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名家畫梅賞析

近現代名家畫梅賞析

君子之風——梅花

“老幹縱橫古意新”——陸儼少的梅

近現代名家畫梅賞析

▲陸儼少《春意盎然》2012年上海嘉禾 春拍拍品

陸儼少筆下的梅花受到陳洪綬的影響,造型古樸,奇趣橫生。充分發揮生宣紙的效果,在筆墨濃淡變化的基礎上,尤其注重幹筆的使用:

花瓣圓潤欲滴、樹幹蒼辣渾厚;樹幹的用色往往以淡赭石為主,花蕊用淡胭脂調墨而成,有時用淡石綠畫樹幹或石頭,強調一種古梅特有的斑駁感;樹幹往往用屈曲盤桓的圓筆,一筆寫成;他將山水畫的很多技巧運用到梅花的創作中,梅花的經營往往與小塊山石相搭配,別有一番風致。

近現代名家畫梅賞析

▲陸儼少《梅花圖》2014年上海嘉禾 春拍拍品

他的很多梅花題材都是取自於毛澤東《卜算子·詠梅》的詞意。尺幅一般不大,三平尺至八平尺以為居多,市場上也有一平尺的冊頁。

梅花是陸儼少除山水之外,最主要的花鳥題材。總體來說,陸儼少的梅花在近現代畫家中可以說獨樹一幟,他將歷來梅樹幹旁逸斜出的舒展狀態轉變成橫向遊走的“虯龍”,古趣盎然。

“禿筆勾圈寫老癯”——吳昌碩的梅

近現代名家畫梅賞析

▲吳昌碩《紅梅》2016年北京保利 春拍拍品

梅花可以看作吳昌碩的主要題材之一。

吳昌碩的梅花不求完備,往往只選取一兩枝,通過苦心經營地穿插來營造出繁花萬點的氣象。他的梅瓣幾乎都是勾寫而成,疏疏落落;幾根長枝也是極為舒展,通過花瓣的點綴來打破平直;老幹往往一筆寫就,不像很多畫家那樣刻意去一點點修飾出樹幹的滄桑感。

雖然吳昌碩常見的題材很多,比如壽桃、天竺、水仙等,但他更看中的是梅花,梅花的傲骨與越老越能發出新枝,這種節操和生命力的彰顯也非常符合畫家在人格和藝術之路上的追求。

近現代名家畫梅賞析

▲吳昌碩《不入千紅萬紫中》2017年北京匡時 秋拍拍品

由於他的梅花作品往往取縱向構圖,所以配合上大段的縱向題跋,更可以凸顯出梅花的凌雲之勢,從這一點上看,他與陸儼少在橫縱的取勢上可謂天壤之別。

他的梅花作品經常會出現多條屏的精品力作,搭配上篆書,經常可以創造天價。

對於吳昌碩來說,他的書法與繪畫作品搭配起來拍賣,絕不是單一的書法和繪畫所能比擬的。目前梅花題材漲得較快,隨便一幅都可以過百萬,精品力作則往往是高價的有力競爭者。

“滿幅長枝萬點花”——關山月的梅

近現代名家畫梅賞析

▲關山月《紅梅4》2015年西泠拍賣 秋拍拍品

關山月的梅花以滿取勝。構圖以橫式居多,更能夠體現出包容性,往往將一個角封住,逐漸向外生髮,最終形成包圍之勢,而留下的有限空間正是他題跋的部位;主幹往往掩蓋在大片的梅花瓣中,中枝往往極為舒展挺拔,貫穿整個畫幅。

他的梅花盡力去追摹自然中的狀態,以紅梅最多。花瓣很少去勾勒,而是用濃淡不同的硃砂或朱膘去點染。

近現代名家畫梅賞析

▲關山月《鐵骨幽香透國魂》2015年廣東崇正 秋拍拍品

關山月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滿幅創作可能產生的擁塞感,花瓣和枝幹的濃淡往往有一定的區分,遠景的處理十分空靈,但又不破壞整體的氣勢。若以大型的展示空間來看,陳列關山月的梅花是最合適不過的。

梅花幾乎是關山月晚年主要的題材,其知名度幾乎不遜色于山水,由於創作的尺幅一般較大,構圖較滿,其價格也是居高不下,從下表的數據中也可以體現。

“鐵畫瓊花瓣瓣香”——董壽平的梅

董壽平的梅花有兩種風格,一種是純水墨的墨梅。延續的還是傳統清潤一路,花瓣勾寫的空靈而有韻致,尺幅有大有小,與傳統文人畫家相比,更強調梅樹幹的蒼老,使用一些提按頓挫較強的用筆。另一種是紅梅,也是他最富盛名的樣式。

近現代名家畫梅賞析

▲董壽平《墨梅》2013年中國嘉德拍賣 秋拍拍品

董壽平畫梅以滿幅為主,雖然構圖接近於傳統的圖式,更講究枝幹間的呼應與氣勢的銜接。特別是他非常重視梅樹幹本身的質感,用筆濃重且老辣多姿;與關山月相比,他很注意每一片梅花瓣的造型,單個的形狀較為完整,用色也基本以紅色為主。

近現代名家畫梅賞析

▲董壽平《紅梅》2017年中國嘉德拍賣 秋拍拍品

雖然董壽平的梅花還保留了很多傳統的因素,但藏家群體對他的梅花一直都情有獨鍾,從下表中的成交記錄便可知。

當然,作品的價格與尺幅大小有直接關係,董壽平的梅花也以大幅居多,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得意的作品上一般都有同時代或稍晚的書畫家的題字,如趙樸初、蘇庚春等人,這樣就形成了書畫合璧的局面,其收藏的潛力便會大增。

梅花是董壽平的主要題材之一。除了梅花之外,竹子、蘭花、山水也是他十分重要的題材,用筆的特色相近,都是以沉雄博大為基本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