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得不看的第2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新一輪貶值熱點

Q:導致2018年第2季度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新一輪貶值的主要原因都包括哪些?

A:

第一, 中美短期經濟增長趨勢出現顯著差異。2018年前三季度,美國GDP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2.6%、2.9%與3.0%,而中國GDP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6.8%、6.7%與6.5%。儘管中國經濟增速的絕對水平依然高於美國,但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滑與美國經濟增速持續上行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第二, 受經濟基本面變化的影響,中美貨幣政策從今年第2季度起出現了鮮明的反差。美聯儲在2018年已經加息3次,並很有可能在2018年年底再加息一次。而自2018年第二季度以來,中國央行已經三次降準,並且擴大了公開市場流動性操作的力度。由此造成的結果,是無論短期貨幣市場中美利差,還是長期債券市場中美利差,在今年第2季度至今均明顯收窄,這是造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面臨新一輪貶值壓力的直接原因。

第三, 在差異性經濟增長與貨幣政策的作用下,美元指數今年以來呈現顯著上升態勢。美元指數由2018年2月中旬的88.6上升至2018年10月底的97.1,升值了大約9.6%。此外,今年以來,美元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則出現了更大幅度的升值。例如,今年2季度以來,美元兌阿根廷比索與土耳其里拉的升值幅度均超過30-40%。

第四, 今年以來,中美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大相徑庭。例如,2017年12月底至2018年10月底,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幾乎沒有漲跌,而中國上證綜合指數則下跌了23%。A股市場大幅下跌可能導致國內外機構投資者削減國內資產組合佔比,而這也將導致新的資本外流壓力,並進而帶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壓力。

Q:從短期來看,中國央行若想維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大致穩定,可以選用什麼政策工具?

A:

第一, 中國外匯儲備規模依然超過3萬億美元,仍有很大空間在必要時實施外匯市場的公開市場操作;

第二, 中國央行維持著較為嚴格的跨境資本流動管制,且資本流出管制仍有加強的空間,尤其是經常賬戶領域;

第三, 在重新引入逆週期因子之後,中國央行對每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的制定能夠發揮較大的影響力;

第四, 如果離岸市場與在岸市場的匯率之差過大,以至於強化了在岸市場的匯率貶值預期的話,那麼中國央行還可以通過特定手段來影響離岸市場。

Q: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經濟基本面上面臨持續的貶值壓力時,你所建議的中國央行用來維持匯率穩定的各種手段會不會帶來相應的成本或副作用呢?

A:

1. 外匯市場的公開操作將會導致外匯儲備規模進一步下降,而將外匯儲備持續用於干預外匯市場也未必是一種使用外匯儲備的合理手段;

2. 日趨嚴格的資本流出管制,可能影響中國企業正常的對外投資與全球流動性管理;再如,頻繁使用逆週期因子事實上將會降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

3. 如果中國央行開始干預離岸市場,那麼這可能會損害離岸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從而抑制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

Q:你對我國的RMB匯率政策有何建議?

A:

在當前的內外部環境下,中國央行主動降低對人民幣匯率的干預,順水推舟地讓人民幣在經濟基本面的作用下兌美元貶值,很可能是一種更加明智的策略。

1. 如前所述,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適當貶值有助於緩解實體經濟下行壓力與出口部門調整壓力,並降低央行干預匯率的成本與副作用;

2. 只要匯率沒有出現超調(也即短期內持續大幅貶值),匯率貶值對於金融市場的負面影響就是可控的。而考慮到央行對跨境資本流動維持著較為嚴格的管制、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以及國內股市已經大幅下跌,匯率貶值的幅度、以及匯率貶值引發的金融衝擊都將是非常有限的;

3. 只要中國央行真正降低對外匯市場的干預,特朗普政府就很難找到證據與理由來指責中國政府是在實施匯率操縱。

畢竟,我們是在順勢而為,而非逆水行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