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紅樓夢》,談談晴雯的罪與美

再讀《紅樓夢》,談談晴雯的罪與美

有些鳥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籠子裡的,因為他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題記

《紅樓夢》裡的晴雯,其實是一個被標籤化的人物。有人讚美她沒奴性,有反抗精神,聽上去像女戰士。有人說她本來一手好牌,結果卻輸得那麼慘,不作不會死,又成了反面典型。

晴雯死於書中第77回。抄檢大觀園之後,病重的晴雯,被強行拖下床拉出去。王夫人坐鎮指揮,嚴令只讓晴雯帶兩件貼身衣服走,其餘一概留下給好丫頭穿。

寶玉偷偷找到晴雯的哥嫂家,眼前是地獄般的場景:奄奄一息的晴雯躺在破蘆蓆炕上,身邊一碗黑乎乎的茶湯。看到寶玉,晴雯又驚又喜,又悲又痛,先是掙扎著鉸掉蔥管一樣的指甲,再脫下貼身穿著的舊紅綾襖,贈給寶玉,寶玉也回贈了自己的貼身小襖。晴雯這樣做,等於向王夫人們示威:你不是說我是狐狸精,勾引寶玉嗎?那我乾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好了。

寶玉不忍離開,她用被子矇住頭不理他。當天夜裡,晴雯死了,從小沒爹孃的她,直著脖子喊了一夜的娘。這個世界太涼薄,她留戀的只是那一絲遙遠而模糊的親情。

是誰殺死了晴雯?

晴雯是大觀園丫頭群裡的人尖兒。王熙鳳說:別的丫鬟都不如她長得好。賈母誇她模樣標緻爽利,會一手好針線,特意給了寶玉,頗有以後讓她當姨娘的意思。

王夫人眼中的晴雯則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兒像林妹妹”,這話裡沒好氣,鄙視、不屑混合著一股子戒備與酸溜溜。婆子王善保家的跑來向王夫人告黑狀,說那個晴雯啊,長著一雙騷眼睛,整日夭夭喬喬,實在不成體統。

於是,抱恙的晴雯被叫來,她瞭解王夫人的脾性,特意沒打扮素面朝天。但王夫人看過去,卻是“釵嶞鬢松,衫垂帶褪,有春睡捧心之遺風”,真是風情萬種,迷死人不償命。王夫人不由得大怒:“好個美人,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子給誰看?”“打扮得花紅柳綠,一股浪兒樣”。

王夫人們為何如此痛恨晴雯?怡紅院遍地都是小清新美女,唯獨晴雯,還有四兒和芳官,被當成“狐狸精”攆了出去。

狐狸精是中國特色的產物。縱觀中國歷史,幾乎每個失敗的國君背後,都站著一個狐狸精:商紂王有妲己,周幽王有褒姒,唐明皇就有楊貴妃……“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於是國破山河碎,紅顏成禍水,連小孩子的啟蒙讀物《幼學瓊林》,都早早開展“警惕狐狸精”的教育。春秋時代的一個母親甚至告誡兒子:“甚美必有甚惡”,“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

美成了罪惡,會導致災難。從妲己到楊貴妃,美女個個不得善終。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魯迅先生說:翻開中國的歷史,上面寫滿了“吃人”。

晴雯是以道德的名義,被謀殺的。兇手是王夫人、王善保家的和襲人嗎?王國維說:悲劇並非只是這幾個“蛇蠍之人”造成的,實際上每個人都有罪。這是一個“共犯結構”:王夫人把寶玉當未來的依靠,擔心他被狐狸精迷惑;王善保家的認為自己受晴雯冷遇;襲人一心想當姨娘,晴雯是最大的障礙;王夫人認定晴雯是狐狸精,王熙鳳和寶玉就不敢抗命;況且晴雯個性突出,與溫良恭儉讓的傳統道德相悖,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晴雯竟是必死。

王夫人最賞識的是襲人,從不吝嗇對她的讚美。對薛姨媽說:襲人是個好孩子,比寶玉強。對賈母說:襲人笨笨的,好。總之是道德品質好,政治過硬。但傳統道德的弔詭就在於:木頭似的王夫人最會辣手摧花,先攆金釧,後逐晴雯。溫柔和順似桂如蘭的襲人,卻偷偷跟寶玉初試雲雨情,裝狐媚子勾引寶玉,還擅長打小報告。

