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財經:“婚後”事故多 國泰君安控股華安基金後悔了嗎

号外财经:“婚后”事故多 国泰君安控股华安基金后悔了吗

在基金業,一則股權轉讓公告格外引人矚目,一是這則公告涉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二是這家基金公司“婚後”事故多,大有讓控股股東應接不暇的趨勢。

12月7日,華安基金公告稱,公司原股東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將各持有的本公司20%的股權分別轉讓給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上國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此次股東變更完成後,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國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錦江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有華安基金20%股權。

《號外財經》注意到,國泰君安證券此次受讓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創新投資的股權,主要是為符合2016年底由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券商直投子公司新規,即《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管理規範》中的具體規定。“私募基金子公司不得以自有資金投資於本機構設立的私募基金或國債、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等風險低、流動性強的證券以外的投資標的。”該規定第十七條如是要求。因此,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是應新規要求,將股權轉讓給了母公司國泰君安證券。

此次股權轉讓距離華安基金上一輪股權變更剛剛過去1年左右時間。2017年10月17日,華安基金公告稱,公司原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將其持有的本公司2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是國泰君安證券全資子公司,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及上海上國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最終實控人均為上海國資委,相比上海國資委間接持有上海國際信託28.27%股權,上海國資委通過上海國際集團等控股參股公司最終持有上國投資產89.66%股權,此次股權轉讓,上海國資委對華安基金的參與程度進一步提升。國泰君安系合計持有華安基金40%的股權,可以說如願“娶得”華安基金。

然而“婚後”,華安基金“事故”多。首先華安基金老牌產品交易佣金居高,令市場驚詫;二是子公司捲入P2P風波。

《號外財經》發現,近日,華安創新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廖發達“火”了,他管理的華安創新基金2018年中報顯示,20.58億元的規模,卻花錢如流水地給券商交了2506.91萬元的交易佣金。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筆高昂的交易佣金最終卻要由“矇在鼓裡”的基民們買單。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華安創新證券投資基金單位淨值為0.5780元,其近一年的淨值增長率為-23.34%,在1930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1596名,為後五分之一;近三年淨值增長率為-31.00%,在1050只同類基金排名中列第882位,同為後五分之一。

再來看子公司捲入P2P風波事件。今年8月6日,網貸平臺“票票喵”提出公司清盤公告,導致投資者的8億元資金人間蒸發。而票票喵第一大股東華安基金全資子公司華安未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票票喵清盤一週前“精準”撤資,獨善其身。不少投資者質疑華安未來知情隱匿、棄責出逃。

作為基金公司的股東,最在意的還是基金公司的規模,因為這將直接決定其營業收入。數據顯示,至2018年三季度,華安基金的公募資產總規模為2762.26億元,在非貨幣基金規模排名、和包含貨幣基金的排名中,居第14位。華安基金不僅是我國第五家成立的基金公司,曾憑藉著開放式基金衝上第一名的寶座。可如今卻跌出第一梯隊,規模下滑至十名開外。

國泰君安控股華安基金後悔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