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的日子剛剛過去,你又為雙十二買單了嗎?

2018 年 11 月 11 日,在阿里巴巴全部力量的投入中,天貓雙 11 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成交記錄——2135 億;同時京東、蘇寧等平臺也給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單。時隔一月,雙十二緩緩而來,它試圖在消費場景下與雙十一劃清界限,但琳琅滿目的玩家們不這麼想。

今年的雙十二,顯得有點混雜。

小編注意到淘寶,口碑,餓了麼,美團,京東,網易考拉APP 中的多個頻道推出了打折、搶券、減免、一元起搶等活動,但從整體的陣勢來說,並不如口碑餓了麼聲勢浩大。相比於前兩年美團的“雙十二品質生活節”,今年的美團在雙十二顯得略有些沉寂。

從美團公司的今年動向來看,這一點也可以理解。今年 9 月,美團點評在港交所正式上市,作為一個上市公司,顯然要在營收上多花點功夫,所以也就不能再在“賠錢賺吆喝”這種事情上下太大功夫了。

另外,在業務層面,美團也正在遭遇一定的壓力。

此前在 11 月,美團遭遇舉報,稱其支付業務涉嫌違規;對此,美團稱已與有關部門按照要求制定合規改進方案,並按計劃持續推動方案實施。而在 12 月 3 日,美團也發佈了生態反腐處罰公告,宣佈包括內部員工、生態合作伙伴人員以及共犯社會人員等 89 人受到刑事查處,其中外賣渠道高級總監因觸犯公司高壓線被公司解除勞動合同。

在這種情況下,美團對雙十二的參與熱情不夠,也是合情合理的。

各大電商平臺:線上也要趁機瘋狂一把

經過五年來的教育,普通用戶對雙十二的感知可能更加偏線下消費,不過實際上,雙十二的推出最早其實是線上的淘寶,只不過後來在阿里的引導下轉移到了線下。儘管如此,包括淘寶、淘寶、京東、拼多多在內的線上電商平臺,也加入了雙十二的遊樂場。

經歷了雙十一的的高潮之後,天貓似乎並不滿足,趕在雙十二這天推出了“天貓年終盛典”,也是跨店滿 300 減 30,也有發券等活動,但與雙十一相比明顯還是後勁不足。

京東趁著雙十二,推出了“京東暖暖節”,在或大或小的優惠力度之外,京東針對商家發佈了兩條新規,一是要求商家上傳或更新行業相關許可證信息,二是規定 12 月 12 日 00:00:00 ~ 14 日 23:59:59 期間成交的訂單,商家必須在 72 小時內完成發貨。

為了和網易考拉競爭海外市場,京東開始發力佈局海外,甚至推出五折海淘的虧本買賣,為如今的電商紅海又增添了一抹色彩!

噹噹則比較簡單粗暴,宣佈在雙十二年終狂歡中百萬商品五折封頂。

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玩家是拼多多。在本次雙十二購物節中,拼多多推出了三大會場大促:品類會場、搜索推薦會場、特色會場。總體來看,拼多多現階段還是比較注重活動對成交的拉動,給促銷活動和單品進行最大程度的曝光和引流,相較於淘寶和京東而言,拼多多的用戶多是價格敏感型,因此給秒殺和爆款進行充足引流也較為符合拼多多的平臺和用戶特色。

吃土的日子剛剛過去,你又為雙十二買單了嗎?

顯然,與雙 11 相比,今年的雙十二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多少顯得有些疲憊;而且在雙 11 對消費熱情的透支中,消費者的消費閾值也隨之高了很多。當然,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剛剛成立兩個月,當然要大顯身手摺騰一番,而拼多多作為電商新貴,也要努力刷刷存在感;各大平臺對這個節日的必要尊重,還是基本上有的。

所以,最後靈魂之拷問來了:這個雙十二,你花了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