但“狐狸精”晴雯,卻清白無比。

她爬上梯子貼寶玉的字,手凍僵了,他握著她的手一起抬頭看“絳芸軒”三個字;她搞惡作劇半夜跑出去嚇麝月,凍得渾身冰涼,他讓她鑽到自己被窩,幫她暖身子。寶玉邀請她一起洗澡,她笑著擺手:罷罷罷,我不去,上次碧痕打發你洗澡,都不知道幹什麼了,我們還是吃果子吧……乾淨敞亮,一派天真的小兒女情懷。

晴雯是愛寶玉的,正如齡官愛上賈薔,尤三姐愛上柳湘蓮,熱烈而純粹,堅持著人格的驕傲與尊嚴。

寶玉的雀金裘燒了個小洞,京城的織補匠都不會補,麝月說:除了晴雯,誰還會界線?儘管晴雯病得有氣無力,仍然熬了一夜補好:“我也再不能了!”整個人力盡神危,身不由己倒下。曹公說“勇晴雯病補雀金裘”,豈止是勇敢,竟是豁出命了。

襲人勸寶玉讀書,理由是:難道你做了強盜,我也跟著嗎?晴雯卻會,她有的是熱情和俠肝義膽,她會“喝最烈的酒,吃最辣的菜,拿最快的刀,殺最狠的人”,策馬江湖,逍遙自在。

有人說她性格全是槽點黑點,把人都得罪光了,不倒黴才怪。沒錯,晴雯的脾氣不好,像爆炭一點就著,連平兒都知道。寶玉替麝月篦頭,她脫口就說:還沒過門就上頭了?見小紅巴巴地替鳳姐跑腿,諷刺人家攀上了高枝兒,有能耐離開怡紅院啊!丫頭墜兒偷了平兒的蝦鬚鐲,她恨鐵不成鋼,氣得拿起簪子扎墜兒的手,罵她管不住爪子自甘下賤。寶玉說:滿屋子只有她磨牙。林語堂誇晴雯天真爛漫,可惜野嘴爛舌。

對襲人,怡紅院是爭榮誇耀之地,她一心要當姨娘,所以凡事隱忍;對小紅,怡紅院是職場,沒被破格提拔,就改換思維另尋出路。她想的是: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誰守誰一輩子呢?在今天,小紅是可以做職場精英的。

襲人的深沉心機,小紅的精明跳脫,晴雯都沒有。她只有天真熱情和痴心傻意,以為當下就是永遠,怡紅院就是她的家,她的天堂。

她沒心沒肺地打牙逗嘴,見一個打趣一個,肆無忌憚,總是一語道破真相。她諷刺襲人:連個姑娘都沒掙上,就我們我們的起來了,別讓我替你們害臊了。秋紋得了王夫人的賞賜倍感榮幸,晴雯卻說:“要是我,我就不要。一樣這屋裡的人,難道誰又比誰高貴些?把好的給她,剩下的才給我,我寧可不要。衝撞了太太,我也不受這口氣。”

是的,她不圓融,不智慧,也不大度,但她不鄉愿,不怯懦。中國傳統的生存智慧相信言多必失禍從口出,推崇藏愚守拙,認為不多話的人會笑到最後。其實,沉默的原因往往不是智慧,而是心懷恐懼,世故也往往不是通達,而是暗藏卑怯。是晴雯替那些沉默的大多數,敞開肺腑一吐濁氣:那個偷偷勾搭上司,又跟上司的上司打小報告的,那個表面一團和氣背後捅你一刀的……別人都不敢捅破,她敢。

抄檢怡紅院,襲人主動拿出箱子讓人搜查,晴雯卻挽著頭髮衝過來,咣噹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

真是元氣淋漓,無所顧忌。借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的一句話:“有些鳥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籠子裡的,因為他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你當然可以抱怨晴雯,事事都跟“人情練達世事洞明”反著來,簡直是一路狂奔著自取滅亡。襲人有多隱忍多現實,晴雯就有多驕傲多嘹亮。一個挨窩心腳吐血都不敢聲張,一個卻因為被數落幾句,就跳將起來;一個嬌嗔進箴言,一個則任性撕扇。所以,晴雯死了,襲人成功了。

