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軟肋

加拿大是一個國土廣闊、資源豐富、人口稀少的國家。憑藉地理位置的關係,加拿大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也不用擔心其它國家的侵略。加拿大唯一的鄰國是美國,基於對兩國實力差距的清醒認識,同時作為北約的一員,加拿大的國防基本交給美國,美加邊境不設防。

加拿大的軟肋

看似歌舞昇平、無憂無慮的加拿大,有什麼最讓國民擔心的軟肋嗎?

加拿大最大的軟肋就是對美國的依賴。凡事有利必有弊,找到了依靠也就容易失去自我。不但在國防上依賴美國,加拿大的經濟也是對美國高度依賴的。加拿大出口的75%流向美國,美國進入衰退的話,加拿大也得跟著蕭條。美聯儲的每一個動作都直接影響到加元兌美元的匯率,並迅速作用於加拿大經濟。

最近簽署的新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加拿大不得不接受對單方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限制。也就是說,如果加拿大與中國簽訂協議,要提前通知美國,如果美國不滿意,有權利終止北美的自貿協定。

加拿大的軟肋

基於種種對美國的不服加不滿,加拿大人的內心其實是不大認同美國的。加拿大的主流意識形態也與美國有一定差異。普通的加拿大人認為美國太霸道、美國人太功利,而為加拿大人的平和、友善、保守而自豪。

曾經有人問加拿大為什麼願意留在英聯邦裡,還以英國女王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最具代表性的回答是:"可能就是為了證明我們和美國不一樣吧。"加拿大人流傳的一個段子說美國人出國旅遊不敢說自己是美國人,因為太遭人恨。他們一般都在揹包上貼一個楓葉國旗的貼紙,冒充自己是加拿大人。

外交政策上,加拿大2011年就從阿富汗撤軍,不參加伊拉克戰爭,接收敘利亞難民,反對封鎖和孤立古巴。加拿大還是第二個與中國建交(1970年),並宣佈承認一箇中國的西方大國。作為五眼聯盟的成員(美、英、加、澳、新),加拿大是碩果僅存的沒有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的國家。華為一直活躍在加拿大通信市場。

加拿大的第二個軟肋是油價對經濟的重大影響。加元被稱為油幣,因為加拿大是能源輸出型國家,是世界上第四大產油國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油價的波動直接影響加元的強弱。近來,隨著美國原油增產和出口增加,國際油價一路下跌,加元也一直疲軟。不但原油行業遭到重創,其它進口物資都不斷漲價,不少商業公司無法維持。

加拿大的軟肋

石油大省阿爾伯塔失去了前幾年的繁榮景象,街上很多店鋪和寫字間掛著空置招租的牌子。

由於卑詩省否決了阿爾伯塔省建設石油管道到出海口的項目,加拿大的原油運不出去,大量積壓造成價格更加低迷。開採行業無以為繼。美國為了對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這些石油出口國施加壓力,預計還會操控油價持續走低。

一方面,加拿大急需開拓亞洲市場以出口更多的原油,一方面又受到國內環保組織的掣肘和美國的干擾。石油這個支柱產業越來越支不住了。政府正積極地鼓勵和扶持小企業和高科技的發展,以找到經濟發展的新火車頭。

目前,加拿大在積極尋求與美國之外的世界的合作,尤其是亞洲和中國。楓葉之國為在夾縫中求自主、求發展而一直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