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孩子是學渣,也不願是人渣

寧願孩子是學渣,也不願是人渣


寧願孩子是學渣,也不願是人渣

慶哥

獨立水瓶女

變美乾貨總結癖

玩轉廣式煲湯、智慧皮囊兩不誤

親愛的寶貝:

寶寶呀,你現在七個半月了,你笑你哭你生氣都成了我手機裡的表情包,看了又看,你每個好玩的發音,媽媽都錄成了視頻,每晚都要溫故知新才睡得著。

你是媽媽的珠玉,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滿心歡喜。我和爸爸每天都好想親你千遍萬遍,怕等你長大了就不讓我們親了。

我們盼著你長大,又不捨得你長大,父母真是個矛盾體啊。

雖然你現在才七個多月,我和你爸爸已經開始思考以後該怎麼教育你了。

我們看了很多育兒書,從幼兒心理著作到天才兒童教育,給你讀唐詩宋詞,從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蘇軾的“明月幾時有”,讓你從小就能在詩詞歌賦裡感受人間的真善美。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最近關於子女教育的新聞一件比一件驚悚:

有的媽媽輔導女兒作業竟然中了風;

有的因為兒子期末考試沒達標差點家暴;

最刷爆朋友圈的是,一對分別是985工科博士和985碩士的父母卻生了個學渣兒子,天天輔導也不見起色,去開家長會時自卑得想要戴墨鏡。

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教育經,子女成績是家長最在意的命門。

可是,寶寶呀,如果你將來在學霸的路上高歌猛進,我會為你歡呼為你自豪,但如果你拼盡全力還是技不如人,媽媽也會努力接受你的平凡。

畢竟學習這條路也是要拼天賦的,媽媽當年不也是個數理化學渣嗎,日夜懸樑刺股也考不到班裡的平均分,我沒有任何理由要求你比我進化得更好。

在微博有人說,身邊不是985就是211的朋友和同事,在同一個圈子裡,覺得自己是個二本很丟人。

對自己有要求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將來你沒能考上985或211,我們也不會覺得丟人,人品差才丟人。

在我們心裡,品格發展比成績重要一萬倍。

我們不會強求你是個學霸,但希望你是個好人。

寧願孩子是學渣,也不願是人渣

知識就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媽媽也堅信知識使人強大,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是如果一個人只擁有知識而沒有良知,就不值得被尊敬。

最近,我國有個叫賀建奎的科學家因為對雙胞胎嬰兒基因編輯震驚國際,聽說這種臨床實踐的科學技術之前只用在小動物上,用在人類上還是第一次。

這種技術在國際慣例是不允許在人類上進行生殖細胞編輯的臨床試驗,因為搞不好還會汙染人類的基因庫,其對人類的破壞力是無法想象的。

戴維·巴爾的摩也發聲說,這種臨床試驗是不道德、不負責任和令人感到很不安的。

作為一個站在教育金字塔上的科學家,如果沒有底線是多麼可怕。

歌德說,如果一個聰明人幹了一件蠢事,那就不會是一件小小的蠢事。

賀建奎先生是學霸,家境貧寒,靠著紮實的學問知識登頂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後,28歲就成了副教授,光宗耀祖,前途無量。

可就是這樣耀眼的科學新星,有可能把我們人類推進水深火熱中,也為我國的科學名聲蒙羞,聽說現在國際生物遺傳領域開始拒收中國留學生了。

寶寶呀,學再多的科學知識如果沒有了人品認證,何其悲哀。

有道德信仰比你是不是學霸更重要。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淪為高學歷的野蠻人,做有良知的文明人,這是媽媽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你的期盼。


寧願孩子是學渣,也不願是人渣


插畫師 Ani


寧願孩子是學渣,也不願是人渣


能與別人共情的慈悲力量

媽媽最近看了部電影叫《無問西東》,王力宏演的沈光耀簡直是催淚彈。

沈光耀出生於名門望族,長得帥、學歷高,看到日寇橫行、國家有難,毅然放棄舒適生活報考空軍;在昆明餓殍遍野,他空降食物給孤兒。他自己吃得飽穿得暖,但並沒有忘記身邊那些弱小貧窮的人,他有一顆慈悲憐憫的心。