成功了又如何?不過是得到趙姨娘的待遇,最後甚至連這個都沒了;寶釵得到了婚姻,但寶玉“到底意難平”,還是懸崖撒手;賈蘭中了舉,李紈終於“氣昂昂頭戴簪纓”,但轉眼“昏慘慘黃泉路近”,不過是擔了虛名兒。

從《左傳》到《史記》,從《水滸》到《三國》,帝王將相翻雲覆雨玩弄權術,英雄好漢血腥暴力嘯聚山林,權力遊戲成王敗寇,女性則被集體失語淪陷,不是惡便是淫。《紅樓夢》講述的卻是另一個世界:從寶玉“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到黛玉的《五美吟》,曹公是給歷史翻案,為女性張目的。

開篇他曾自言:這本書只是寫幾個異樣的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並無班姑之德能。這是他的自謙。《紅樓夢》是本生命之書,浩瀚無邊,也是寫給失敗者的歌。馬爾庫塞說過:文學就是書寫那些被背叛了的夢想和被遺忘了的罪惡。

寶玉壓根就沒想當一個成功者,他自始至終都拒絕經濟仕途,大廈傾頹更是懸崖撒手;黛玉和寶玉的愛情何其真摯深情,依然心事終虛化;王熙鳳精明強悍,卻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卻空有一腔熱情和才幹,被迫遠嫁;妙玉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最後卻無瑕白玉遭泥陷;迎春惜春身為豪門千金,卻一個被虐待而死,一個出家為尼;香菱那麼美,厄運卻吞噬了她;晴雯的人生更是一敗塗地……

然而,失敗者的靈魂之美,失敗者的高貴和榮耀,寶玉最懂。

那日晴雯跌碎扇子,寶玉心情不好訓斥了幾句,她不幹了:“二爺近來氣大的狠,行動就給臉子瞧。前兒個連襲人都打了,今兒個又來尋我們的不是……何苦來,要嫌我們就打發我們,再挑好的使。”把寶玉的臉都氣黃了。

但晚上回來他心平氣和地對晴雯說:你愛打就打,這些東西不過是借人所用。你要撕著頑也可以,只是不能生氣時拿他出氣……他甚至拿出扇子讓晴雯撕:“古人云,‘千金難買一笑’,幾把扇子能值幾何!”正是晴雯,讓他明白:扇子再值錢,也不如人重要。人應該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晴雯撕扇,是優美的行為藝術,堪比黛玉葬花,可入世說。

“烽火戲諸侯,裂帛博得美人笑”,歷史記憶猶在,曹公為什麼讓晴雯撕扇作千金一笑?儒家道德講究規範,不鼓勵個性。到宋明理學,更是“存天理滅人慾”,恨不得滿街都是謙謙君子、賢妻良母,無趣極了。被道德矇住雙眼的人,是不會欣賞這肆意妄為背後的自由和美的。

《紅樓夢》提供的不是現成的道德,而是遼闊而深邃的人性世界。他似乎總是在考驗我們,考驗我們對不同生命的理解和包容。

然而,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晴雯在怡紅院的日子,正是大觀園的全盛時期。遍地芳華,各有其美,大觀園如同天堂,寶玉沉醉於這自然與生命的雙重奇蹟,心恬意洽,春風得意。他驚異於寶釵的博學和識見,看見她一截雪白的酥臂,成了“呆雁”;他陶醉於襲人的溫柔,與她在枕邊發下誓言……見了姐姐就忘了妹妹,愛博而心勞。是黛玉的淚水和詩意,晴雯的熱情和驕傲,引領他走出懵懂,從晦暗走向澄明。

寶玉的悲哀在於:不得不目睹著他深愛的女兒世界,一點點崩塌,而他生命中那些美好的女孩,都蒙受災難,他卻無能為力。他有的是溫柔和慈悲,卻不能救世。他只有在晴雯亡靈面前焚香禮拜,寫下《芙蓉女兒誄》,寫下他的痛苦與懺悔。

在一個意義喪失殆盡的世界裡,他之所以還活著,是因為,他要寫下她們的故事。

晴雯死後,大觀園也要風流雲散了,每個人都將迎來自己的命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又如何,一敗塗地的人生又如何?所有的歌為破碎的生命而唱。成功者漸漸老去,她們的靈魂堅硬而乾涸,她們甚至不曾年輕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