡單的石、水二字,大自然寫下了歌頌世界長存不衰的詩篇。”海上桂林下龍灣,一生必去看一次的地方。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