寶寶呀,有慈悲、憐憫他人能力的人多麼可愛可敬。

現在,有很多悲劇新聞的發生,就是因為有很多人對別人的痛苦沒有同理心。

甘肅有個19歲女生抑鬱想自殺,下面的人在哄喊“123,趕緊跳”,最後女生真的跳下去死了;

有人看到自己小區搬進自閉兒童,不去關懷同情而去物業投訴,不讓這些弱勢群體搬進來,為社會的冷漠貢獻一份力量;

還有人看到殘疾人不去幫忙,反而想方設法去捉弄他們,卑劣品行拉低國民素質。

助紂為虐是可恥的,自私自利是可悲的,恃強凌弱是可惡的。

我們不希望你成為可恥可悲可惡的人。

媽媽好喜歡的作家村上春樹說:“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

媽媽希望有一天,你的內心能強大到像堅固的高強,但也別忘了關心那些可能會比你脆弱的人。

你不需要征服世界,關心世界上需要你關心的人就夠了。

施比受更有福,無論你是強人還是平凡人,能以自己的方式服務世界,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寧願孩子是學渣,也不願是人渣


插畫師manger

寧願孩子是學渣,也不願是人渣


做個有求知慾的謙卑者

寶寶呀,有個哲學家叫叔本華,他說,人的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

媽媽很喜歡看叔本華的書,也覺得他這句話說得很好,但我覺得他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人對於物質的慾望確實是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就無聊。

但在人的精神世界裡,是可以打破這個魔咒的,精神世界無窮無盡,沒有邊界,做個有求知慾,有精神追求的人,你就永遠不會覺得無聊。

叔本華為了解決痛苦和無聊,他也給自己發展出很多興趣愛好,看書、看電影、看戲劇,追求各種精神享受。

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在精神世界裡找解藥。

每個人都該成為終身學習者,讀書學習可以改善靈魂,活到老學到老的人,會充滿活力容光煥發。

金庸先生81歲還赴劍橋留學,周永光先生100歲還在玩電腦讀報紙,楊絳先生96歲創作了《走到人生邊上》,他們都是終生學習者,只要一息尚存,學習的慾望、對世界的好奇就沒有停止。

寶寶呀,媽媽不奢求你能取得多高學位,但一定要多讀書。

讀書使人明智,古今內外的智慧結晶都總結在書裡了,只要你動動手指翻一翻就能坐享其成,收割別人的學問。

媽媽希望你無論長到多少歲都對這個世界有好奇心,就好像平日,我帶你出去散步,你看見樹葉會摸一摸,聽到特別的聲音會回頭張望一樣。

人最怕的是對周圍的事物麻木,一旦麻木就老了。

但願你對這個世界永遠激情,永遠飽含熱淚;會抬頭望浩瀚的星空,也會低頭看田野泥土,在專心撿六便士時也會看幾眼月光。

最後的最後,媽媽還希望你是個謙卑的人。

當你上下而求索,知道得越多,才會越知道自己不過是滄海一慄,在自我認知裡保持謙卑之心,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

聖經裡說,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因為謙卑,你才會對別人的苦有憐憫之心,對世事萬務有底線良知,對自己嚴苛精進。

為人父母真是囉嗦,吐了千言萬語,說到底還是對你有很多貪心的期望。

良知、慈悲、好學好奇、謙卑,這都是人格的特質,如果你都能擁有這些品格,就是媽媽心目中的人上人。

寶寶呀,願你在人生路中慢慢修煉。

願你有聰明的天賦,如果沒有,做個有良知的平凡人也不錯。

願你有改變世界的氣魄,如果沒有,做個服務世界的慈悲者也很好。

願你每天都活在恩典裡,做個謙卑的天生快活人。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